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什麼總有人拿鄧稼先先生和楊振寧先生打擂臺呢?

一件頗有些奇怪的事:

現在互聯網上, 論及楊振寧先生, 必有人說鄧稼先先生;反之, 論鄧先生, 則多提楊先生。

然後, 仿佛這倆人必須要比個高下似的。

一個當世頂尖理論物理學家, 一個共和國史上精忠國士, 簡直說甲必有乙, 提A必有B, 沒法分開似的。

自然了, 大多數我輩論者, 其實也無資格從學術角度討論楊先生, 從歷史角度討論鄧先生, 所以各色論調, 最後往往流於下面兩種路數:

——以鄧先生之精忠報國, 證明楊先生個人不夠殞身不恤。

——以楊先生之成就卓著, 證明鄧先生所處的時代不重學術。

作為我個人,

一直覺得, 他倆雖然當過同學, 但各人巔峰成就, 似乎不在一個領域。

就好像, 宋詞愛好者會更熟悉蘇辛李晏, 會對辛棄疾倒背如流, 卻未必能立刻背出嶽飛《小重山》。 因為單以詞論, 嶽飛的確不是南宋頂尖的詞人, 不如辛棄疾。

但歷史愛好者, 卻會記住岳武穆的那些英雄壯舉。 一如文學愛好者, 會背得下辛棄疾那些詞。

本不在一個領域, 何必強比呢?

所以到後來, 其實就變成價值觀之爭了。

上頭所以提岳武穆, 是因為鄧夫人許鹿希回憶過, 鄧先生不愛照相, 唯獨去杭州岳王廟, 非要去跟“精忠報國”合影一張。

但許鹿希前輩也回憶過:1971年楊先生回國, 要求見鄧先生, 間接幫助了鄧先生。 楊先生的要求達到周總理那裡, 周總理批示讓鄧先生見楊先生,

使他得以暫脫造反派之手。

大致可以說, 楊先生和鄧先生, 雖是同學, 各選各路, 但其實是惺惺相惜的, 並不互相對立。 一個為理論物理, 一個為國防建設, 都貢獻良多。 一個大賢, 一個國士。 他倆都能心平氣和的呢。

如上所述, 互聯網時代, 無論是抬出鄧先生來在道德上壓楊先生的, 還是以楊先生的境遇來憐憫鄧先生的, 其中總有兩波人, 與其說在討論鄧楊之高下, 莫若在討論價值觀。

——一方試圖鼓吹:我們都該像鄧先生似的犧牲一切才是真國士。

——一方試圖念叨:如楊先生那樣境遇, 才不負所學。

——明明他倆自己惺惺相惜, 各選了條路走到了卓越之境, 為什麼總有人試圖打一個壓一個呢?

——鄧先生精忠報國是為了天下太平,

未必是指望自己被拿來當槍使, 指向楊先生吧?楊先生1971年回國那次間接救了鄧先生, 也未必是想用自己的經歷來嘲弄鄧先生吧?

下麵的, 恕我誅心之論了。

世上有些看客, 想吐自己胸中不平塊壘, 宣揚某種價值觀。

然而自身既無鄧先生的忠勤國事, 又無楊先生的深厚成就, 似乎既攻不倒楊先生, 又抹不殺鄧先生;於是只好抬出這兩尊本來無冤無仇的大神, 來為自己的價值觀打擂臺。

“我是罵不倒你, 可以用別人的名義罵呀!”

“我自己有不平之氣, 可以借大賢的口來吐呀!”

所以這兩位當年無冤無仇, 還算惺惺相惜的同學, 以及他們本可並存的價值觀, 為什麼會被強行搞成對立呢?

無非是有些人, 以逝者的骨頭,

朝生者投擲;以生者的成就, 來剮蹭逝者;最後借兩尊神像, 為自己的觀點撐腰。

——其實這樣, 強行借兩個並不對立的歷史人物立靶子樹對手, 那才真是不敬前輩, 挑撥離間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