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千年來古國古,只此一人是男兒——《鏡花緣》裡女兒國

乾隆年間, 中國出了一本奇書, 那是一本不朽的著作, 更是封建歷史上一部最早關注男女平等的書, 平等的待遇, 平等的教育, 平等的選舉制度, 這本書的出現, 打破了中國文學幾千年男尊女卑的一貫風格, 嚴格來說, 《鏡花緣》是一部劃時代的書, 用魯迅先生的話說, 這是一部:件件可解得睡魔, 也可令人噴飯。 稱讚作者李汝珍是:博識多通仍敢於為小說也的真名士。

在中國歷史的慢慢長河中, 女性的地位一直是那麼的無足輕重和消沉壓抑, 尤其是到了宋朝, 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盛行起來, 就連女性的基本生存權都踐踏到慘不忍睹的地步, “存天理, 滅人欲”這套男人制訂的殘酷理論仿佛只加諸於女性身上, 從小被灌輸三從四德,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哪怕是到了成年, 也只能一切聽從于男人的擺佈, 毫無任何做人的權利, 更加殘忍的是:失去丈夫的女子只能孤獨一生或殉夫而去。

而男人們自身又是是如何做的:三妻四妾, 吃酒嫖娼, 花天酒地。 這套以折騰女性為樂的雙面標準真是極不人道的糟粕殘渣。 就連朱熹自己, 也是一娶再娶, 偏又喜歡繃著理學家的嘴臉, 要求女人去做那些他自己萬萬也做不到的殘酷法則。

直到李汝珍這部 《鏡花緣》小說問世, 中國才出現了一個敢於嘲笑那種“雙面標準的無稽之談”。 他通過熱嘲辣諷的小說, 提出了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始終被忽略的男女平等, 他形容儒學家們:“個個頭戴儒巾, 只露出一張正面, 然而儒巾下卻藏著一張惡臉, 鼠眼賊目, 滿面橫肉。 ”一心希望妻子守貞守節, 而自己卻可以隨意納妾, 男子多妻禮法許可, 而女性多夫卻絕大罪惡。 其實這個問題歷史上也有人提前, 比如謝安夫人說的:周婆制禮。

李汝珍更大膽的提出了一個理論:妒非婦人惡德。 因為如果允許女子多夫多娶, 恐怕男人的妒忌之情更有過而無不及。 李汝珍在 《鏡花緣》中借女子之口痛痛快快的道出:“假如我討個男妾, 日日把你冷淡, 你可喜歡?你們男子, 貧賤時, 原也講些倫常, 一經轉到富貴, 就把本來面目忘了, 這正是強盜行為, 已該碎屍萬段, 哪裡有個半分你們自己搖頭晃腦標榜的忠恕之道!”真真是痛快淋漓的剝下了男尊女卑兩面哲學的醜陋面具。

最有趣的是男主角在女兒國裡被迫體驗那種摧殘女性, 慘無人道的“纏足”之痛:兩足就如刀割針刺一般, 苦痛異常, 十指俱已腐爛, 日日鮮血淋漓。 一個平常女兒被迫接受了幾百年的痛苦, 竟讓一個七尺大男人恨不得“越教俺早死, 俺越感激”。 可見封建禮教提倡為了滿足男人扭曲變態的纏足是多麼的沒有人性, 尤其是接受過新思想教育的民國人物辜鴻銘對裹住的欣賞,更加讓人覺得可笑亦可恨。

對於李汝珍的 《鏡花緣》,胡適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幾千年來,中國的女性問題,沒有一個說的這麼透徹,一定會成為女權史上一篇永遠不朽的大文。

《鏡花緣》裡的女兒國雖然只是一個烏托邦,但李汝珍對女性平等的呼喚足以讓我點贊:幾千年來古國古,只此一人是男兒。

尤其是接受過新思想教育的民國人物辜鴻銘對裹住的欣賞,更加讓人覺得可笑亦可恨。

對於李汝珍的 《鏡花緣》,胡適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幾千年來,中國的女性問題,沒有一個說的這麼透徹,一定會成為女權史上一篇永遠不朽的大文。

《鏡花緣》裡的女兒國雖然只是一個烏托邦,但李汝珍對女性平等的呼喚足以讓我點贊:幾千年來古國古,只此一人是男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