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買車?而把車卻賣給了全世界!

汽車誕生到現在, 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在我們的生活中, 汽車是一種交通工具, 也是一種高級玩具, 許多時候, 它還是一種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但是, 日本人對於汽車的認識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 買車的人是越來越少, 買豪車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大國, 日本社會到底在發生什麼?

日本汽車銷售量出現大幅下滑的最大原因, 是因為年輕人正在遠離汽車, 年輕人對於自行車的興趣要遠遠超過對於汽車的興趣。 一年一度的東京汽車展, 人頭濟濟的, 都是中老年男人, 很少看到年輕人的影子。

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買車?

並不是他們沒錢買車。 日本的汽車比中國要便宜30%左右。 像一輛豐田最高配置的卡羅拉 , 在日本只賣到2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 13萬人民幣在日本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一位百貨公司年輕售貨員一年不到的工資。

既然汽車這麼便宜, 年輕人為何不買?

大多數的答案是:買汽車是給自己的生活添麻煩。 像東京、大阪、京都這樣的大中城市, 公共交通十分發達, 坐上地鐵輕軌, 可以到達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 買了汽車, 不僅家裡需要一個停車場, 到單位裡上班, 還得自己付停車費, 汽車就是一個添亂的傢伙。

日本媒體做過一項市場調查, 發現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在參加工作之後, 第一想買的東西不是汽車, 而是一部智慧手機, 其次是筆記型電腦, 第三是自行車, 第四是小型音箱, 第五才是汽車, 而房子被排在了第八位。

上世紀70年代, 汽車是排在第一位。 那時, 年輕人買一輛汽車帶著女朋友到處兜風旅遊, 跟現在的中國是差不多。 但是, 日本社會現在沉澱了。

所以, 找老婆一定要找日本女人, 因為日本的丈母娘對於女婿, 第一不會要求有房子, 第二不會要求有汽車, 結婚成本很低。 (當然了, 這只是跟大家開個玩笑。 )

話說過來,既然日本的年輕人大多不買汽車,那麼,一年500萬輛汽車都賣給誰了呢?

其實,大部分都賣給了農村。也就是說,日本社會是城裡人不買車,鄉下人買車。

日本的農村由於公共交通不發達,加上土地私有制,不能實現中國式的新農村城鎮建設,因此,無論去超市,還是上班上學,私家車是萬萬離不開的。所以,即使在很偏僻的山區,日本人每一戶家庭,幾乎也都是人人有車,有的家庭有四五輛,外加一輛全家出遊走親戚的麵包車。

打個比方,賓士200,只開了2.5萬公里,只要150萬日元,這是啥概念?就是說,你只要掏8.5萬人民幣就可以把這輛賓士開回家。所以,當你的朋友開車賓士車到機場接你的時候,你千萬別激動,別以為遇到了土豪大款。

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富裕程度自然要超過中國,這是否就意味著日本滿大街跑的都是豪華車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日本街頭奔跑的豪華轎車,或許還沒中國沿海城市的多,大多是經濟省油的兩廂小車,人貨車兩用的MPV。停車場裡的車,50%以上是黃牌照的車。

在日本,黃牌照的車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是排氣量在660cc以下,屬於QQ型車,日本稱為“輕型車”。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和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公佈的2015年全國汽車銷售報告顯示,排名銷售量前10位的車型中,輕型車占了7位。其中賣的最好的是豐田汽車公司的混合動力小型車,省油率為全球領先,每一升汽油能跑37公里。由於是混合動力,時速在50公里以下的話,使用的是車載電力,不耗汽油,這也就意味著,在市區裡行使,基本上不花油錢。

這款汽車的標準售價為204萬日元,政府環保型車補貼33萬日元,個人實際支出為17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55萬)。

汽車協會公佈的數據稱,2015年上半年,普通轎車的銷售量為140萬輛,而輕型汽車的銷售量也達到84萬輛。調查還顯示,日本全國100戶家庭中平均擁有輕型汽車54輛。而佐賀縣、鳥取縣、長野縣的100戶家庭的輕型汽車擁有量,都達到了90%。

為什麼日本人現在買車,都傾向於買小型輕型車呢?

因為這種輕型車售價低、省油、使用靈巧、養路費便宜,一年才只有1萬日元(約600元人民幣),很適合上班族、老年人、家庭主婦使用。

另外,日本的輕型汽車,除了車身短一些之外,各種配置和車內裝修,幾乎和普通的轎車沒有多大的區別,換言之——並不寒磣。

日本社會還有一個怪現象——凡是開賓士車的,往往會是兩種人:一種是黑社會成員,另一種是暴發戶。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國會議員的座駕清一色都是黑色皇冠或雷克薩斯,看不到一輛外國名牌車。這背後除了議員們向社會表達愛國情懷之外,還有一種隱晦的東西,那就是順應社會潮流,怕露富遭人白眼。

這並不是說,外國車在日本沒有一點的市場,我們偶然的也會在街頭看到外國車,但是除了賓士之外,最多的是奧迪和大眾,都是進口車,基本上都是德國製造。美國的通用和福特 ,在日本是無法成為上賓。法拉利偶然可以看到,但是悍馬就很少見到了。

日本的大富豪,或有錢有勢的政治家,他們都開什麼車呢?

