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綺莉真的愛小龍女嗎?

01

近日吳綺莉和小龍女頻頻上熱搜, 先是小龍女吳卓林報警, 稱受到吳綺莉的言語恐嚇;接著是吳卓林疑似自殺住院的消息。

吳綺莉和成龍的前塵舊事,甚至吳綺莉和自己母親的恩怨統統被媒體又翻了一遍。 而吳綺莉和吳卓林之間的衝突也不是第一次了, 2015年吳卓林就曾經因為母親報過警。

吳綺莉曾自爆和女兒關係很好, “9歲前, 每天早上上廁所都是我抱著去的, 9歲前我能抱得動;15歲前, 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 校服已經(幫她)穿好在身上了, 她沒醒我就已經開始幫她換衣服。 ”力證自己十分愛女兒。 在物質上, 她也竭力為女兒提供最好的, 堅持送吳卓林去讀學費昂貴的國際學校。

而另一方面, 吳綺莉對女兒家暴, 懲罰她通宵不睡覺。 用皮帶抽女兒的大腿和屁股, 讓孩子一直寫“我不睡”, 停下來就打, 寫到第二天早上五點多。

對女兒看似寵愛, 卻又暴力對待的背後,

是一個長期缺愛, 精神不能獨立的女人, 對自己情緒的放任和自暴自棄。 我更願意相信, 從本能情感上來說, 吳綺莉是深愛女兒的, 但因為自身成長的缺失, 她甚至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更不知如何給予女兒真正的愛。

誠然, 吳綺莉是一個不幸的女人, 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裡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 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也無緣去發展出一段足夠穩定持久的親密關係去彌補童年的缺失。

更不幸的是, 她對自己的情況缺乏足夠的覺察。 據香港媒體報導, 患有多年情緒病的吳綺莉需要定期看心理醫生。 但吳綺莉表示, 看心理醫生一次需要3000港元(約2500元人民幣), 一年最少要10萬港元(約8.4萬人民幣), 看完未必有用, 還要浪費這麼多錢,

不如留給女兒。

她不知道, 比起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 比起昂貴的國際學校, 女兒更需要的是一個情緒穩定的, 平靜快樂的母親, 以及精神上的有力支持。

一個母親, 想要給予孩子高品質的愛, 首要的先決條件是, 先做好自己, 成為一個內心充實, 平靜快樂的人。 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 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樣她才有能力給予真正的愛。

假如吳綺莉用給小龍女上國際學校的錢去看心理醫生, 或許她還有機會在外力的幫助下, 修復內心的創傷, 獲得心靈的力量, 去支撐她在事業甚至愛情上獲得新的發展。 那麼當她找到自我的價值感和安全感, 她能給予女兒的愛一定會實現質的變化。

而犧牲自己的事業,

犧牲看心理醫生的機會, 吳綺莉最終換來的是更深的自我迷失;是越來越難以控制的情緒和古怪脾氣;是未成年的女兒不得不一再報警、自殘, 離家出走, 甚至自殺。

02

或許, 我們大部分人都比吳綺莉幸運, 沒有在原生家庭裡受到過多的傷害, 也能較為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為了孩子自我犧牲的媽媽卻大有人在, 更有一些人把“為孩子犧牲”作為自己懶惰和逃避人生的藉口。

然而, 你所謂的為了孩子犧牲自我, 放棄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真的能讓孩子“感恩戴德”, 甚至當做學習進步的動力嗎?讓我們來看看網路上流傳的一篇小學生作文《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不上班, 平時就喜歡打牌和看腦殘的電視劇, 一邊看還一邊罵,

有時候也跟著哭。 她什麼事也做不好, 做的飯超級難吃, 家裡亂七八糟的, 到處不乾淨。

她明明什麼都做不好, 一天到晚光知道玩兒, 還天天叫累, 說都是為了我, 快把她累死了。 和我一起玩的同學, 小青的媽媽會開車, 她不會, 小林的媽媽會陪著小林一起打乒乓球, 她不會, 小宇的媽媽會畫畫, 瑤瑤的媽媽做的衣服可好看了。 我都羡慕死了, 可是她什麼都不會。

我覺得, 我的媽媽就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這就是一個孩子眼中那個“自我犧牲”的媽媽。 一個標榜為愛放棄了自我成長的人, 是沒有能力去付出真正的高品質的愛的。 自然, 她所愛的那個人, 也無法從她身上感受到正能量的愛。

我平常帶小諾寶去附近學校的操場上曬太陽, 經常會看到帶著孩子鍛煉的媽媽。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臃腫的身軀,拿著碼錶計著時間,一臉不耐煩地催促孩子跑快點,而孩子則是一臉的不情願,磨磨蹭蹭;另一種媽媽,則是身材良好,動作矯健地跑在前面,孩子在後面氣喘吁吁地追著,超過媽媽就得意地笑,母子倆人你追我趕,心情愉悅。

所以,你會看到,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用你的行為去教給你的孩子什麼是積極向上的力量,什麼是努力和堅持的價值。你就是孩子的榜樣,這比一萬句嘮叨都管用。

