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CO監管靴子落地,但更大的考驗還在後面

最好的結局是, 在肅清市場之後, 給予一定的門檻, 讓好的ICO專案自證價值。

本文共計2116個字, 閱讀時間4分鐘。

記者 | 劉景豐

編輯 | 趙力

ICO監管的靴子終於落下了。

今天下午15點整, 央行官網貼出一則《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5分鐘後, 原本還算火爆的數位代幣市場迎來暴跌:火幣網顯示, 比特幣半小時內從28600左右的高點跌至27000元, 跌幅逾1600元;乙太坊也短時間內跌200元至1950元。

而對於其他代幣, 跌幅近乎“雪崩”, 個別跌幅達到60%。 有投資者在內部交流群稱損失數萬元, 甚至有投資者血本無歸。

市場的反映, 僅僅是開始。 對於個別優秀的ICO項目來說, 整頓之後還能否生存、如何生存, 還是個考驗。 更大的考驗, 則是監管層如何在肅清“糟粕”的同時保留住精華, 同時防止外部ICO專案攪亂國內市場。

ICO“一刀切”, 平臺開始下架ICO專案

15點整, 一份署名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七部委的公告掛到了央行官網。

儘管此前已有不少風聲傳出, 但這份公告仍讓許多幣圈的人感到震驚。

公告從官方角度對ICO定性:代幣發行融資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 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基於這種定性, 監管層給出的整治措施是:公告發佈之日起, 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 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 妥善處置風險。 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停止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以及已完成的代幣發行融資項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公告還稱, “自公告發佈之日起, 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

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 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資訊仲介等服務。 對於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 金融管理部門將提請電信主管部門依法關閉其網站平臺及移動APP, 提請網信部門對移動APP在應用商店做下架處置, 並提請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

對此, OKCoin幣行副總裁田穎認為, 公告所限定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是指以代幣融資交易為目的的平臺, 即ICO平臺, 這一概念並不包含數位資產交易平臺, “實際上數位資產交易平臺主要提供比特幣、萊特幣等去中心化的成熟加密數字貨幣;而ICO的代幣則是中心化的代幣。

在業內人士看來, 這其實就是對ICO進行了“一刀切”。

公告發佈之後, 除此前宣佈暫停ICO業務的平臺外, 其他ICO平臺也陸續將ICO項目下架。 其中ICOGOGO、幣認購、好好ICO等多個平臺下架ICO項目, 51ICO網站等則是直接關停, 網站無法打開。

“千幣大跌”, 有投資者近乎血本無歸

公告的落地, 讓整個數位貨幣市場出現“雪崩”。

眾多代幣價格下降

根據火幣網資料顯示, 從15點5分至15點30分左右, 比特幣從28600左右的高點跌至27000元, 跌幅逾1600元;至16點25分, 比特幣跌至最低點26000元。

另外, 乙太坊也短時間內跌去200元, 價格至1950元。

相比這些較成熟的數字貨幣, 其他新上線的代幣則出現腰斬的情況。 在聚幣網平臺上, 知產幣、愛科幣等代幣日跌幅甚至接近60%。

“就在今天下午, 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總市值下跌了30%, 幾乎所有的數位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某數位資產交易平臺負責人稱。 而整個數位貨幣市場, 數量已接近千餘種。

在他看來, 政策落地之處, 會讓更多的“韭菜”們遭遇誤傷, “政策的主要意圖是打擊違規的ICO項目, 但是實際上大盤下跌最先受傷害的是散戶投資者。”

在某虛擬幣交流群內,就有投資者稱十幾分鐘內損失超過5萬元,甚至有個別投資者稱所有投資近乎血本無歸。

這些投資者中,大部分並非專業玩家,而是抱有投機心理的投資者。對於投資ICO的動機,主要是抱著“追漲”的心理。

知名財經專欄作家肖磊稱,目前的ICO投資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二三線城市的投資者,“他們對風險的認知是很低的,儘管監管可能會讓一些投資者受損,但是不監管則會有更大的隱患。”

代幣清退成難點,ICO監管任重道遠

目前已有部分ICO專案已開始準備清退資金。17點左右,菩提幣便在其投資者群裡發佈公告,稱準備清退資金,但並無詳細清退計畫。

實際上更多的平臺對清退還處在毫無頭緒的階段。某交易所平臺負責人對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記者表示,“停掉ICO專案還算容易,但是對已上市的代幣進行清退,目前官方也沒有給出詳細說明,讓平臺也沒有頭緒,”

OKCoin幣行副總裁田穎說,代幣的清退主要分三類:

一類是完成眾籌但是還沒有將代幣發行“上市”,這類代幣的清退比較簡單,可以沿原路返回;

