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各房企老闆說,未來樓市這樣走!

這段時間, 在香港上市的那些房企, 都開了上半年業績會, 現場都會有媒體提問環節。 老闆們在這種場合講的話, 首先是說給廣大股票投資者聽的, 所以相對來說, 真話會多一些。

對於未來樓市如何發展, 各位房企老闆各有各的見解。

如果政府批的價只有市場的7折 我們肯定是不賣的

——世茂房地產副主席許世壇

對於2018年, 我們整體是樂觀的, 因為房地產對整個經濟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目前也沒有趨勢看到在下降。

當然個別一二線公佈的資料是有受到控制的, 但是這個控制也是政府調控的控制, 就是很多貴的項目不批預售證, 很多金額很高的就會推遲上市, 但是這個不代表房價真正在下跌。

當然國家希望控制住一二線, 不要大漲, 但是也不可能跌。 房地產大跌會有很多負資產, 有很多金融機構會產生壞賬, 這不是國家願意看到的。

我們也希望房價是穩定的,

不要大漲, 但是我們整體的土地成本也比較低, 另外就是我們會加快銷售和推貨的速度, 我們四季度會有很多新增的供應, 我們多賣房, 多收錢也是規避風險的一個主要的辦法。

關於限購、限價, 包括現在限價後批的價格如果高於當地的平均價, 它還是會控制備案的, 這樣對回款是有影響的。 除非是做剛需的, 或者在三四線, 受調控的影響比較少;如果在一二線比較多, 改善型或者是高端型的房產, 肯定今年的限購、限價, 特別是網上登記會對開發商的銷售和回款都帶來一些壓力。

我們怎麼樣去解決呢?第一, 我們在三四線增加了開工面積, 去彌補一二線的損失。 第二, 我們跟政府溝通, 比如說我能不能價格是毛坯的,

我再提供一些裝修服務, 或者是車位元賣貴一點。

溝通解決不了的就晚點賣, 如果說價格不是差太多, 比如說政府的備案價是市場價九折的, 我們也願意賣, 就讓業主賺10%, 但是這部分我們希望是一次性付款, 等於是一次性給了個九折優惠。

當然如果政府批的價只有我們認為市場的8折、7折, 我們肯定是不賣的, 我們再等等, 看看有沒有其它的溝通管道。 這個肯定會有影響, 但是三四線升得很多, 供貨也加了很多, 所以也已經充分的彌補了。

加大調控力度的可能性不大

——禹洲地產董事局主席林龍安

今年的樓市應該是穩定為主, 「五限時代」已經到來了, 再加大政策的出臺, 我估計也不會有了, 但是會維持平穩的局面。

不管是量還是價, 量不會上升到哪裡, 價會略微上升一點, 但是是以穩定為主。

未來三年左右房價的趨勢還是穩中有升, 但是整個銷售量不一定會沖到哪裡, 現在土地已經越來越珍貴了, 而且越來越少, 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土地, 幾乎是推出來就被搶光了, 土地的價格也是直線上升, 很多城市進入舊改階段, 土地成本上升了, 所以我想未來還是穩中有升。

長租公寓我們已經在佈局, 比如說在合肥我們有幾棟樓, 一手房和二手房差價在6000塊錢左右, 我們就準備把這個做長租公寓, 不賣了。

我們在上海閔行區的一個項目, 在地鐵邊上, 如果賣完了以後再買地也很難, 所以我們也準備持有。 另外也是因為一手房和二手房差價的問題,

所以我們準備部分持有做長租公寓。

調控若長久市場將會完全歪曲

——里安房地產董事局主席羅康瑞

對未來的樓市, 我還是看好的。 但我剛剛也說, 這個限購、限售等很多方面的條件都是非常苛刻的, 這也使市場不會有大幅度飆升的現象, 而這也是好的。

因為要是政策一放開,價格飆升之後,將來內地可能會發展到香港現在這樣的樓市環境,我覺得是很不理想的。

所以這方面我還是覺得,政府調控是應該的,但調控長期以往的話,這個市場將會是完全歪曲的,因為沒有給它能夠發揮的地方,這也是要小心的一點。

三線城市只是階段性選擇 看中一二線城市

——恒大集團總裁夏海鈞

國家對很多一線、二線城市做了限購、限貸等很多的措施。我們也做了一個統計,恒大現在在售的是546個項目,受影響的是121個,大概占719個項目的22%。這些項目絕大部分是在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一線城市受的影響比較小。