03

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母親,從而給予孩子更好的愛。我也真切地從我的朋友淩子身上看到了這種力量。

淩子的婆婆早已不在人世,而自己的母親年紀大身體弱。當年淩子生完孩子後,老公希望她能夠在家全職照顧孩子,而她自己也不放心把孩子全托給保姆。權衡再三,淩子還是請了保姆,但她也離開了原來的單位,進入時間相對自由的保險行業,以便有更多時間方便和保姆一起照顧孩子。

平常只要有時間,她就在家和保姆一起照顧孩子,出去工作的時候,只要條件允許,她就把保姆和孩子一起帶著。為了維持和孩子的親密感,也讓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她始終堅持每天晚上親自哄孩子睡覺,夜裡陪伴孩子睡眠。

孩子三歲前,她要留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在工作上就把更多時間用在業務相關專業知識的熟練上,考取了很多金融相關證書,並開始學習心理學的相關課程。孩子三歲入幼稚園後,她有更多的時間去開拓業務,因為真誠和專業,也因為在學心理學的過程中對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她的業務量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在公司得到晉升。

後來,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她註冊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重新開始拿起筆繼續自己曾經喜歡的寫作,並通過這種方式和更多的潛在客戶產生了連結。一年後,她就達成了全球壽險業的最高榮譽——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

現在淩子的孩子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是個快樂、愛學習的小男生。他崇拜媽媽在公司大會上發言;崇拜媽媽寫的文章有很多人評論點贊;他會在媽媽下班到家後懂事地說,“媽媽我自己寫作業,你快去寫文章吧”;也會貼心地提醒媽媽:“媽媽,你工作很努力,但是睡得實在太少了,也會對身體不好的。”因為他要以媽媽為榜樣,所以每天自己按時早起,快樂地去上學。他還說媽媽的文章寫得好,要媽媽多教教自己怎麼寫作文。

所以,比起沒有限度和原則地自我犧牲,一個母親的自我成長更能帶給孩子真正

積極的愛。比起緊盯孩子和嚴苛的要求,一個母親自我價值的實現更能帶給孩子真正的促進作用。

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請先將自己變成那樣。

經常會看到帶著孩子鍛煉的媽媽。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臃腫的身軀,拿著碼錶計著時間,一臉不耐煩地催促孩子跑快點,而孩子則是一臉的不情願,磨磨蹭蹭;另一種媽媽,則是身材良好,動作矯健地跑在前面,孩子在後面氣喘吁吁地追著,超過媽媽就得意地笑,母子倆人你追我趕,心情愉悅。

所以,你會看到,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用你的行為去教給你的孩子什麼是積極向上的力量,什麼是努力和堅持的價值。你就是孩子的榜樣,這比一萬句嘮叨都管用。

03

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母親,從而給予孩子更好的愛。我也真切地從我的朋友淩子身上看到了這種力量。

淩子的婆婆早已不在人世,而自己的母親年紀大身體弱。當年淩子生完孩子後,老公希望她能夠在家全職照顧孩子,而她自己也不放心把孩子全托給保姆。權衡再三,淩子還是請了保姆,但她也離開了原來的單位,進入時間相對自由的保險行業,以便有更多時間方便和保姆一起照顧孩子。

平常只要有時間,她就在家和保姆一起照顧孩子,出去工作的時候,只要條件允許,她就把保姆和孩子一起帶著。為了維持和孩子的親密感,也讓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她始終堅持每天晚上親自哄孩子睡覺,夜裡陪伴孩子睡眠。

孩子三歲前,她要留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在工作上就把更多時間用在業務相關專業知識的熟練上,考取了很多金融相關證書,並開始學習心理學的相關課程。孩子三歲入幼稚園後,她有更多的時間去開拓業務,因為真誠和專業,也因為在學心理學的過程中對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她的業務量發展非常迅速,很快在公司得到晉升。

後來,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她註冊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重新開始拿起筆繼續自己曾經喜歡的寫作,並通過這種方式和更多的潛在客戶產生了連結。一年後,她就達成了全球壽險業的最高榮譽——美國百萬圓桌協會MDRT。

現在淩子的孩子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是個快樂、愛學習的小男生。他崇拜媽媽在公司大會上發言;崇拜媽媽寫的文章有很多人評論點贊;他會在媽媽下班到家後懂事地說,“媽媽我自己寫作業,你快去寫文章吧”;也會貼心地提醒媽媽:“媽媽,你工作很努力,但是睡得實在太少了,也會對身體不好的。”因為他要以媽媽為榜樣,所以每天自己按時早起,快樂地去上學。他還說媽媽的文章寫得好,要媽媽多教教自己怎麼寫作文。

所以,比起沒有限度和原則地自我犧牲,一個母親的自我成長更能帶給孩子真正

積極的愛。比起緊盯孩子和嚴苛的要求,一個母親自我價值的實現更能帶給孩子真正的促進作用。

一個母親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請先將自己變成那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