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小丑角,大智慧——淺談《紅樓夢》中的劉姥姥

作者 李文博

悠悠紅樓, 百花競豔;夢睡夢醒, 千古深味。 這場夢裡, 不只有紅塵滾滾、木石前盟, 有十二釵的悲舞翩翩, 有巧笑倩兮的小姐丫鬟,

亦有無數淡然而去的過客。 那位笑臉定格的劉姥姥, 既不是夢境的主角, 也不是群芳中的一朵, 甚至可以說她是一個“丑角”。 而活在園外的她, 卻活出了別樣的智慧與風采。

在《紅樓夢》裡, 劉姥姥是一個十足的村野老婦形象。 她滑稽、粗俗、卑微, 像個小丑一樣被眾人當作捧腹的笑料。 可就是這位“丑角”滑稽可笑的背後, 藏著一個“小丑”的悲哀與一個高牆之外“清醒者”的悲憫。 表面上看來她用自己的卑微成全著別人的歡笑, 實則其人心裡猶如明鏡一般洞悉著這一場繁華大夢。 所以, 劉姥姥的這一角色, 有著豐富而深刻的人格意義。

劉姥姥的滑稽, 恰似她臉上的道道皺紋, 被農家世俗生活的風霜所刻印, 蘊藏了大觀園中人都不及的“大智若愚”。

正如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為了生計, 她在賈府這個名門望族遭遇了不少冷言冷語, 為了迎合別人磕了不少響頭。 在賈府人眼裡, 劉姥姥不過是個農婦, 攀著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來打秋風, 沒人會正眼看她。 但她並不是那種自輕自賤之人, 我們可以想像, 在那個金錢砌成的賈府裡, 她會被當做乞丐一樣奚落嘲罵, 劉姥姥豈不知情?然而她還是來了, 帶著一家人的希望投奔賈府的來了, 她的責任很重, 所以她沒有猶豫。 君不見, 她不是一個拋棄自尊的小丑, 當周瑞家的將她引薦給鳳姐後, 得了二十兩銀子, 鳳姐一句“大有大的難處”, 意思是打發她走, 但就是這個卑瑣的小丑, 竟回了這個威風凜凜的璉二奶奶這樣一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著實讓人吃了一驚。
或許不過是姥姥的無心之言, 但是她的果敢與堅韌, 令人敬佩。

也正是從一進榮國府開始, 賈家的榮華富貴, 以及背後深流暗湧的腐敗, 從劉姥姥的眼睛裡一一展現開來。 劉姥姥的格格不入, 實則折射出這個“繁華著錦、烈火烹油”的賈府與高牆之外世界的天差地別。

劉姥姥雖然樣貌粗陋、舉止滑稽, 實則是個善良而聰明的人, 賈母為劉姥姥插花的故事就饒有趣味。

賈母便揀了一朵大紅的簪於鬢上。 因回頭看見了劉姥姥, 忙笑道:“過來帶花兒。 ”一語未完, 鳳姐便拉過劉姥姥, 笑道:“讓我打扮你。 ”說著, 將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 賈母和眾人笑的了不得。 劉姥姥笑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 今兒這樣體面起來。 ”眾人笑道:“你還不拔下來摔到他臉上呢, 把你打扮的成了個老妖精了。 ”劉姥姥笑道:“我雖老了, 年輕時也風流, 愛個花兒粉兒的, 今兒老風流才好。 ”

劉姥姥頭上戴花, 儼然一副老小孩的模樣, 為大家添送歡樂,

還不乏自嘲精神。 然而, 眾人的笑, 某種程度上, 歡樂之中似乎夾雜了些許嘲諷的味道。 我猜姥姥不會感覺不到嘲笑的意味, 當她聽到這些笑聲的時候, 回想起一進賈府的經歷, 內心是怎樣的感覺, 失落、自卑、無助……無論怎樣, 她依然扮演著“小丑”, 給大家帶來歡笑。 這裡的劉姥姥看似可悲的, 實則隱忍之中透著大智, 若非她擁有誠摯樸實的品格和樂於自嘲的生活哲學, 也不會這般堅忍樂觀的生活, 不會討得賈母的歡心, 博得賈府“千花一笑”。

