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談票房《敦克爾克》不如《戰狼2》,打飛機諾蘭遠勝吳京

上周未, 諾蘭的新片《敦克爾克》在中國上映了, 首週末三天收穫接近兩億票房, 還不如《戰狼2》巔峰時一天的票房, 但是在口碑方面卻完爆55億票房新貴, 無論是媒體風評還是網站評分, 都甩開不止一個身位, 體現了好萊塢與國產相比, 無論是創作能力上, 還是製作實力上, 都有明顯的差距。

兩者同樣是講救人的題材, 一個是二戰時期的重要轉捩點, 還原真實戰役, 英國軍民一心, 用帆船救回三十多萬英軍, 一個是根據中國海軍撤僑事件為背景, 退役的中國特種兵在非洲救回了一群中國人和非洲友人, 從難度來說, 《敦克爾克》涉及到更複雜的戰爭局勢, 軍人和群眾在生死考驗中心理變化。

諾蘭一直喜歡挑戰高難度的敘事技巧, 這一次也不例外, 通過陸、海、空, 三個角度來表現敦克爾克大撤退的真實情況, 三條敘事線以不一樣的時空維度各自獨立進行,

又在某些時間點進行交叉、掠過, 讓觀眾置身其中, 能夠感受到一種像天文式一樣的精妙。

而除了敘事上的技巧, 諾蘭對於題材的駕馭力也是讓人歎為觀止, 敦克爾克大撤退並不是一次勝利的戰役, 就像東方世界的長征是一樣, 是一次失敗的勝利, 為了保存實力和火種, 被敵人追著屁股打, 只是因為後來有了諾曼地登陸, 才凸顯了當初撤退的意義。

雖然當時撤退了三十多萬軍隊, 卻不可否認在英法聯軍在狂轟亂炸之下也一度損失慘重, 面對這樣一個凝重的題材, 影片沒有貪大, 而是從小處著眼, 把焦點對準三架英國戰鬥機, 一艘英國民用船, 以及一隊英國海軍士兵, 從這三個低姿態的視角, 來重現當年英法軍民在敦克爾克所經歷的艱難歷程。

所以說, 影片沒有特別宏大的場景, 比如說空戰, 只表現了三架英國飛機與敵機的交戰, 海上的戰艦被敵機轟炸幾下就開始沉了, 海岸線上的軍隊還能保持正常的隊形, 可是死亡無處不在, 轟炸機和冷槍隨時都會光臨,

並沒有期待中的槍林彈雨, 炮火嘶鳴, 只有似乎沒有終點的撤退, 軍士們始終處於逃命的狀態中, 在岸邊, 在船上, 在海水裡, 不停的逃, 不停的死去。

而在節制而又精密的情節中, 影片也呈現了很多經典的畫面, 特別是空中打飛機的一些畫面,

場面調度非常精彩, 讓觀眾得到主觀視角的驚險體驗, 堪稱經典。

上述所說的飛行員、船長和士兵湯米, 其實是作為拯救者的身份出現的, 他們本身都是普通人, 卻必須挺起勇氣去拯救同胞, 而且連撤退的意義都不並清楚。 其中還有一些虐心的插曲, 例如海軍士兵誤殺了年輕的船員, 一隊英軍士兵為了讓小船浮起來決定犧牲同伴, 這幾個情節有點用力過猛, 略顯刻意。

相近的情節,放在《黑暗騎士》這樣的電影裡就很適合,放到《敦克爾克》裡就會有點扎眼,這本無可厚非,這也是很多電影都不可避免的問題,像《戰狼2》也有冷鋒病毒發作被小夥伴趕出工作的情節,為了產生更好的效果,來一點虐心和適度的狗血,也不是不能接受。

相近的情節,放在《黑暗騎士》這樣的電影裡就很適合,放到《敦克爾克》裡就會有點扎眼,這本無可厚非,這也是很多電影都不可避免的問題,像《戰狼2》也有冷鋒病毒發作被小夥伴趕出工作的情節,為了產生更好的效果,來一點虐心和適度的狗血,也不是不能接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