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貸監管一周年:結束三無局面,完成三大合規框架

2016年8月24日, 銀監會、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暫行辦法》發佈一年後的2017年8月24日, 隨著各地監管的完善, 各項條例的出臺, 網貸行業徹底結束了 “無門檻、無規則、無監管”的三無局面, 行業合規之路。

超二成平臺上線銀行存管, 大型股份制銀行參與熱度提升

截止存管一周年的的8月24日, 共有705家平臺宣佈與銀行簽訂存管協定, 目前已有約450家平臺完成並上線直接存管, 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21.53%。

除了各大城商行與民營銀行之外, 平安、興業、光大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也在加積極的參與到網貸平臺存管業務當中。

網貸平臺上線銀行資金存管, 能實現平臺與用戶資金的有效隔離, 使平臺資金安全性得到極大提升, 防範資金挪用及資金池風險, 是網貸會規劃進程的最重要方面。

行業成交量已突破5萬億大關 借貸需求旺盛

根據網貸行業權威門戶 — 網貸之家發佈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7月, 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已突破5萬億大關, 較去年同期增幅112.43%。

而一年前, 當《暫行辦法》推出之際, 不少市場人士預測今年為P2P動盪洗牌的一年。 實際上, 合規一年來,

網貸行業並未收到巨大影響, 雖然平臺增長數量放緩, 但交易勢頭依舊迅猛。

對此, 金投手認為:

近些年來, 在普惠金融的大環境下, 投資者的投資需求保持旺盛、未曾衰減, 即便在監管日趨嚴格的環境下, 整個行業的投資額也一直在持續穩步增長。 投資需求強勁的情況下, 增強投資者信心, 對平臺快速發展至關重要。

未來, 合規進程將加速, 三大合規框架已完成

未來, 隨著監管合規的深入, 合規經營將成為平臺生存的必要條件, 由此, 行業的“馬太效應”也將更加明顯。 具有品牌效應且充分合規的平臺, 有望進一步鞏固行業地位。

已完成ICP證、技術三級等保、電子簽章、銀行存管等合規要求的金投手CEO趙中亮認為:

監管政策的下發, 及時遏制住了網貸行業野蠻發展的勢頭, 促使行業回歸理性。 行業目前有2000多家平臺, 投資者很容易陷入“選擇困難症”, 依照監管要求推進合規, 讓此前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中的投資者, 增加對平臺的信心, 從觀望狀態中轉為投資, 能直接促進平臺的生存與發展。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 8月25日, 銀監會發佈《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資訊披露指引》, 立即引發行業廣泛討論。

整體來看, 《指引》要求網貸平臺公示包括逾期金額及筆數、代償金額及筆數在內的多項關鍵且敏感的資訊, 此舉彰顯出監管對網貸合規化的決心, 預計將會對大部分P2P平臺的運營產生重要影響。 而隨著《信披指引》的下發, 銀行存管、備案、資訊披露三大主要合規政策框架宣告完成, 網貸行業監管已進入查漏補缺的下半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