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把握新機遇融入大灣區 漳州開發區積極探索灣區經濟發展新模式

原標題:把握新機遇 融入大灣區

廈門灣南岸新城

漳州港碼頭

廈漳跨海大橋

雙魚島海夢灣度假營地

完善的教育體系

港城新風貌

名片

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漳州開發區”, 也稱“漳州港”), 創辦於1992年12月28日, 位於福建省廈門灣南岸, 與廈門隔海相望, 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距漳州市區50公里、廈門市區5公里, 總體規劃面積56.17平方公里, 由招商局集團主導開發並負責經營管理。 擁有優越的自然深水岸線, 建有萬噸級以上泊位11個, 是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漳州市港口經濟的龍頭。

核心提示

眼下, 特色鮮明的灣區經濟已成為福建加快發展的一大亮點。 2016年, 福建省提出今後五年要“發展特色鮮明的灣區經濟, 邁出海洋經濟強省建設新步伐”。

地處廈門灣南岸的漳州開發區, 正成為福建灣區經濟生態圈中的生力軍。 自1992年創辦以來, 漳州開發區積極融入廈門灣區發展, 以港口建設為龍頭, 全力推動港城互動、產城融合, 打造“花園式、智慧化、產業興、人氣旺”宜居宜業濱海生態智慧新城, 探索出了一條灣區經濟發展新路徑。

依海興港

共同繁榮廈門灣港口“生態圈”

今年6月, 總投資13億元、規模15萬噸級的後石港區3號泊位主體結構正式完工。 該泊位岸線總長422米, 設計年吞吐能力435萬噸, 是廈門港最大等級的散雜貨碼頭。

這也是漳州開發區依海興港的最新見證。

創辦之初, 漳州開發區肩負著搶佔對台經貿灘頭陣地, 建設“第二蛇口”, 助力海西經濟區建設和漳州“向東”發展戰略等多重使命。 25年來港口建設成績斐然:累計投入超28億元建成泊位16個, 建設堆場面積達119萬平方米, 其中萬噸級泊位11個;開通國內外貨運航線近20條, 年吞吐能力達4000萬噸以上;攜手南昌鐵路局、贛州港, 率先打造閩贛海鐵聯運物流新通道……

“我們以港口為依託, 大力發展港口經濟, 正積極探索加快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 重點發展港航物流服務、濱海旅遊和海工裝備等特色優勢產業。 ”漳州開發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勇表示。 目前, 漳州開發區已成為福建省重要的糧食、木材、鋼材三大貨物集散地。 其中,轄區內的招銀港區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大的糧食集散地,糧食年輸送量近550萬噸。

臨港工業是漳州開發區的主導產業之一。交通機械製造、金屬製品加工、糧油食品加工三大臨港產業集群,具備400億元的年產能。其中,豪氏威馬代表的高端智造業頗為亮眼,是福建省海洋產業“十佳”龍頭企業。2007年,被譽為“世界海工巨頭”豪氏威馬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豪氏威馬(中國)在漳州開發區落地並投入運營,出品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桅杆式起重機和盆座式起重機。

與港口經濟相配套的,是健康可持續的產業鏈生態。漳州開發區結合生態圈、產業鏈、上下游等創新思維拓展發展空間,努力創新商務模式,搭建平臺,致力發展智慧化、多元化、綠色低碳的現代綜合港區。2015年以來,通過探索和實踐多項創新業務,漳州開發區進一步完善現代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加速推動發輾轉型和功能提升,進一步升級港口“生態圈”,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2015年10月,漳州招商局碼頭與糧達網合作共同打造的糧食電子交易平臺正式上線,為福建省內首創。該平臺使港口服務模式從原有的鏈條式變為平臺式,致力於打造線上貿易與線下倉儲物流相呼應的糧食電商生態圈,不僅促進了農糧貿易產業鏈高效運轉,也應用互聯網平臺改進升級了產業鏈。

先行示範

全力推動廈漳同城一體化

2006年1月1日,福建省對廈門港資源進行整合,廈門灣內原漳州港所轄的招銀、後石、石碼3個港區併入廈門港,廈門灣南北岸港口實現管理體制一體化,助力廈門港提前邁入億噸大港的行列。整合後的廈門港承擔起了港口資源整合綜合開發和廈漳同城化發展先行先試的使命。

依託廈門港的品牌效應,漳州開發區所轄的招銀港區與後石港區知名度迅速擴大,加快推動廈漳同城一體化。“我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前港—中區—後城’模式,不斷提升工業區到濱海城市的承載能力,全力建設了集疏運網路系統。”丁勇說。