日本首富、優衣庫公司社長柳井正,他的坐車是豐田的雷克薩斯,售價800萬日元(約40萬元人民幣)。前總統鳩山由紀夫的座車是豐田的皇冠,售價480萬日元(約24萬元人民幣)。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則只有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估價只有250元人民幣。沒有人因為他們沒開超級豪華車而瞧他們不起,相反的,更能引起人們的尊敬。

所以,汽車在日本人眼裡,只是一個普通的交通工具,跟電冰箱洗衣機一樣,屬於 “家電”產品,而非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沒有人會在買車問題上相互攀比。自然,在大都市里生活,沒有車不會被人瞧不起,有車的反而會“嚇死寶寶”。

眼下,中國的車市剛剛興起,我們對汽車的本質認識還在初級階段,認為汽車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所以,加長加寬的車很有市場,尤其是這兩年SUV大興其道,認為開這樣的車有面兒,威武,油耗和是否好停車不在考慮之內。就像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不過我想,再過多少年,中國也會迎來這一個沉穩而理性的時代。

話說過來,既然日本的年輕人大多不買汽車,那麼,一年500萬輛汽車都賣給誰了呢?

其實,大部分都賣給了農村。也就是說,日本社會是城裡人不買車,鄉下人買車。

日本的農村由於公共交通不發達,加上土地私有制,不能實現中國式的新農村城鎮建設,因此,無論去超市,還是上班上學,私家車是萬萬離不開的。所以,即使在很偏僻的山區,日本人每一戶家庭,幾乎也都是人人有車,有的家庭有四五輛,外加一輛全家出遊走親戚的麵包車。

打個比方,賓士200,只開了2.5萬公里,只要150萬日元,這是啥概念?就是說,你只要掏8.5萬人民幣就可以把這輛賓士開回家。所以,當你的朋友開車賓士車到機場接你的時候,你千萬別激動,別以為遇到了土豪大款。

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國的5倍,富裕程度自然要超過中國,這是否就意味著日本滿大街跑的都是豪華車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日本街頭奔跑的豪華轎車,或許還沒中國沿海城市的多,大多是經濟省油的兩廂小車,人貨車兩用的MPV。停車場裡的車,50%以上是黃牌照的車。

在日本,黃牌照的車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是排氣量在660cc以下,屬於QQ型車,日本稱為“輕型車”。

日本汽車銷售協會和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公佈的2015年全國汽車銷售報告顯示,排名銷售量前10位的車型中,輕型車占了7位。其中賣的最好的是豐田汽車公司的混合動力小型車,省油率為全球領先,每一升汽油能跑37公里。由於是混合動力,時速在50公里以下的話,使用的是車載電力,不耗汽油,這也就意味著,在市區裡行使,基本上不花油錢。

這款汽車的標準售價為204萬日元,政府環保型車補貼33萬日元,個人實際支出為17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55萬)。

汽車協會公佈的數據稱,2015年上半年,普通轎車的銷售量為140萬輛,而輕型汽車的銷售量也達到84萬輛。調查還顯示,日本全國100戶家庭中平均擁有輕型汽車54輛。而佐賀縣、鳥取縣、長野縣的100戶家庭的輕型汽車擁有量,都達到了90%。

為什麼日本人現在買車,都傾向於買小型輕型車呢?

因為這種輕型車售價低、省油、使用靈巧、養路費便宜,一年才只有1萬日元(約600元人民幣),很適合上班族、老年人、家庭主婦使用。

另外,日本的輕型汽車,除了車身短一些之外,各種配置和車內裝修,幾乎和普通的轎車沒有多大的區別,換言之——並不寒磣。

日本社會還有一個怪現象——凡是開賓士車的,往往會是兩種人:一種是黑社會成員,另一種是暴發戶。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國會議員的座駕清一色都是黑色皇冠或雷克薩斯,看不到一輛外國名牌車。這背後除了議員們向社會表達愛國情懷之外,還有一種隱晦的東西,那就是順應社會潮流,怕露富遭人白眼。

這並不是說,外國車在日本沒有一點的市場,我們偶然的也會在街頭看到外國車,但是除了賓士之外,最多的是奧迪和大眾,都是進口車,基本上都是德國製造。美國的通用和福特 ,在日本是無法成為上賓。法拉利偶然可以看到,但是悍馬就很少見到了。

日本的大富豪,或有錢有勢的政治家,他們都開什麼車呢?

日本首富、優衣庫公司社長柳井正,他的坐車是豐田的雷克薩斯,售價800萬日元(約40萬元人民幣)。前總統鳩山由紀夫的座車是豐田的皇冠,售價480萬日元(約24萬元人民幣)。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則只有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估價只有250元人民幣。沒有人因為他們沒開超級豪華車而瞧他們不起,相反的,更能引起人們的尊敬。

所以,汽車在日本人眼裡,只是一個普通的交通工具,跟電冰箱洗衣機一樣,屬於 “家電”產品,而非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沒有人會在買車問題上相互攀比。自然,在大都市里生活,沒有車不會被人瞧不起,有車的反而會“嚇死寶寶”。

眼下,中國的車市剛剛興起,我們對汽車的本質認識還在初級階段,認為汽車是一種地位的象徵。所以,加長加寬的車很有市場,尤其是這兩年SUV大興其道,認為開這樣的車有面兒,威武,油耗和是否好停車不在考慮之內。就像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不過我想,再過多少年,中國也會迎來這一個沉穩而理性的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