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個規定一出,貨幣基金是不是就沒戲了?

9月1日證監會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上,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 證監會近日發佈了《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後文簡稱《規定》), 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共10章41條, 主要內容涵蓋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以及基金產品設計、投資限制、申購贖回管理、估值與資訊披露等業務環節的規範, 並針對貨幣市場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管控做出了專門規定。 同時為確保法規平穩實施, 避免對市場造成短期影響, 《規定》對涉及基金管理人需進行投資調整的事項均給予6個月的過渡期。

重點關注流動性風險

早在今年3月31日, 證監會就《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從回饋意見看, 市場各方普遍認為, 流動性風險是現階段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穩健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有業內研究員表示, 新規出臺將對貨幣基金短期規模過快增長產生遏制效應。

一方面, 商業銀行、中大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將一定程度受益, 有助於降低當前明顯偏高的理財產品市場收益率。 另一方面, 貨幣基金收縮部分同業存單或同業存款占比偏高的投資, 相關銀行將面臨資產縮表或增速放緩的壓力, 有助於金融杠杆風險的化解。 專注協力廠商理財宜盛寶分析師認為由於有過渡期, 短期內倒也不會對貨幣市場穩定造成衝擊風險。

風險準備金影響很大

本次新規的第八章是《貨幣市場基金特別規定》。 本章第二十九條要求, 基金管理人應當對所管理的採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 實施規模控制。 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採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

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

這個“200倍”在市場上引起了高度關注, 有業內人士替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某寶算了筆賬, 以今年年中1.43萬億的資產規模計算, 需要提取至少71.5億元的風險準備金!所以這則規定主要對一些貨幣基金規模大、風險準備金少的公司影響還是很大的,

所以對他們來說, 肯定會限制整個貨幣基金整體的規模。

機構類貨基平均收益期限縮短, 收益降低

有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新規, 如果貨基前10大持有人占比超過一定比例, 對於這些基金的運作和久期等流動性資產都會有限制, 直接結果就是會影響其收益水準。 一般來說, 貨基期限偏短, 所拿資產是存單、同業存款、回購與短期限債券等, 主要目的也是持有到期, 吃票息。 有一些貨幣基金80%甚至90%以上都是大機構持有, 對於這些基金來說可能原來的平均收益期限能做到120天, 現在只能降到90天甚至60天以內, 所以收益肯定要受一些影響。 而這種影響對零售管道為主的貨基影響沒那麼大,

因為它們的客戶非常分散, 但對一些機構占比比較大的基金, 收益就會降得多一些。

投資者如何應對?

說了新規相關的種種, 宜盛寶小編就想問, 同樣可能受影響的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呢?不過業內人士估算, 就算持有滿一年, 收益也不會減少多少,雖然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可能會有所降低,但短期之內,普通投資者或許還無需太擔心,畢竟和同類型產品比起來,貨基的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都高於銀行存款。結合流動性來考慮,定期存款完全無法與貨幣基金相比。當然,貨基的年化收益率還是有點兒低,如果還想獲得更高的穩定收益,就得選擇宜定盈之類的理財了。

收益也不會減少多少,雖然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可能會有所降低,但短期之內,普通投資者或許還無需太擔心,畢竟和同類型產品比起來,貨基的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都高於銀行存款。結合流動性來考慮,定期存款完全無法與貨幣基金相比。當然,貨基的年化收益率還是有點兒低,如果還想獲得更高的穩定收益,就得選擇宜定盈之類的理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