2013年以來,漳州開發區推進廈漳兩地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了廈門灣水陸交通公交化。招銀疏港公路、廈漳跨海大橋與沈海高速、廈成高速連接,構築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實現40分鐘可抵達廈門機場、廈門火車站,30分鐘可抵漳州市區。海上巴士15分鐘可抵達廈門島,城際公交便捷直抵海滄、龍海和漳州市區,融入廈門灣半小時都市生活圈。日前,沿海大通道漳州開發區段完工,進一步完善了開發區南聯北拓的公路路網。

眼下,港尾鐵路正在積極推進,規劃建設中的廈漳城際軌道R3線相關工作也已啟動。漳州開發區內昆侖山路、店觀路、虎甲山路等建成通車,“四橫三縱”路網配套不斷完善。以公共自行車、共用自行車為代表的城市慢行系統也日趨完善,出行快慢兩相宜。

在廈漳同城化的浪潮中,教育、醫療等優質社會資源實現了流動與共用。2001年以來,漳州開發區引進廈門大學漳州校區,並累計投入6.1億元創辦了廈大附中、廈大附小、南太武實驗小學、實驗幼稚園等,形成“廈大系”優質教育資源。2014年,漳州開發區在省內率先推行從幼稚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實現了戶籍人口免費教育的“全覆蓋”。今年,新建的“12年一貫制”學校——海濱學校也於9月正式開學,總投資超1.8億元。

此外,漳州開發區還積極對標廈門城市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環廈門灣城市建設發展。2016年7月,漳州開發區獲頒“智慧國家級創新經濟開發區”稱號,依託智慧城市,實施民生關愛工程,全省首例向轄區老人和兒童免費發放北斗關愛終端;設立“健康小屋”為居民提供免費、便捷的健康檢測和諮詢,實現居民健康的自我管理;實施“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開啟新型養老模式;不斷完善綠色配套,實施生態複綠,推進城鎮化環境提升改造,努力打造廈門灣南岸花園式、智慧化宜居新城。

產業協同

培育灣區經濟發展新動能

今年全球首個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專案在漳州開發區破土動工,將建成集研發、測試、生活居住、賽事娛樂于一體的智慧無人汽車產業園區,打造前沿科技應用和競賽的主賽場與策源地,推動無人駕駛汽車產業在中國的率先突破,成為漳州開發區加快臨港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作為廈漳同城化的先行示範區,漳州開發區積極融入灣區發展,全力推進“智造”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智慧汽車產業、泛資訊技術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大健康產業、臨港產業“五大百億產業集群”。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漳州開發區利用區位優勢,與廈門形成互聯互補,促進廈門灣區產業協同發展。以泛資訊產業為例,依託智慧城市和北斗應用平臺,漳州開發區先後引進華為、騰訊雲、軟通動力、美國EON Reality等海內外知名企業,加快發展泛資訊技術產業。

與廈門一水之隔的漳州開發區,坐擁山海資源優勢,積極打造“一島一岸三海八園十二景”等城市風貌和景點,與廈門旅遊市場互補互饋。雙魚島是國內首例生態型人工島,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以“時尚、生命、歡樂、健康”為開發理念,將打造成國際高端休閒度假目的地,與鼓浪嶼相得益彰。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持續舉辦雙魚島音樂節、雙魚島露營大會、雙魚島國際風箏節等品牌節慶旅遊活動,建設了福建省最大、最為先進的室內影視拍攝基地——海峽兩岸影視基地,大力發展旅遊和影視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廈門灣旅遊一體化,承接廈門溢出效應。

目前,漳州開發區已建成黃金海岸、山地生態園、南炮臺公園、西班牙風情小鎮、雙魚島·海夢灣等一批以生態、戶外、休閒為特色的旅遊景點。今年以來,全區共接待遊客123萬人次,其中登上雙魚島體驗的有16萬人次。雙魚島上的奧藍途房車營地正打造福建省最美的房車度假營地。展示水母等海洋珍奇生物的海錯館、彙聚泰拳和東南亞風情表演的東南亞風情街等項目將於年底開業,影視主題樂園、華體電競、冰雪世界等專案正加快引進。漳州開發區文化旅遊發展的新篇章正徐徐展開。

創新驅動

打造灣區產業發展新特色

在產業引進的過程中,漳州開發區注重與灣區沿岸形成差異化,努力打造自身特色和優勢。去年底,福建首個第四代泛資訊技術產業綜合體“招商局·芯雲穀”開工,這個“閩台生態矽谷”將打造成以軟體資訊服務、物聯網、數位文化產業為主導的低密生態型、商務公園型、智慧科技型、產城融合型園區。項目建成後將吸引上千家智力密集型企業入駐,超3萬高端產業人才在此就業,規模產值將達數百億元。

