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李東生透露TCL國際化新方向 稱中國企業趕超三星不會太久

本報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導

在TCL第七次參加的IFA展上,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對於TCL規模宏大的展臺面積倍感印象深刻。 支撐這一變化的,

其實是TCL日益壯大的國際化成果。

9月1日, 李東生接受媒體記者專訪, 並對TCL國際化的新重點、追趕三星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詳細解讀與回應。

李東生稱, 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TCL確實加速了國際化的佈局。 目前, TCL相關產品在海外銷量已有相當比例, 他指出未來TCL國際化的不同在於, TCL將更著重於國際化的經營品質。

新時期國際化重點

“這次大家可以看到, 我們的產品是按照國際高品質的標準來設計的。 ”李東生補充道, 在此之前的8月31日, 作為彩電行業全球前三的中國企業, TCL在德國柏林舉辦新品發佈會, 正式向全球推出了搭載人工智慧系統的X6、C5、P6 三大系列電視新品。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 我們展示的幾個系列的產品, 其實和國際領先品牌的產品,

我認為是沒有差距, 甚至我們在設計方面更加有創新, 比如我們推出了3.9毫米的量子點電視。 就QLED來講, 做到3.9在工藝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所以我們提高國際化經營的品質, 提升我們品牌的溢價。 ”李東生稱。

他表示, 在新的時期, 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TCL會把國際化經營的品質進一步提高。 “目前歐洲是其重點市場, 歐洲沿線的業務, 就是整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業務, TCL會加大力度去推廣。 ”李東生認為, 這種推廣在未來兩三年會見到一定的成效。

除此之外, 李東生介紹道, TCL最近在拉美市場, 特別是巴西和阿根廷, 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並且今年在美國市場也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 繼2016年Q4超越Sony位列北美第四之後,

2017年Q1, TCL彩電在北美再度發力, 出貨量已經超過LG, 攀至北美第三。 根據IHS發佈的最近資料, 2017年第一季度 TCL彩電在北美出貨量達到95萬台, 佔據13%的份額, 前兩位分別是三星和Vizio。

對於繼續追趕三星的進程, 李東生坦言, 就目前而言, 包括TCL在內的中國單個企業來講, 整個經營的規模、實力和三星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但他同時表示, 中國企業的優勢在於快速的成長, 這個差距一定會逐步的縮小。

“另外中國的追趕並不只是單個企業的追趕, 而是整個中國企業群體的追趕。 在韓國的經濟體系之下, 可以說大樹之下不長草, 其他企業資源都被三星一家吸走了。 但是在中國不一樣, 我們有很多中國企業一同崛起, 很多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一起在崛起。

”李東生表示, 從廣義的超越來講, 中國電子產業, 中國的資訊產業, 中國的家電產業, 一定能夠超過三星, 而且這個目標實現不會太久。

重心向通訊業務傾斜

公開資料顯示, 2017年上半年, TCL中報呈現喜人態勢, 營收達到522億元, 營業收入增長7.9%;淨利潤16.6億元, 增長達到110.8%。

對於未來, 李東生指出, TCL會在兩個技術領域加大投入, 爭取在兩個技術領域能夠達到全球領先水準。

”一是半導體顯示技術, 去年我們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專利申請僅次於三星顯示, 超越了絕大部分半導體顯示企業, 包括日本企業;二是智慧和互聯網應用方面, 特別是人工智慧, 這塊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 通過人工智慧技術, 嵌入到各個終端產品當中,

用互聯網、大資料支撐企業的發展, 這是我們在產品技術的兩個重點領域。 ”他表示。

李東生補充表示, 在提升工業能力方面, TCL會集中在智慧製造, 這就是所謂的“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 TCL已經在主要產業生產工廠開始了新一輪的智慧製造升級, 智慧製造和相關的工藝技術開發是能夠保持中國作為製造大國, 保持實體經濟、實業競爭力的基礎, 所以TCL未來在這方面也會投入很大的資金。

對於備受市場關注的TCL通訊業務, 李東生認為, 目前TCL通訊的主要收入和利潤90%在國外市場, 雖然國內市場暫時受挫, 但TCL有信心逐步恢復產品競爭力。

他指出, 國內手機市場波動很大, TCL過去兩年在國內的經營方式、產品轉化沒有跟上市場的節奏, 管理經營體系的效率速度也有改善空間。

“作為技術驅動的產業,TCL將加大產品裡方面的投入。目前公司的重心也向通訊業務傾斜,我也會親自和通訊的同事探討業務的發展規劃爭取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李東生強調稱,TCL通訊將保留TCL手機品牌,但目前並沒有考慮好品牌的定位。

李東生補充認為,公司戰略的傾斜、黑莓品牌的成功運營,以及國外市場相對穩定的發展,TCL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看到通訊業務的改善成果。

管理經營體系的效率速度也有改善空間。

“作為技術驅動的產業,TCL將加大產品裡方面的投入。目前公司的重心也向通訊業務傾斜,我也會親自和通訊的同事探討業務的發展規劃爭取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李東生強調稱,TCL通訊將保留TCL手機品牌,但目前並沒有考慮好品牌的定位。

李東生補充認為,公司戰略的傾斜、黑莓品牌的成功運營,以及國外市場相對穩定的發展,TCL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看到通訊業務的改善成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