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狄仁傑究竟會不會武功

當前, 有關狄仁傑的影視劇層出不窮, 很多影視劇中, 狄仁傑都是一位高來高去、武藝精湛之人, 也引起很多觀眾的爭議。 對此, 作為狄仁傑的評書代言人王封臣老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1、從歷史上來看, 狄仁傑很可能是會武功的。 他是將門出身, 官宦人家。 他的祖上狄辟支曾經統兵帶隊征戰疆場, 他的祖父狄孝續就是一個文武雙才的人, 他的父親狄知遜曾任過鄭州司兵參軍兼鄭王府兵曹參軍。 狄仁傑身為家中長子, 從小就在嚴格的祖訓下生活, 讀書刻苦, 除了儒家經典意外, 涉獵廣泛, 對醫學尤有造詣, 尤其是針灸術, 這在一些書籍上是有記載的。 而, 無論是當時初唐的社會環境, 還是狄門的家庭環境, 還是狄仁傑本身的性格環境, 都很可能導致在這些環境下長大的狄仁傑很有可能會涉獵武術的。

2、另外, 從狄仁傑以後的所作所為來看, 也能隱約感覺到他是會武術的影子的。 如:武則天平定越王叛亂之後, 讓狄仁傑任豫州刺史安撫百姓, 當時, 平定越王的是宰相張光訊, 他的將士恃功, 大肆勒索。 狄仁傑沒有答應, 反而怒斥張光迅殺戮降卒, 以邀戰功。 他曾說:“亂河南者, 一越王貞耳。 今一貞死而萬貞生。

明公董戎三十萬, 平一亂臣, 不戢兵鋒, 縱兵暴橫, 無罪之人, 肝腦塗地。 但恐冤聲騰沸, 上徹於天。 如得上方斬馬劍加於君頸, 雖死如歸!”狄仁傑說恨不能有尚方寶劍殺了“你”。 從這裡比較微弱的推論狄仁傑可能會武, 當然也可能是文官。

3、聖曆元年(698年)秋,

突厥南下騷擾河北。 武則天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 時太子不行, 武則天命狄仁傑知元帥事, 親自給狄仁傑送行。 突厥默啜可汗聞狄仁傑至, 立刻退兵。 狄公掛帥, 也能推論狄仁傑可能會武。 當然, 也可能文掛武職。

4、從民間傳說和後世戲劇中,

有“狄仁傑劍斬九龍”、“狄梁公怒斬武三思”之類的故事, 側面可以說明, 在傳說中的狄仁傑是會武的。

當然, 所有這些都不足以準確說明狄仁傑會武術, 但也從一些方面告訴我們, 狄仁傑很可能會武術。

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于高羅佩《狄仁傑斷案傳奇》中的狄仁傑的形象的, 佩一把“雨龍寶劍”,劍術和槍棒的功夫都不錯。但高來高去,是沒有的。一看就是一個世家子弟,學習過一些劍術防身。這在當時是很正常的。李太白不一樣仗劍而出麼?至於,電影上的飛來飛去,那肯定不會的。

同時,包拯、海瑞、施公等這些清官形象其實和狄仁傑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狄仁傑他的政治智慧和作為也是這些人望塵莫及的。這也可能為什麼狄仁傑在民間的形象是種智慧、和諧的感覺。而其他人則更多的是剛正、清廉的感覺。

佩一把“雨龍寶劍”,劍術和槍棒的功夫都不錯。但高來高去,是沒有的。一看就是一個世家子弟,學習過一些劍術防身。這在當時是很正常的。李太白不一樣仗劍而出麼?至於,電影上的飛來飛去,那肯定不會的。

同時,包拯、海瑞、施公等這些清官形象其實和狄仁傑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狄仁傑他的政治智慧和作為也是這些人望塵莫及的。這也可能為什麼狄仁傑在民間的形象是種智慧、和諧的感覺。而其他人則更多的是剛正、清廉的感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