劉姥姥這個“丑角”的“大智”, 在她的口才上也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劉姥姥吃鴿子蛋時的描寫:“劉姥姥拿起箸來, 只覺不聽使, 又道:‘這裡的雞兒也俊, 下的這蛋也小巧, 怪俊的, 我且得一個兒。 ’”似是貪吃老婦的一句俏皮話,殊不知當時的貧民百姓,是根本沒吃過,甚至沒見過鴿子蛋,劉姥姥深知它的稀罕,故當鴿子蛋掉在地上,姥姥說出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話:“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就沒了。”當眾人吃螃蟹的時候,她也計算著:“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乍聽起來有些市儈氣息,隨後的一句話卻意味深長:“這一頓銀子,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了。”偌大一個賈府,除了這位來自村野的老婦,又有誰品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味道!

時過境遷,或許園中人早已忘了這個小角色。但正是這位丑角,在賈家大廈傾倒之後,知恩圖報,彰顯出農民身上難能可貴的品質。當初賈府不以為意的滴水之恩,於危難之際卻得到了溫暖、純樸的回報和慰藉,甚至曾經對姥姥百般挖苦嘲諷的鳳姐,最終將自己的女兒託付與她,現在看來,竟格外地諷刺。劉姥姥不會不知道當初來自鳳姐的“鄙夷”,但她依然願意選擇寬容,選擇幫助。她的善良、樸實、慈悲,與賈府傾頹之際各懷鬼胎的親朋族黨、幕賓門客、豪奴健僕相比,實在令人敬佩。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當初劉姥姥在賈府對了一句行酒令“大火燒了毛毛蟲”,乍聽上去不過一句粗陋的老婦之言,或許曹雪芹也正是想通過劉姥姥這位在農家土生土長的局外人來暗示結局——賈府的那些“毛毛蟲”們,終躲不過一場“大火”的命運。賈家最終“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整個富麗輝煌的家族,整個興衰更迭,整個紅樓大夢,早已被這位“智者”老婦看透了。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似是貪吃老婦的一句俏皮話,殊不知當時的貧民百姓,是根本沒吃過,甚至沒見過鴿子蛋,劉姥姥深知它的稀罕,故當鴿子蛋掉在地上,姥姥說出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話:“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就沒了。”當眾人吃螃蟹的時候,她也計算著:“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乍聽起來有些市儈氣息,隨後的一句話卻意味深長:“這一頓銀子,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了。”偌大一個賈府,除了這位來自村野的老婦,又有誰品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味道!

時過境遷,或許園中人早已忘了這個小角色。但正是這位丑角,在賈家大廈傾倒之後,知恩圖報,彰顯出農民身上難能可貴的品質。當初賈府不以為意的滴水之恩,於危難之際卻得到了溫暖、純樸的回報和慰藉,甚至曾經對姥姥百般挖苦嘲諷的鳳姐,最終將自己的女兒託付與她,現在看來,竟格外地諷刺。劉姥姥不會不知道當初來自鳳姐的“鄙夷”,但她依然願意選擇寬容,選擇幫助。她的善良、樸實、慈悲,與賈府傾頹之際各懷鬼胎的親朋族黨、幕賓門客、豪奴健僕相比,實在令人敬佩。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當初劉姥姥在賈府對了一句行酒令“大火燒了毛毛蟲”,乍聽上去不過一句粗陋的老婦之言,或許曹雪芹也正是想通過劉姥姥這位在農家土生土長的局外人來暗示結局——賈府的那些“毛毛蟲”們,終躲不過一場“大火”的命運。賈家最終“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整個富麗輝煌的家族,整個興衰更迭,整個紅樓大夢,早已被這位“智者”老婦看透了。

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