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資訊化才能讓地名普查成果得到更好利用

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的目的之一就是將豐厚的地名普查成果轉化為傳統的地名圖、地名錄、地名詞典和地名志變為“立體”(古今), 內容逐步由“專一”變為“綜合”。 就是說, 一個理想的地名資料庫, 應以地名基本要素為主線, 縱向(時間)貫通、橫向(空間)串聯如同“家譜”, 兼備歷史的厚重與現實的廣博。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 能夠面向社會的方方面面, 發揮盡可能廣泛和巨大作用的地名資料庫, 應當是‘家譜’式的。 ”商偉凡說, 因為這種形式的地名資料庫, 縱向記述地名的古今專業經歷是完善的, 橫向展現地名的現實社會環境是圓滿的,

所呈現的地名形象是立體的、客觀的、完整的。 同時, 地名資訊的表現方式, 也由以往的文字、表格、地圖擴展到照片、錄音、影像等。 可以說, 關係地名來歷、應用的一切資訊都在收集之列。

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留下來的圖、文、表、卡為“二普”提供了重要依據, 但因經濟、技術條件所限, 未能留下音、像等多媒體資訊, 個別地區留有一些黑白照片已屬難得。 現如今, 這種狀況已大為改觀, 並成為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的一大特色。

在我省錦州、朝陽等地, 記者看到地名照片被列為地名普查的規定內容, 每個地名至少配屬一張相關照片, 成為地名的最直接歷史見證, 而將一地的今昔照片並存更具對比意義。

“地名一旦消失,

這些絕版照片就成為追尋歷史原貌的憑證, 因此要對納入地名資料庫的照片品質把好關。 ”商偉凡說, 一些地方攝製的地名照片數量不少, 但缺少直接闡釋地名來歷、含義的最可寶貴的圖像, 例如北京王府井的“井”、五棵松的“松”、八王墳的“墳”;又如“瀋陽”, 自應拍攝市中心區、市人民政府等標誌性景觀, 但千萬不能忘記瀋陽之根源——“沈”水;對“張”家莊、“李”家店, 採集現存該姓氏代表人物圖像並不為過。

另外, “家譜”式的地名資料庫一經建立, 應及時更新與完善, 甚至將之定為日常工作, 唯有如此, 才能使地名資料庫更加完善, 更具歷史厚重感。 隨著相關資訊的不斷發現、不斷補充, 每個地名都如同一本“小百科全書”, 地名資料庫也實際成為地名歷史文化資訊庫。

“介紹一個地名, 除解讀其來世今生的專業資訊外, 還可擴展到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各方面資訊, 諸如吃、住、用、玩、購等, 這樣的地名資料庫實用價值更高。 當然, 這一目標的實現, 需要幾代地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商偉凡說。

地名志如何體現當地特有的地名文化成為共性問題

“江橋”抗戰、“盧溝橋”事變、“遵義”會議、闖“關東”、“劉老莊”連等, 地名與事物融為一體、相映生輝

圖、錄、典、志的編纂齊頭並進之際, 被聘為國家地名志編委會學術顧問的商偉凡認為:在地名普查的各項碩果中, 地名資料庫以其應用之“廣”、地名志以其鑽研之“深”並立前列, 堪稱日後長遠地名工作的“左膀右臂”。 然而, 以往的地名志未曾在國家層面編纂,

地方多自行採用“典、志合一”甚至“圖錄典志合一”的方式出書。 如今地名詞典、地名志各行其道, 彼此內容不能混淆, 果斷弄清兩者區別已成當務之急。

在商偉凡看來, 地名詞典屬於知識普及型工具書, 內容體現其“廣”, 包羅萬象且點到為止, 是對點、線、面狀地域的綜合概括, 讓讀者對此地“知其然”;地名志屬於專業領域的學術專著, 總體框架參照地方誌的一般體例, 內容體現其“專”, 主體為地名的基本要素及所承載的歷史文化, 讓讀者對此地某些方面“知其所以然”。 儘管地名志對名稱由來不展開討論, 但規定的“引經據典”“諸說並存”已在幫助讀者分析、鑒別。

商偉凡認為應當講清楚的是:如果某地是地名詞典、地名志同時編纂,

那就必須在內容上將兩者區分開, 不能搞成“兩個名目、一套內容”;如果當地決定只編一部地名志, 也可以沿用過去“典、志合一”的做法, 也可以有所創新。 在地方典、志的編纂體例上, 江蘇《常州地名歷史文化大辭典》做了積極的嘗試——每個地名詞條包括三部分:其一為傳統辭書釋文;其二為典籍原文羅列;其三為相關故事、傳說及文化現象記述。

在現今開展包括地名志在內的各項地名工作中, 如何體現當地特有的地名文化, 成為各地都在探索—實踐—再探索的共性問題。 在商偉凡看來, 所謂“地名文化”分為內、外兩部分:內層是地名本身具有的文化現象, 包括地名的基本要素, 特別是負責發聲的語言要素、負責書寫的文字要素以及古今命名、更名的理念與方法等;外層是由地名闡釋、代表、承載的社會現象, 其標誌就是地名已與某種事物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基於這種“地名文化”觀,商偉凡倡議新一代地名志增加地名的社會應用內容,重點體現歷史形成、社會公認、世代相傳的地名與各種事物融為一體、相映生輝的文化現象。此類非冠以地名不可的事物,分佈在社會各個領域,例如:“江橋”抗戰、“盧溝橋”事變、“遵義”會議、闖“關東”、“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遼寧”艦、“大連”服裝節等。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其標誌就是地名已與某種事物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基於這種“地名文化”觀,商偉凡倡議新一代地名志增加地名的社會應用內容,重點體現歷史形成、社會公認、世代相傳的地名與各種事物融為一體、相映生輝的文化現象。此類非冠以地名不可的事物,分佈在社會各個領域,例如:“江橋”抗戰、“盧溝橋”事變、“遵義”會議、闖“關東”、“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遼寧”艦、“大連”服裝節等。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