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才神童打敗BAT,成為中國最聰明的公司,公司市值近900億

他少年成名, 26歲縱橫江湖, 從合成做到識別, 從識別做到了評測, 從評測做到了翻譯, 連續8年在國際大賽中獲得一路第一, 並將市值從32億做到近900億,

9年增長28倍, 他就是科大訊飛的董事長, 劉慶峰。

科大訊飛並不是一家年輕的公司。 18年來, 它一直在等風口。 1999年, 劉慶峰創立了科大訊飛。 創業伊始十分“驚險”, 博士們甚至為要不要轉型房地產鄭重投過票。 直到去年10月, 羅永浩在錘子發佈會上用訊飛語音技術的一段即興演講被準確轉化成了文字, 才使“默默無聞”的科大訊飛走入大眾視野, 一炮而紅。

1985年, 12歲的他參加涇縣初中數學、物理競賽, 結果包攬兩個第一, 隔年又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宣城中學。

剛入宣城中學, 劉慶峰就發誓要報考中科大, “當時是國內最難考的大學, 也是少年時的夢想。 ”以至於1990年, 他被推薦到清華汽車工程專業時, 想都沒想就放棄了,

轉而參加當年的高考, 最終以高出清華錄取分數線40分的成績, 被中科大電子工程系錄取。

作為國內第一家開班少年班的高校, 神童的號召力排山倒海, 當年, 與劉慶峰一起進入中科大的, 還有13個省市的高考狀元。

然而, 即使高手如雲, 劉慶峰從進校第一次摸底考試開始, 幾乎拿到了所有數理學科考試的第一名, 儼然學霸中的學霸。 他也由此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賞識, 為他後來聚攏一批學霸創業奠定了基礎。

1992年, 19歲的劉慶峰憑藉出色的數理計算能力, 被中科大從事語音技術研究的王仁華教授相中。 時至今日, 他仍然忘不了22年前, 第一次走進語音實驗室所感受到的震驚——站成一排的電腦已經可以初步合成簡單的人聲。

“以前我學數學是為了考第一, 但不知道它到底怎麼用。 進了這個實驗室後, 才發現數學可以用於數位信號處理。 這對我是一個很大的觸動。 ”由此, 劉慶峰決定跟著王仁華教授留在語音實驗室。

1995年下半年, 王仁華教授提到日本的語音分析工具效率太低,

“有沒有提升空間?”結果劉慶峰僅用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就將效率提高整整10倍。

1996年, 已是研二的劉慶峰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這是中科院的最高獎項, 每年整個科學院系統只有10個名額。 ” 同年夏天, 他帶隊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 結果其參賽的“語音合成系統”以優良的語音自然度, 毫無爭議獲得了一等獎, 並且是唯一可達到實用門檻的作品。

1996年秋天, 劉慶峰拒絕了時任微軟亞洲研究院李開複的邀請, 轉而向王仁華教授提議, “能否一邊攻讀博士, 一邊辦公司創業?”

聽說劉慶峰要辦公司, 馬上來了18條好漢, 不但來了10多個實驗室裡的師兄弟, 而且中科大BBS論壇中的8個版主, 有6個要求加盟, 包括當年電子工程系的第一名胡鬱, 電腦系第一名胡國平。

剛開始, 大夥認為只有研發才算是創新, 才是有意義, 其他諸如品牌、行銷、公司註冊等雜七雜八的事情純屬浪費時間。 劉慶峰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前期的大量運營工作交給了一家福建企業, 他自己則擔任總工程師, 只負責產品研發。

沒有想到,團隊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產品,卻叫好不叫座,“在展覽會上頗受好評,但一旦投放市場卻舉步維艱。”

1999年五一,十幾個兄弟找到劉慶峰,“要不你當CEO,要不我們就地解散!”解散?劉慶峰嚇了一大跳,好不容易聚集了那麼多學霸!“行!如果做不好,我半年就走人!”就這樣,1999年12月30日,26歲的劉慶峰正式創辦了科大訊飛。

到2000年底,劉慶峰拓展了包括華為、中興、聯想在內的50多個合作夥伴,公司帳面也有了500多萬的收入。

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公司一年的支出就達到1000多萬,尤其在語音核心源頭技術的整合,一次性投入就是3000多萬,公司的那點資本金全部投入還不夠。最困難的2001年8月,財務總監告訴劉慶峰,“公司賬上只剩20萬元,只夠維持2個月”。

整個2001年,劉慶峰都在一種莫大的痛苦中煎熬。想想看,團隊中的18個人,哪個不是精英?他們為了語音夢想而放棄出國留學的機會和唾手可得的百萬高薪,卻拿著2000多元的月薪玩命奮鬥,大家圖什麼?

命運也很快眷顧了這群滿腔熱情卻又急需資金“輸血”的年輕人。2001年,柳傳志將聯想進入風投產業後的第一單投給了科大訊飛。後來的故事就廣為人知了,2004年,在語音市場上咬牙堅持了5年的科大訊飛終於實現扭虧為盈。2006年之後,其語音合成技術和語音辨識技術陸續在多個國際專業大賽上拔得頭籌。

2008年 ,科大訊飛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第一個由在校大學生創業的上市公司,也是中國語音產業唯一的上市公司。

在今年6月27日,《MIT科技評論》評選“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的榜單在北京全球首發,有9家來自中國,科大訊飛一舉超過騰訊大疆、阿裡巴巴、百度等公司,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六。

只負責產品研發。

沒有想到,團隊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產品,卻叫好不叫座,“在展覽會上頗受好評,但一旦投放市場卻舉步維艱。”

1999年五一,十幾個兄弟找到劉慶峰,“要不你當CEO,要不我們就地解散!”解散?劉慶峰嚇了一大跳,好不容易聚集了那麼多學霸!“行!如果做不好,我半年就走人!”就這樣,1999年12月30日,26歲的劉慶峰正式創辦了科大訊飛。

到2000年底,劉慶峰拓展了包括華為、中興、聯想在內的50多個合作夥伴,公司帳面也有了500多萬的收入。

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公司一年的支出就達到1000多萬,尤其在語音核心源頭技術的整合,一次性投入就是3000多萬,公司的那點資本金全部投入還不夠。最困難的2001年8月,財務總監告訴劉慶峰,“公司賬上只剩20萬元,只夠維持2個月”。

整個2001年,劉慶峰都在一種莫大的痛苦中煎熬。想想看,團隊中的18個人,哪個不是精英?他們為了語音夢想而放棄出國留學的機會和唾手可得的百萬高薪,卻拿著2000多元的月薪玩命奮鬥,大家圖什麼?

命運也很快眷顧了這群滿腔熱情卻又急需資金“輸血”的年輕人。2001年,柳傳志將聯想進入風投產業後的第一單投給了科大訊飛。後來的故事就廣為人知了,2004年,在語音市場上咬牙堅持了5年的科大訊飛終於實現扭虧為盈。2006年之後,其語音合成技術和語音辨識技術陸續在多個國際專業大賽上拔得頭籌。

2008年 ,科大訊飛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中國第一個由在校大學生創業的上市公司,也是中國語音產業唯一的上市公司。

在今年6月27日,《MIT科技評論》評選“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的榜單在北京全球首發,有9家來自中國,科大訊飛一舉超過騰訊大疆、阿裡巴巴、百度等公司,排名國內第一,全球第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