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又是開學季,是不是該給孩子擬個保障計畫了?

編者導語

開學了開學了, 爸爸媽媽都松了口氣, 熊孩子有人管了。

不管是開開心心背著新書包去上學的乖寶貝, 還是磨磨蹭蹭賴著床的娃娃, 爸爸媽媽, 你們想過給孩子送個開學禮物嗎?

最實在, 最窩心的禮物——保險。

也許孩子還無法理解, 但是頑子明白, 一份保險合同承載的就是一份沉甸甸、暖融融的愛。

買保險不是一句話的事, 在有限的家庭理財規劃中, 認認真真劃出一筆給孩子做好保險規劃並不容易, 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產品更是可能讓人挑著挑著就背離初衷。 今天頑子就來給大家捋一捋給孩子買保險的輕重緩急,

爭取讓大家保險費都交的物有所值。

給定基調:保障先行, 重大風險優先保障, 小病小痛靠後。 先給個結論, 從性價比和重要性兩個維度來看, 建議順序為:少兒醫保、意外、醫療、重疾、壽險、教育金保險。

少兒醫保

把少兒醫保放在首位原因很簡單, 薅政府的羊毛。 和五險一金中的醫保一樣, 薅羊毛能力杠杠的!別急著給你家寶貝買商業保險, 先把羊毛薅完再說。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 每個地方的醫保投保政策都不一樣, 這裡僅以偉大首都北京為例, 供參考:

看案例, 貌似少兒醫保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但是別忘了, 一年才繳費160, 一頓下館子的錢, 解決了一大部分的醫療費用, 太便宜了。

現在很火的“百萬醫療”雖然保費也很便宜保額還高, 但是別忘了1、2萬的免賠額。 650元的起付線比起這類醫療保險動輒1、2萬的免賠額也寬容許多。

但是和成人醫保一樣, 光靠少兒醫保只能用基礎藥物和基礎治療, 進口藥、自費藥都別想。

社保基本都是“保而不包”, 要想省去自己花的3萬塊,

還是要商業保險幫幫忙。 而低免賠的社保正好可以和高賠付的百萬醫療互補。

新生兒到成人前都可以投少兒醫保。 但是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 想投少兒醫保具體需要你們自己去問。 有些地方在小孩出生的醫院就會提供醫保辦理指南, 有些地方可能要親自去社保中心辦。

tips:

1.有時候居委會或者街道辦能給你提供的幫助比社保中心要更多。

2.請務必注意很多地方並不需要你有當地戶口才能上當地醫保的, 有時候暫住證或者臨時居住證也可以辦的!

意外險

說到少兒意外險, 就不得不先說說學平險了。

學平險全稱中小學生平安保險, 屬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也是團體保險的一種, 往往由學生入學時自願投保, 由學校代為收取保險費, 是最簡單、便宜、普遍的保險。 家長只需交納幾十元的保費, 孩子就可以獲得包括意外傷害、意外傷害醫療以及住院醫療在內的多項保障。

這幾天還有條新聞鬧得沸沸揚揚, 就是學校到底要不要強制收學平險鬧的。

學平險好麼?夠省錢當然好啊,

但是保障往往不太夠, 意外全殘可能也就5萬塊。 如果家長已經給孩子買了更高的意外保障又何必再買學平險?難怪家長生氣。

但是給孩子買意外險等含身故責任保險也要注意, 保額是有限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對於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 在被保險人成年之前, 各保險合同約定的被保險人死亡給付的保險金額總和、被保險人死亡時各保險公司實際給付的保險金總和按以下限額執行:

(一)對於被保險人不滿10周歲的, 不得超過人民幣20萬元。

(二)對於被保險人已滿10周歲但未滿18周歲的, 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

這是為了防止一些喪心病狂父母謀害孩子來騙取保險金。 前幾天不是還有新聞說繼母把繼子從16樓推下去了嗎?人心叵測。

醫療險

把醫療險放第三主要還是從價格上考慮的,可以粗淺分2種:

百萬醫療:針對大病大事故的,如尊享e生等百萬醫療。

門診醫療:針對小病小事故的,如安心的少兒門診護小寶。

建議先百萬醫療、後門診醫療,畢竟骨折我們還hold得住,如果腫瘤、白血病就扛不住了。

PS:如果有了少兒醫保,門診醫療就更雞肋了,可以不要。

醫療險是消費型保險,一年只要花個幾百塊。但是如果從重要性上看,如果是預算充足的父母還是建議將動輒上千、上萬的長期重疾險保障放在醫療險前面。

舉個栗子好理解點,如果海綿寶寶得了白血病(可憐的海綿寶寶別罵我~):

A.如果父母為他保了百萬醫療,就得按實際花費報銷醫療費,環節多總是束手束腳,父母可能還要辭職照顧孩子,收入又成問題,心力交瘁;

B.如果父母為他保了重疾險,孩子一旦確診白血病,就能獲得規定保額(如50萬)的賠付。父母在治療費用、辭職照顧孩子的壓力上就會比百萬醫療輕很多。

簡單說,百萬醫療雖然名頭好聽,但是按實際發生醫療費用算的,還不包括補養品、康復費用、(父母的)收入損失,遇到一個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理賠人員或者條款不合理更是有苦沒處說。而重疾險雖然保額就20萬、50萬,但是一旦確診直接甩錢呀,乾脆、從容。這也是為啥長期重疾險貴的原因了。

重疾險

頑子篤定的觀點是:重疾險,要不別買,要買就要買個長期的。1年期重疾不過是低配版的百萬醫療,保障還不如後者全。

長期又分終身和定期(保到60、70、80歲和保10年、20年、30年)。頑子個人更傾向于給孩子買保20、30年的定期重疾險,消費型的。返還型的返還保險金比不上通脹的速度,真心不划算,並且開頭就說了,”保障先行“,買保險就別想著保本了,不然還不如出門左拐存銀行。

頑子身邊也有同事給自家娃娃買了終身重疾險,一年要交1萬多的保費,交20年,保額50萬。頑子除了嘖嘖兩聲母愛偉大、同事有錢,也不知道說啥了。

作為窮人(嚶嚶)的頑子,更看重性價比。

首先,保終身就真能”保“終身嗎?這裡面變數太多,通脹更是首當其衝。遙想頑子當年,10元的壓歲錢都能很開心地買一大堆煙花,現在能買一根?那你又哪來自信60、70年後,50萬的保額能起到治療重疾的作用?

