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海紡織集團與東方國際“閃婚”催生服裝出口大鱷

■本報記者 矯 月

在上海市國資委決定對上海紡織集團。

有業內人士認為, 在上海國企中, 紡織集團是紡織服裝行業中的代表, 而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的國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體制和機制的制約, 短期有利於提升潛在國有資產盈利水準, 中長期有利於行業並購整合及轉型創新, 而紡織服裝行業屬於競爭性行業, 上海紡織集團未來必然受益于國企改革帶來的效率提升和估值水準提高。

不過, 紡織集團與東方國際聯合重組的消息傳出後,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在此前, 市場在對上海國企改革的解讀中曾猜測紡織集團會借助旗下上市公司整體上市。

但在兩家集團的重組消息傳出後, 集團整體上市戰略估計可能會有所變化。 ”

據瞭解, 東方國際旗下僅有一個上市平臺東方創業。 2011年3月份, 集團完成紡織、利泰(原針織)、家紡、商業、東松、物流六家子公司主業核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 並開始推進整體上市進程。

而紡織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雖然一直被業內視為整體上市預期股, 但該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卻不足30%。

從兩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涉及的主營業務來看, 東方國際旗下上市公司東方創業是一家集貨物貿易和現代物流為一體的, 產業經營與資本運作相結合的綜合型上市公司,

以服裝、紡織品出口為主業。

而紡織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龍頭股份則是以紡織品品牌經營和國際貿易為核心業務, 公司擁有在國內市場享有盛譽的“三槍”、“菊花”、“海螺”、“民光”、“鳳凰”等知名品牌。

同屬於紡織集團旗下的申達股份前身系1986年成立的上海申達紡織服裝(集團)公司, 是一個具有棉紡織、印染、服裝、線帶、業用紡織品、汽車裝飾、內外貿、房地產等多種經營領域的綜合型企業。

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兩家集團重組有強強疊加也有短板互補, 疊加的有進出口業務、品牌建設和不動產資源運作, 互補的有外貿和內貿(工業)、貿易和物流以及房產資源和金融資產。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