世界領先的互動式三維視覺管理和虛擬實境軟體企業EON Reality中國區總部已於去年10月落戶漳州開發區,雙方合作共建的互動資料中心將於近日揭牌。這個集娛樂中心、展示中心、企業家學校、研發中心和3D虛擬圖書館等五大功能模組於一體的產業配套發展平臺,將打造成國內領先的AR/VR產業公共服務和創新孵化平臺;未來將形成總體面積不小於4萬平方米的人才培訓及服務外包基地,提供每年2萬人以上的VR/AR人才培訓和內容開發電腦軟硬體工具。

在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漳州開發區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創建“金融創新實踐區”。招商局集團與福建省政府合作成立100億元的現代服務業基金,通過資本手段融資、融智,以有效促進福建現代服務業發展。漳州開發區設立的規模9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和3.5億元的生態智慧創投基金,配合創客空間、釐米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雙創空間載體,引進培育優質項目,為產業創新提供支援。

去年以來,平行威客網路科技、數豆者科技財稅服務平臺、元農科技等多家互聯網創業企業紛紛入駐。今年底,福建省協同創新科技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電腦學院福建創新研究院、漳州泰智會眾創空間、愛果凍漳州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漳州釐米空間CM Space等一批創新創業機構將陸續投入運營。

(鄭游楚 莊曉玲 李超)

(責編:林東曉、吳舟)

其中,轄區內的招銀港區是我國東南沿海最大的糧食集散地,糧食年輸送量近550萬噸。

臨港工業是漳州開發區的主導產業之一。交通機械製造、金屬製品加工、糧油食品加工三大臨港產業集群,具備400億元的年產能。其中,豪氏威馬代表的高端智造業頗為亮眼,是福建省海洋產業“十佳”龍頭企業。2007年,被譽為“世界海工巨頭”豪氏威馬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豪氏威馬(中國)在漳州開發區落地並投入運營,出品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桅杆式起重機和盆座式起重機。

與港口經濟相配套的,是健康可持續的產業鏈生態。漳州開發區結合生態圈、產業鏈、上下游等創新思維拓展發展空間,努力創新商務模式,搭建平臺,致力發展智慧化、多元化、綠色低碳的現代綜合港區。2015年以來,通過探索和實踐多項創新業務,漳州開發區進一步完善現代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加速推動發輾轉型和功能提升,進一步升級港口“生態圈”,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2015年10月,漳州招商局碼頭與糧達網合作共同打造的糧食電子交易平臺正式上線,為福建省內首創。該平臺使港口服務模式從原有的鏈條式變為平臺式,致力於打造線上貿易與線下倉儲物流相呼應的糧食電商生態圈,不僅促進了農糧貿易產業鏈高效運轉,也應用互聯網平臺改進升級了產業鏈。

先行示範

全力推動廈漳同城一體化

2006年1月1日,福建省對廈門港資源進行整合,廈門灣內原漳州港所轄的招銀、後石、石碼3個港區併入廈門港,廈門灣南北岸港口實現管理體制一體化,助力廈門港提前邁入億噸大港的行列。整合後的廈門港承擔起了港口資源整合綜合開發和廈漳同城化發展先行先試的使命。

依託廈門港的品牌效應,漳州開發區所轄的招銀港區與後石港區知名度迅速擴大,加快推動廈漳同城一體化。“我們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前港—中區—後城’模式,不斷提升工業區到濱海城市的承載能力,全力建設了集疏運網路系統。”丁勇說。

2013年以來,漳州開發區推進廈漳兩地城市交通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了廈門灣水陸交通公交化。招銀疏港公路、廈漳跨海大橋與沈海高速、廈成高速連接,構築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實現40分鐘可抵達廈門機場、廈門火車站,30分鐘可抵漳州市區。海上巴士15分鐘可抵達廈門島,城際公交便捷直抵海滄、龍海和漳州市區,融入廈門灣半小時都市生活圈。日前,沿海大通道漳州開發區段完工,進一步完善了開發區南聯北拓的公路路網。

眼下,港尾鐵路正在積極推進,規劃建設中的廈漳城際軌道R3線相關工作也已啟動。漳州開發區內昆侖山路、店觀路、虎甲山路等建成通車,“四橫三縱”路網配套不斷完善。以公共自行車、共用自行車為代表的城市慢行系統也日趨完善,出行快慢兩相宜。

在廈漳同城化的浪潮中,教育、醫療等優質社會資源實現了流動與共用。2001年以來,漳州開發區引進廈門大學漳州校區,並累計投入6.1億元創辦了廈大附中、廈大附小、南太武實驗小學、實驗幼稚園等,形成“廈大系”優質教育資源。2014年,漳州開發區在省內率先推行從幼稚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實現了戶籍人口免費教育的“全覆蓋”。今年,新建的“12年一貫制”學校——海濱學校也於9月正式開學,總投資超1.8億元。