錢,當然是當下最值錢。

其次,我相信隨著保險市場的健全、全民保險意識的提升,保險產品的設計會越來越優化。

同時醫學昌明,也許20、30年後癌症根本不是絕症(國外已經有較成熟技術了,什麼靶向藥、幹細胞移植…)。

也許會出現新的重疾……

保險是保障未來風險沒錯。但是過度消耗今天的幸福感就過猶不及了。

PS:這裡僅對少兒重疾提出看法,成人還是該考慮到60、70歲的重疾高發風險的。

定期壽險、教育金保險

我們都知道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這就說明在這塊兒給孩子買意義不大。反而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應該買一份,爭取站著是印鈔機,倒下是RMB。

教育金保險也是我不推崇的。對於有些年輕媽媽把孩子的教育金保險計畫放在健康保障計畫前面更是不解:沒個好身體,好好學習有什麼用?況且教育金保險本質還是年金保險、萬能險等理財型險種,除了強制儲蓄、保費豁免,意義不大。還不如找個靠譜的P2P、玩玩基金定投。

前幾天不是還有新聞說繼母把繼子從16樓推下去了嗎?人心叵測。

醫療險

把醫療險放第三主要還是從價格上考慮的,可以粗淺分2種:

百萬醫療:針對大病大事故的,如尊享e生等百萬醫療。

門診醫療:針對小病小事故的,如安心的少兒門診護小寶。

建議先百萬醫療、後門診醫療,畢竟骨折我們還hold得住,如果腫瘤、白血病就扛不住了。

PS:如果有了少兒醫保,門診醫療就更雞肋了,可以不要。

醫療險是消費型保險,一年只要花個幾百塊。但是如果從重要性上看,如果是預算充足的父母還是建議將動輒上千、上萬的長期重疾險保障放在醫療險前面。

舉個栗子好理解點,如果海綿寶寶得了白血病(可憐的海綿寶寶別罵我~):

A.如果父母為他保了百萬醫療,就得按實際花費報銷醫療費,環節多總是束手束腳,父母可能還要辭職照顧孩子,收入又成問題,心力交瘁;

B.如果父母為他保了重疾險,孩子一旦確診白血病,就能獲得規定保額(如50萬)的賠付。父母在治療費用、辭職照顧孩子的壓力上就會比百萬醫療輕很多。

簡單說,百萬醫療雖然名頭好聽,但是按實際發生醫療費用算的,還不包括補養品、康復費用、(父母的)收入損失,遇到一個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理賠人員或者條款不合理更是有苦沒處說。而重疾險雖然保額就20萬、50萬,但是一旦確診直接甩錢呀,乾脆、從容。這也是為啥長期重疾險貴的原因了。

重疾險

頑子篤定的觀點是:重疾險,要不別買,要買就要買個長期的。1年期重疾不過是低配版的百萬醫療,保障還不如後者全。

長期又分終身和定期(保到60、70、80歲和保10年、20年、30年)。頑子個人更傾向于給孩子買保20、30年的定期重疾險,消費型的。返還型的返還保險金比不上通脹的速度,真心不划算,並且開頭就說了,”保障先行“,買保險就別想著保本了,不然還不如出門左拐存銀行。

頑子身邊也有同事給自家娃娃買了終身重疾險,一年要交1萬多的保費,交20年,保額50萬。頑子除了嘖嘖兩聲母愛偉大、同事有錢,也不知道說啥了。

作為窮人(嚶嚶)的頑子,更看重性價比。

首先,保終身就真能”保“終身嗎?這裡面變數太多,通脹更是首當其衝。遙想頑子當年,10元的壓歲錢都能很開心地買一大堆煙花,現在能買一根?那你又哪來自信60、70年後,50萬的保額能起到治療重疾的作用?

錢,當然是當下最值錢。

其次,我相信隨著保險市場的健全、全民保險意識的提升,保險產品的設計會越來越優化。

同時醫學昌明,也許20、30年後癌症根本不是絕症(國外已經有較成熟技術了,什麼靶向藥、幹細胞移植…)。

也許會出現新的重疾……

保險是保障未來風險沒錯。但是過度消耗今天的幸福感就過猶不及了。

PS:這裡僅對少兒重疾提出看法,成人還是該考慮到60、70歲的重疾高發風險的。

定期壽險、教育金保險

我們都知道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這就說明在這塊兒給孩子買意義不大。反而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應該買一份,爭取站著是印鈔機,倒下是RMB。

教育金保險也是我不推崇的。對於有些年輕媽媽把孩子的教育金保險計畫放在健康保障計畫前面更是不解:沒個好身體,好好學習有什麼用?況且教育金保險本質還是年金保險、萬能險等理財型險種,除了強制儲蓄、保費豁免,意義不大。還不如找個靠譜的P2P、玩玩基金定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