今年市場還有一個特點,三線城市的價格漲了30%到40%,在此基礎上,恒大今年就增加了一些不受調控限制的城市的土地儲備,比如二線城市或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客戶還是一線城市的。如此,土儲在三線城市的比例略有增加,但整體還是以二線為主,因為要確保利潤的增長,不會受到國家階段性政策的影響。

提到對三線城市的看法,我很坦率地說,恒大是看中一二線城市,不是看中三線城市,三線城市叫階段性城市。目前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是鼓勵三線去庫存,一二線只能收緊,在這種情況下,恒大今年適度增加了三線的土地儲備,主要是避免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

從長遠來說,中國的房地產肯定是一二線要好過三四線,因為一二線的人口基數高,市場需求量大,目前恒大的土地儲備還是70%多在一二線城市,恒大不會把一二線城市放到後面去。另外一個,公司在深圳儲備了大量的土地。

這就是恒大的核心戰略,我們認為未來的增長肯定還是在一二線城市,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當然在這個階段,受政策影響的時候,做一些三線城市的專案是有必要的,但這不代表公司轉向三線城市。我們過去說三線城市好是沒辦法,因為那時恒大沒錢,我們過去就是實行農村包圍城市,做大規模就是把三線城市做大。

恒大應該說是中國一個很特別的企業,從2009年上市以後,公司始終堅持市場化的發展。我們認為中國市場很大,改革開放的成果很多,所以這個飽和度沒有達到,沒有必要在目前這個階段去國際市場發展。

恒大和別的發展商不一樣,別的發展商是在國內融了資拿到海外去投項目,恒大是在境外融的錢,拿回中國做建設。恒大上市到現在這麼多年,總共從國際資本市場拿了170億美金,支援中國經濟發展,所以在這一輪的國家調控整頓當中對恒大是高度認可的,不是一般的認可。

按照絕對居住人口去分析市場 是不可靠的

——遠洋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明

關於新土地的拓展,我們過去按照一、二、三線城市去拓展,現在發現這種分類方法有點落伍,我們還是按照城市群為考慮,比如說長三角、珠三角、成渝、武漢等等。

我之前對市場的看法相對比較保守,現在我們是樂觀謹慎,不能叫謹慎樂觀,所謂樂觀是短期樂觀。原來大家都想這個市場整個銷售額十幾萬億,這麼高位還能夠保持兩位元數的增長,甚至20%的增長不現實,人均面積40平方米等等,就好像這個行業到了一個拐點。去年和今年現實告訴我們市場挺好的,速度挺快,加速度更快。

我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想到底怎麼認識這個市場,我的結論是兩三年想高位保持兩位元數的增長是可能的。為什麼說可能,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人口流動的問題,按照絕對居住人口去分析市場是不可靠的,真正的需求是來源於人口。

中國未來的人口政策,和經濟地區的調整,和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概念的落地,都促進了人口的流動,這種龐大人口是基數,雖然房子不動,但是人動也是一樣。但是長遠來看,兩三年以後,三、五年以後,現在還是要保持謹慎的態度。

首先,再多的房子用來住房總是有限的,一個人住2000平方米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住個50平方米,100平方米總是可以的,我覺得總是有限的。

另外,我覺得長效的居住政策,隨著人們的共識,現在租賃,房地產稅,這些都還在看、在做,這些東西會發揮調節作用,所以我覺得要樂觀謹慎。

地價也很難突然掉下來

——富力地產聯席董事長李思廉

為什麼中國過去調控了那麼多年?到現在房價還是上漲,或者是市場,還是挺活躍的?

