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打工皇帝,年薪1.18億工資,卻拿出巨虧7.14億美元的成績單

儘管柳傳志淡出聯想集團的經營管理已經很久, 但在公眾眼裡, 柳傳志還是與聯想集團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21世紀初的老聯想,

人才鼎盛, 當時有郭為、朱立南、陳國棟、陳紹鵬等“18棵青松, 54棵白楊”。 相比這些人, 柳傳志無疑對楊元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因為柳傳志把承載聯想命脈的聯想集團最終交到了楊元慶手上。

楊元慶是中國IT行業的代表人物。 2001年, 他從柳傳志手中接過帥印, 開始掌舵聯想。

1989年, 25歲的楊元慶進入聯想工作, 不過, 他這個中國科技大學電腦碩士畢業的高材生幹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銷售。

1994年, 聯想成立了以楊元慶為首的微機事業部, 就在那一年, 國外品牌大舉進入中國, 楊元慶頂住了壓力, 使聯想成為一枝獨秀的國產品牌, 楊元慶因此被譽為“銷售奇才”, 也讓柳傳志對他刮目相看。

1996年, 聯想電腦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了眾多國外巨頭,

躍居為第一, 由此確立了楊元慶在聯想的地位。

2004年, 主導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 這場蛇吞象的並購使聯想一躍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標誌。

2011年11月2日, 聯想集團宣佈楊元慶接任柳傳志成為聯想集團董事長。

2013年7月, 楊元慶贏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

因為聯想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供應商。

十幾年來, 在楊元慶的帶領下, 聯想已經是一家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的國際化公司。

不過, 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中, 聯想這幾年的日子, 似乎並不好過。 幾年前, 聯想曾經請媒體人給自己畫像, 最後大家心目中的聯想是一個成熟的中年大叔, 這個形象, 顯然不是聯想想要的, 在如今移動互聯網的年代, 年輕、時尚是標配, 張揚、酷炫才是王道, 所以, 聯想不得不開始轉型, 楊元慶也試圖突破。

2015年11月, 楊元慶執掌的聯想交出了一份巨虧7.14億美元的季度財報, 這是聯想6年來單季度首次出現虧損。 很多人把巨虧的原因歸結於聯想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

“這是一樁賠本買賣”。

對聯想而言, 無疑, 它正處在一個大企業必須經歷的減速和刹車階段, 而這期間的陣痛, 往往也會引發各種輿論的關注。

因為聯想業績的大幅下滑, 楊元慶的薪酬此時也變成了熱點。

2015年7月, 《福布斯》中文版發佈的資料顯示, 楊元慶的年薪高達1.18億元, 再度排名中國上市公司CEO第一, 這也是楊元慶連續三年排行榜首。 高薪酬, 巨虧損, 兩相對比, 著實扎眼。

楊元慶回應高薪質疑說到:我覺得薪酬的問題, 大家所關心的這個問題, 可能對於像聯想這樣的企業還是不太瞭解。 實際上的話在我們並購了IBM個人電腦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面, 薪酬體系的統一是我們一個很大的一個困惑。 因為國內的員工拿著很低的工資,

而我們並購來的員工按照國際市場美國市場的標準來拿薪酬, 對於我自己來說, 我不能比我美國的員工、美國的下屬、美國的高管拿著更低的工資, 這個說不過去。

近期, 聯想集團公佈了2017/18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報。 資料顯示, 聯想三大業務同時虧損, PC業務盈利減少21%, 至2.91億美元;手機業務虧損1.29億美元;資料中心業務虧損1.14億美元;公司虧損達7200萬美元。

這是聯想從2015財年以來第二次陷入虧損。受虧損影響,聯想股價連續下跌,而互聯網上的批評聲、分析師的看空也接踵而至。與此同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也備受外界質疑。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外界首次對楊元慶指指點點。

在楊元慶的三波戰略中,PC業務作是短期內的盈利重心,將移動與資料中心作為增長引擎,而將基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設備+雲”戰略作為聯想能夠在未來持續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只有三波齊頭並進,才能保證聯想在未來站穩腳跟、佔領最大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隨著聯想部分業務發展遲緩以及轉型不順,對楊元慶的批評聲可謂此起彼伏。隨著聯想再度虧損,此次外界對楊元慶的批評聲更加猛烈,不少分析就認為,如果未來聯想業績再不見起色,楊元慶可能真的會從聯想“下課”。

楊元慶曾表示:“轉型不脫層皮就不叫轉型,聯想財報確實不是很好,但這很正常。如果聯想不是堅定地落實三波戰略,完全可以交出非常漂亮的業績。”

至2.91億美元;手機業務虧損1.29億美元;資料中心業務虧損1.14億美元;公司虧損達7200萬美元。

這是聯想從2015財年以來第二次陷入虧損。受虧損影響,聯想股價連續下跌,而互聯網上的批評聲、分析師的看空也接踵而至。與此同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也備受外界質疑。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外界首次對楊元慶指指點點。

在楊元慶的三波戰略中,PC業務作是短期內的盈利重心,將移動與資料中心作為增長引擎,而將基於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設備+雲”戰略作為聯想能夠在未來持續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只有三波齊頭並進,才能保證聯想在未來站穩腳跟、佔領最大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隨著聯想部分業務發展遲緩以及轉型不順,對楊元慶的批評聲可謂此起彼伏。隨著聯想再度虧損,此次外界對楊元慶的批評聲更加猛烈,不少分析就認為,如果未來聯想業績再不見起色,楊元慶可能真的會從聯想“下課”。

楊元慶曾表示:“轉型不脫層皮就不叫轉型,聯想財報確實不是很好,但這很正常。如果聯想不是堅定地落實三波戰略,完全可以交出非常漂亮的業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