此外,漳州開發區還積極對標廈門城市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環廈門灣城市建設發展。2016年7月,漳州開發區獲頒“智慧國家級創新經濟開發區”稱號,依託智慧城市,實施民生關愛工程,全省首例向轄區老人和兒童免費發放北斗關愛終端;設立“健康小屋”為居民提供免費、便捷的健康檢測和諮詢,實現居民健康的自我管理;實施“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開啟新型養老模式;不斷完善綠色配套,實施生態複綠,推進城鎮化環境提升改造,努力打造廈門灣南岸花園式、智慧化宜居新城。

產業協同

培育灣區經濟發展新動能

今年全球首個無人駕駛汽車社會實驗室專案在漳州開發區破土動工,將建成集研發、測試、生活居住、賽事娛樂于一體的智慧無人汽車產業園區,打造前沿科技應用和競賽的主賽場與策源地,推動無人駕駛汽車產業在中國的率先突破,成為漳州開發區加快臨港產業升級的一個縮影。

作為廈漳同城化的先行示範區,漳州開發區積極融入灣區發展,全力推進“智造”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智慧汽車產業、泛資訊技術產業、文化旅遊產業、大健康產業、臨港產業“五大百億產業集群”。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漳州開發區利用區位優勢,與廈門形成互聯互補,促進廈門灣區產業協同發展。以泛資訊產業為例,依託智慧城市和北斗應用平臺,漳州開發區先後引進華為、騰訊雲、軟通動力、美國EON Reality等海內外知名企業,加快發展泛資訊技術產業。

與廈門一水之隔的漳州開發區,坐擁山海資源優勢,積極打造“一島一岸三海八園十二景”等城市風貌和景點,與廈門旅遊市場互補互饋。雙魚島是國內首例生態型人工島,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以“時尚、生命、歡樂、健康”為開發理念,將打造成國際高端休閒度假目的地,與鼓浪嶼相得益彰。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持續舉辦雙魚島音樂節、雙魚島露營大會、雙魚島國際風箏節等品牌節慶旅遊活動,建設了福建省最大、最為先進的室內影視拍攝基地——海峽兩岸影視基地,大力發展旅遊和影視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廈門灣旅遊一體化,承接廈門溢出效應。

目前,漳州開發區已建成黃金海岸、山地生態園、南炮臺公園、西班牙風情小鎮、雙魚島·海夢灣等一批以生態、戶外、休閒為特色的旅遊景點。今年以來,全區共接待遊客123萬人次,其中登上雙魚島體驗的有16萬人次。雙魚島上的奧藍途房車營地正打造福建省最美的房車度假營地。展示水母等海洋珍奇生物的海錯館、彙聚泰拳和東南亞風情表演的東南亞風情街等項目將於年底開業,影視主題樂園、華體電競、冰雪世界等專案正加快引進。漳州開發區文化旅遊發展的新篇章正徐徐展開。

創新驅動

打造灣區產業發展新特色

在產業引進的過程中,漳州開發區注重與灣區沿岸形成差異化,努力打造自身特色和優勢。去年底,福建首個第四代泛資訊技術產業綜合體“招商局·芯雲穀”開工,這個“閩台生態矽谷”將打造成以軟體資訊服務、物聯網、數位文化產業為主導的低密生態型、商務公園型、智慧科技型、產城融合型園區。項目建成後將吸引上千家智力密集型企業入駐,超3萬高端產業人才在此就業,規模產值將達數百億元。

世界領先的互動式三維視覺管理和虛擬實境軟體企業EON Reality中國區總部已於去年10月落戶漳州開發區,雙方合作共建的互動資料中心將於近日揭牌。這個集娛樂中心、展示中心、企業家學校、研發中心和3D虛擬圖書館等五大功能模組於一體的產業配套發展平臺,將打造成國內領先的AR/VR產業公共服務和創新孵化平臺;未來將形成總體面積不小於4萬平方米的人才培訓及服務外包基地,提供每年2萬人以上的VR/AR人才培訓和內容開發電腦軟硬體工具。

在新的經濟金融環境下,漳州開發區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創建“金融創新實踐區”。招商局集團與福建省政府合作成立100億元的現代服務業基金,通過資本手段融資、融智,以有效促進福建現代服務業發展。漳州開發區設立的規模9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和3.5億元的生態智慧創投基金,配合創客空間、釐米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雙創空間載體,引進培育優質項目,為產業創新提供支援。

去年以來,平行威客網路科技、數豆者科技財稅服務平臺、元農科技等多家互聯網創業企業紛紛入駐。今年底,福建省協同創新科技中心、華中科技大學電腦學院福建創新研究院、漳州泰智會眾創空間、愛果凍漳州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漳州釐米空間CM Space等一批創新創業機構將陸續投入運營。

(鄭游楚 莊曉玲 李超)

(責編:林東曉、吳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