這個是因為中國有很多大的人口基數。大家可以看到國內的GDP在過去很多年都以不低於6的增速在增長。所以在這麼大的基數底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其次就是中國有「農村人口城市化」這個大的政策在支撐,由於這個政策,每年有五千萬人口城市化。這個就帶動了城市周邊的農村人口,擁到城市去買房子。

國家今年貨幣政策是收緊的,我們這個行業還是要小心。因為,明年到期的公司債、信託有很多,會有一個所謂的高峰期,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準備。理論上中國政府也不會讓這個行業就這樣倒下來,但是在合理的情況下相關部門還是會適當地讓這個行業的資金合理地松一下。

地價也很難突然掉下來,現在省會城市、一線城市,所有有名城市的招拍掛項目都不是兩三家公司競爭,很多公司都會參與,一般企業的資金還是充裕的。

從短期來講需要小心操作

——龍湖地產董事局主席吳亞軍

我們對房地產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現在這樣一個工業化、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這是時代的一個大機遇。

這個大機遇現在並沒有完成,尤其是城市化伴隨的人口在中國版圖上重新分佈,會給房地產帶來新一輪的發展動能,龍湖已經為這個機會做好準備。

因此,房地產行業從近期來講,是看供求、看貨幣,但是中期要看城市的產業結構,長期是看人口遷徙,包括人口的流入流出和素質結構,能否匹配消費升級和新舊動能的轉換,產生新的全球產業競爭力。

從中長期來講,我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要抓住時代的機遇,但是從短期來講,需要小心操作,因為行業還是會呈現出週期性和政策性,當遇到政策調整的時候,一家企業從微觀上來講要「小心駕駛」。

當好農民種好地 天氣怎麼變都沒關係

——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郁亮

萬科現在就是七個字:當好農民種好地。天氣怎麼變都沒關係。只要城市還在繼續發展變化,萬科就有機會。

而這也是好的。

因為要是政策一放開,價格飆升之後,將來內地可能會發展到香港現在這樣的樓市環境,我覺得是很不理想的。

所以這方面我還是覺得,政府調控是應該的,但調控長期以往的話,這個市場將會是完全歪曲的,因為沒有給它能夠發揮的地方,這也是要小心的一點。

三線城市只是階段性選擇 看中一二線城市

——恒大集團總裁夏海鈞

國家對很多一線、二線城市做了限購、限貸等很多的措施。我們也做了一個統計,恒大現在在售的是546個項目,受影響的是121個,大概占719個項目的22%。這些項目絕大部分是在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一線城市受的影響比較小。

今年市場還有一個特點,三線城市的價格漲了30%到40%,在此基礎上,恒大今年就增加了一些不受調控限制的城市的土地儲備,比如二線城市或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客戶還是一線城市的。如此,土儲在三線城市的比例略有增加,但整體還是以二線為主,因為要確保利潤的增長,不會受到國家階段性政策的影響。

提到對三線城市的看法,我很坦率地說,恒大是看中一二線城市,不是看中三線城市,三線城市叫階段性城市。目前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是鼓勵三線去庫存,一二線只能收緊,在這種情況下,恒大今年適度增加了三線的土地儲備,主要是避免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

從長遠來說,中國的房地產肯定是一二線要好過三四線,因為一二線的人口基數高,市場需求量大,目前恒大的土地儲備還是70%多在一二線城市,恒大不會把一二線城市放到後面去。另外一個,公司在深圳儲備了大量的土地。

這就是恒大的核心戰略,我們認為未來的增長肯定還是在一二線城市,特別是在一線城市。當然在這個階段,受政策影響的時候,做一些三線城市的專案是有必要的,但這不代表公司轉向三線城市。我們過去說三線城市好是沒辦法,因為那時恒大沒錢,我們過去就是實行農村包圍城市,做大規模就是把三線城市做大。

恒大應該說是中國一個很特別的企業,從2009年上市以後,公司始終堅持市場化的發展。我們認為中國市場很大,改革開放的成果很多,所以這個飽和度沒有達到,沒有必要在目前這個階段去國際市場發展。