另外一類則是代幣已經“上市”,專案已經拿到資金並花掉了。這種情況下清退就很複雜,涉及到代幣價格漲跌後的兌換,而且如果專案已經將資金花了一部分,就需要專案方“自證”資金用途,與投資者探討如何清退資金,甚至是否要必要簽署補充協定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ICO監管便進入深水區。“ICO是個互聯網的產物,無法在一個具體的地域進行防範;如果只限定國內的平臺不允許ICO項目,那麼國外的項目有可能趁虛而入。”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對個別優秀的ICO專案而言,監管的落地也意味著新的開始。肖磊稱,不可否認,行業內還是有一些好的ICO項目,但是停掉ICO並不會讓優質的項目死掉,“說白了ICO也是一個融資行為,如果一個項目足夠好,自然會有投資機構關注,根本不用愁融資的事情。”

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區塊鏈投資人稱,ICO的監管肅清了市場的魚龍混雜,“我之前也投過ICO項目,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個損失。好的項目有它生存的必要和價值,因為它本身也是一個區塊鏈技術項目。”在他看來,目前的市場是“爛專案”充斥,將ICO的不理性放大了;未來如果優秀的ICO項目在國內不能得到發展,或許會轉向國際市場,而國內市場因真空狀態或流入境外ICO專案,屆時監管更難。

最好的結局是,在肅清市場之後,給予一定的門檻,讓好的ICO專案自證價值。

所以業內人士看來,公告是一個大綱性的指導,不排除會有後續的監管措施對ICO進行細化。而如何才能對ICO進行更完善的監管,對監管層是一個考驗。

你怎麼看待ICO被“一刀切”?

快來告訴小表妹你的想法~

但是實際上大盤下跌最先受傷害的是散戶投資者。”

在某虛擬幣交流群內,就有投資者稱十幾分鐘內損失超過5萬元,甚至有個別投資者稱所有投資近乎血本無歸。

這些投資者中,大部分並非專業玩家,而是抱有投機心理的投資者。對於投資ICO的動機,主要是抱著“追漲”的心理。

知名財經專欄作家肖磊稱,目前的ICO投資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二三線城市的投資者,“他們對風險的認知是很低的,儘管監管可能會讓一些投資者受損,但是不監管則會有更大的隱患。”

代幣清退成難點,ICO監管任重道遠

目前已有部分ICO專案已開始準備清退資金。17點左右,菩提幣便在其投資者群裡發佈公告,稱準備清退資金,但並無詳細清退計畫。

實際上更多的平臺對清退還處在毫無頭緒的階段。某交易所平臺負責人對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記者表示,“停掉ICO專案還算容易,但是對已上市的代幣進行清退,目前官方也沒有給出詳細說明,讓平臺也沒有頭緒,”

OKCoin幣行副總裁田穎說,代幣的清退主要分三類:

一類是完成眾籌但是還沒有將代幣發行“上市”,這類代幣的清退比較簡單,可以沿原路返回;

另外一類則是代幣已經“上市”,專案已經拿到資金並花掉了。這種情況下清退就很複雜,涉及到代幣價格漲跌後的兌換,而且如果專案已經將資金花了一部分,就需要專案方“自證”資金用途,與投資者探討如何清退資金,甚至是否要必要簽署補充協定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ICO監管便進入深水區。“ICO是個互聯網的產物,無法在一個具體的地域進行防範;如果只限定國內的平臺不允許ICO項目,那麼國外的項目有可能趁虛而入。”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對個別優秀的ICO專案而言,監管的落地也意味著新的開始。肖磊稱,不可否認,行業內還是有一些好的ICO項目,但是停掉ICO並不會讓優質的項目死掉,“說白了ICO也是一個融資行為,如果一個項目足夠好,自然會有投資機構關注,根本不用愁融資的事情。”

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區塊鏈投資人稱,ICO的監管肅清了市場的魚龍混雜,“我之前也投過ICO項目,但我並不認為這是個損失。好的項目有它生存的必要和價值,因為它本身也是一個區塊鏈技術項目。”在他看來,目前的市場是“爛專案”充斥,將ICO的不理性放大了;未來如果優秀的ICO項目在國內不能得到發展,或許會轉向國際市場,而國內市場因真空狀態或流入境外ICO專案,屆時監管更難。

最好的結局是,在肅清市場之後,給予一定的門檻,讓好的ICO專案自證價值。

所以業內人士看來,公告是一個大綱性的指導,不排除會有後續的監管措施對ICO進行細化。而如何才能對ICO進行更完善的監管,對監管層是一個考驗。

你怎麼看待ICO被“一刀切”?

快來告訴小表妹你的想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