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網縣網——十堰市鄖陽區

十堰市鄖陽區景區

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

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是十堰市鄖陽區的柳陂鎮青龍山。 青龍山恐龍蛋化石就產於此園內, 面積約10平方公里, 賦存在晚白堊紀地層的粉紅色砂礫岩中, 距今約6500—13500萬年。

鄖陽區青龍山國家地質公園

梅鋪猿人洞

梅鋪猿人洞, 又名龍骨洞, 地處秦嶺余脈東段南麓, 位於鄖縣城東北60公里的梅鋪鎮杜家溝。 洞穴的東西南三面崗巒起伏, 北面有滔河蜿蜒東流, 注入漢江支流丹江。

梅鋪猿人洞

鄖縣人頭骨化石遺址

早在1975年, 就在湖北鄖縣發現古人類牙齒化石。 1989年又發現一具人類頭骨化石。 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考古發掘, 又發現一具頭骨化石。 兩具頭骨化石都保存了完整的腦顱和基本完整的面顱, 第二具更為完整, 根據頭骨特徵, 屬於直立人類型, 定名為“鄖縣直立人”, 簡稱鄖縣人。 根據古地磁法測定, 化石大致距今80萬年至90萬年。

十堰市鄖陽區特產

鄖陽白羽烏雞

湖北省鄖縣大龍山區, 山巒植茂, 氣候獨特, 生成了鄖陽白羽烏雞這一獨特的雞種, 它具有單冠、綠耳、白毛、片羽、光脛、翹尾、四趾、烏皮、烏肉、烏骨等特徵, 農戶散養, 以蟲草野果和天然礦物飼料為食, 形成了天然綠色質。 早在明代就被藥聖李時珍錄入《本草綱目》, 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雞肉中富含氨基酸, 其中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普通雞高75.8%, 還含有鈣、鐵、鋅、硒及多種維生素, 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保健食品,

被營養學家譽為“陸地甲魚”, 是極具開發價值的地方珍禽資源。

鄖陽白羽烏雞

鄖陽天麻

鄖陽區天麻生產歷史悠久, 自古以來在滄浪山周圍的高山地帶就生長野生天麻, 明《鄖陽府志》和清康熙《鄖縣誌》對天麻的生產都有記載。 解放後, 藥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榮對野生天麻進行轉家生的人工栽培試驗,

於1972年和1977年先後研究出天麻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種植技術, 並在全區推廣。 1979年, 全國有13個省、市2200余名天麻技術人員和種植天麻的愛好者到鄖陽區學習天麻野生轉家生技術, 鄖陽成為全國天麻種植的發源地

鄖陽天麻

鄖陽黑豬

鄖陽黑豬是鄂西北山區數量較多,分佈較廣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山區生態環境條件、耐粗飼、耐寒濕、繁殖性能好、產仔數多、抗逆性強、蓄脂能力強及肉、脂宜於加工火腿、熏臘肉等特性。湖北省畜牧局在1959年開展地方家畜良種調查時,就將“鄖陽黑豬”作為鄂西黑豬的一個品系而確名,並列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該品種原產于鄂西北山區秦嶺南麓、大巴山東段的鄖縣大柳、青曲、南化、楊溪等鄉鎮。

鄖陽黑豬

鄖陽區,原名鄖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以原鄖縣的行政區域為鄖陽區的行政區域,鄖陽區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金沙路1號,鄖縣正式撤縣更名為鄖陽區。[1] 截至2014年9月,鄖陽區轄16個鎮,5個鄉,1個林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

鄖陽區

鄖陽天麻

鄖陽黑豬

鄖陽黑豬是鄂西北山區數量較多,分佈較廣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山區生態環境條件、耐粗飼、耐寒濕、繁殖性能好、產仔數多、抗逆性強、蓄脂能力強及肉、脂宜於加工火腿、熏臘肉等特性。湖北省畜牧局在1959年開展地方家畜良種調查時,就將“鄖陽黑豬”作為鄂西黑豬的一個品系而確名,並列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該品種原產于鄂西北山區秦嶺南麓、大巴山東段的鄖縣大柳、青曲、南化、楊溪等鄉鎮。

鄖陽黑豬

鄖陽區,原名鄖縣,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2014年9月9日,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以原鄖縣的行政區域為鄖陽區的行政區域,鄖陽區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金沙路1號,鄖縣正式撤縣更名為鄖陽區。[1] 截至2014年9月,鄖陽區轄16個鎮,5個鄉,1個林場和1個經濟開發區。

鄖陽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