恒大和別的發展商不一樣,別的發展商是在國內融了資拿到海外去投項目,恒大是在境外融的錢,拿回中國做建設。恒大上市到現在這麼多年,總共從國際資本市場拿了170億美金,支援中國經濟發展,所以在這一輪的國家調控整頓當中對恒大是高度認可的,不是一般的認可。

按照絕對居住人口去分析市場 是不可靠的

——遠洋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明

關於新土地的拓展,我們過去按照一、二、三線城市去拓展,現在發現這種分類方法有點落伍,我們還是按照城市群為考慮,比如說長三角、珠三角、成渝、武漢等等。

我之前對市場的看法相對比較保守,現在我們是樂觀謹慎,不能叫謹慎樂觀,所謂樂觀是短期樂觀。原來大家都想這個市場整個銷售額十幾萬億,這麼高位還能夠保持兩位元數的增長,甚至20%的增長不現實,人均面積40平方米等等,就好像這個行業到了一個拐點。去年和今年現實告訴我們市場挺好的,速度挺快,加速度更快。

我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想到底怎麼認識這個市場,我的結論是兩三年想高位保持兩位元數的增長是可能的。為什麼說可能,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人口流動的問題,按照絕對居住人口去分析市場是不可靠的,真正的需求是來源於人口。

中國未來的人口政策,和經濟地區的調整,和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概念的落地,都促進了人口的流動,這種龐大人口是基數,雖然房子不動,但是人動也是一樣。但是長遠來看,兩三年以後,三、五年以後,現在還是要保持謹慎的態度。

首先,再多的房子用來住房總是有限的,一個人住2000平方米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住個50平方米,100平方米總是可以的,我覺得總是有限的。

另外,我覺得長效的居住政策,隨著人們的共識,現在租賃,房地產稅,這些都還在看、在做,這些東西會發揮調節作用,所以我覺得要樂觀謹慎。

地價也很難突然掉下來

——富力地產聯席董事長李思廉

為什麼中國過去調控了那麼多年?到現在房價還是上漲,或者是市場,還是挺活躍的?

這個是因為中國有很多大的人口基數。大家可以看到國內的GDP在過去很多年都以不低於6的增速在增長。所以在這麼大的基數底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其次就是中國有「農村人口城市化」這個大的政策在支撐,由於這個政策,每年有五千萬人口城市化。這個就帶動了城市周邊的農村人口,擁到城市去買房子。

國家今年貨幣政策是收緊的,我們這個行業還是要小心。因為,明年到期的公司債、信託有很多,會有一個所謂的高峰期,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準備。理論上中國政府也不會讓這個行業就這樣倒下來,但是在合理的情況下相關部門還是會適當地讓這個行業的資金合理地松一下。

地價也很難突然掉下來,現在省會城市、一線城市,所有有名城市的招拍掛項目都不是兩三家公司競爭,很多公司都會參與,一般企業的資金還是充裕的。

從短期來講需要小心操作

——龍湖地產董事局主席吳亞軍

我們對房地產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現在這樣一個工業化、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這是時代的一個大機遇。

這個大機遇現在並沒有完成,尤其是城市化伴隨的人口在中國版圖上重新分佈,會給房地產帶來新一輪的發展動能,龍湖已經為這個機會做好準備。

因此,房地產行業從近期來講,是看供求、看貨幣,但是中期要看城市的產業結構,長期是看人口遷徙,包括人口的流入流出和素質結構,能否匹配消費升級和新舊動能的轉換,產生新的全球產業競爭力。

從中長期來講,我們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要抓住時代的機遇,但是從短期來講,需要小心操作,因為行業還是會呈現出週期性和政策性,當遇到政策調整的時候,一家企業從微觀上來講要「小心駕駛」。

當好農民種好地 天氣怎麼變都沒關係

——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郁亮

萬科現在就是七個字:當好農民種好地。天氣怎麼變都沒關係。只要城市還在繼續發展變化,萬科就有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