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何紹基的“回腕法”為何被啟功先生罵作“豬手法”?

不少朋友在寫字的時候, 總懷疑自己拿筆的方式是不是有問題, 還有人問, 古人是如何執筆的。 說真心話, 別看中國這麼多書法家, 在如何執筆這個問題上, 其實一直就沒有什麼定論。

其實中國古代, 筆墨紙硯都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的, 今天大家用到的筆墨紙硯, 與唐宋時期的筆墨紙硯, 其實差別是非常大的。 我個人學習書法的感受就是, 關鍵在於學習寫字本身, 比如如何用墨、如何執筆這些問題, 其實不重要。

明代董其昌曾考證說“唐人書皆回腕”,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 董其昌並沒說清楚他說的回腕是什麼意思。 到了清代, 大書法家何紹基對回腕法進行了“創造性地發揮”。 在《與汪菊士論壇》一文中, 他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執筆方式的:

手臂高懸, 小臂懸成半圓, 手腕又要把掌、指懸成垂平之平圓, 以大拇指力頂其餘四指並排扣筆, 造成最大的虛掌,

振筆時再“提起丹田, 高著眼光, 盤曲縱遠, 自運神明”。

這段話真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事情, 不過何紹基真是用心良苦, 又專門為回腕法執筆配了插圖, 下面這張圖就是何紹基的示意和今人使用“回腕法”執筆的實例。

何紹基示例“回腕法”

今人示例“回腕法”

不過啟功先生在講解執筆方法的時候, 曾戲稱這種方式叫“豬手法”。 啟功先生這樣描寫道:“三個指尖捏筆管。 拇指與食指中間形成一個圓洞, 這叫龍睛法, 像龍眼睛。 ……拿起筆來向懷裡拳起來, 轉這麼一個圈, 然後對著胸口。 這樣一看就是豬蹄。 在廣東, 豬的前蹄叫豬手,

豬的後蹄叫豬腳。 這完全就是豬手法。 ”(啟功《啟功給你講書法》)

其實, 早在宋代的大書法家蘇軾就講過“執筆無定法”。 我的個人理解, 何紹基對碑學研究頗深, 直到晚年還每天要臨摹一遍《張遷碑》, 他的書法創作, 很大程度上, 是把臨摹碑文的用筆方式運用到行書和草書的書寫過程中。 簡單的說來, 就是拿寫隸書石碑的方式寫行草書, 正是這種創新, 客觀要求他用一種特別的執筆方式。

啟功雖然也臨摹碑帖, 但客觀的說, 啟功先生是偏愛帖學, 他對碑文的臨摹, 很多都是意臨。 啟功先生對何紹基的“譏諷”, 說到底是要講明白“執筆無定法”的道理。

從我個人的學習經驗來看, 執筆首先是要自己舒服, 然後是確保運筆過程自如, 其他的事情, 都是個人偏好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