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常態 · 節點(上)

常態 · 節點

文/《中國皮革》記者 姜 楠

“現在做皮, 就和買股票一樣!”有人這樣評價2017年上半年的皮革行業。 “低迷了這麼長時間, 按照以往的經驗,

市場也該復蘇了, 但究竟什麼時候回暖、回暖到什麼程度卻沒有人能說清楚。 大家現在都是抱著謹慎投資的心態來經營企業。 ”這麼說來, 皮革行業的確與近幾年的股市形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都說投資是一趟修心的偉大旅程。 每年都有一批批朝聖者前往奧馬哈聆聽智者的佈道, 巴菲特說過, “當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 市場調控是長期存在的, 由於悲觀情緒跌破內在價值的資產最終將被市場糾正, 在2008年經歷了“腰斬”式下跌的美國牛原皮價格, 在隨後的兩年時間中逐漸恢復到了正常水準。 然而, 對於大多數的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來說, 現實中經常是“當別人恐懼的時候我更恐懼,

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更貪婪”, 流行的言論往往是隨波逐流的情緒放大器。 一個獨處時冷靜理智的個體, 在融入群體之後往往會迷失自我, 成為烏合之眾的一員。 在2017年2月, 各大企業剛剛從農曆新年假期中復工, “2017年中國皮革行業將走上復蘇回暖的道路, 這從年後訂單的數量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然而, 僅僅幾個月後, 行業又重新被悲觀的氣氛所籠罩, “上半年訂單情況還不如往年, 環保壓力越來越大, 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

隨著時間的推移, 2017年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 然而行業中流行的觀點對市場、企業、環保、園區仍普遍悲觀。 那麼在一片悲觀之中, 有沒有忽視一些積極因素?有沒有因為恐慌導致跌破內在價值的資產?拿著顯微鏡容易將短期利好或利空因素放大,

拿著望遠鏡才可能作出更全面客觀的判斷。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我們不得不依賴過往的經驗在市場常態中探尋著一個又一個的關鍵節點, 在艱難地前行中發展。

“L”型市場成為常態

“經過2008-2015年快速下滑, 2016-2018年中國經濟將步入增速換擋的波動築底期。 2016年初至2017年Q1經濟小週期回升, GDP增速也只是從6.7%回升到6.9%, 未來經濟二次探底, 但可能幅度不深、斜率不陡。 ”這是國內的經濟專家根據2017 年上半年我國經濟走勢對下半年的經濟環境做出的預判。 如果用通俗的語句將上面這些專業術語表達出來就是:“2017年宏觀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 2017年上半年我國規上制革企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788.72億元,

同比下降1.47% ;實現利潤總額48.87億元, 同比下降1.35% ;累積輕革產量3.32億m2, 同比增長3.05%。 雖然行業一直對統計局發佈的資料存疑, 但2017年上半年行業產值、利潤雙下滑卻得到了很多企業的印證。

“按照以往的慣例, 一般每年‘五一’小長假之後就會進入生產淡季。 但今年的市場淡季明顯提前了, 在4月初的時候訂單就已經出現了下滑的態勢, 和去年同期相比, 訂單量減少了30%以上。 ”辛集東貞皮業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用來製作沙發革的藍濕革, 總經理李貞學告訴記者, 受到終端零售市場不景氣和環保政策緊縮等原因的影響, 國內有不少的沙發革、傢俱革生產企業都減產甚至關停, 這直接影響了沙發革的銷量。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短時間內行業出現回暖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畢竟大的經濟環境也不是很好。 ”

和李總的情況類似, 位於山東青島的永昌因特皮革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在中國經營多年的韓資制革企業, 在2017 年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由於中國皮革行業的產能過剩, ”其副總經理姜尚日認為, “我們的產品線覆蓋了制鞋、箱包和汽車坐墊, 但所有這些品種的產品2017年上半年的訂單量明顯不足, 下游的製成品企業為了低價市場競爭不斷壓低採購成本, 進一步壓縮了我們的利潤空間。 ”對於未來的市場形勢, 電話那邊的他苦笑了一下, “原本根據我們的預期在2017 年下半年市場就會開始回升, 但根據現在的市場環境, 可能未來2~3 年都不會出現明顯的起色。”

其實,這樣的市場情況從我國2017年上半年牛原料皮的進口情況也能看出來,2017年1-6月,我國稅則號為4101的生牛皮進口量一直下滑,平均月下滑幅度超過4%,在這樣的累積效應下,6月的進口量68086.56t 比1月的85 339.92t 下滑20.22%。如果以進口生牛皮平均45天的訂貨、運輸、報關週期來計算,可以發現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大多企業出於對市場預期的不明朗,開始有意識地削減生皮的進口量,如下圖。

單位:kg

因此,無論是從宏觀經濟走勢、行業市場動態還是企業實際運營情況來看,2017年並未出現預料中的復蘇,並且這種情況還將延續下去。

來自東南亞同行的衝擊

儘管大家一直對製造業撤離中國市場諱莫如深,但是中國製造業加速向東南亞和印度遷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進出口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歐盟從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尼進口增幅在29.6%~53.4%; 美國從越南、印尼、孟加拉、柬埔寨進口增幅在18%~29%; 日本從越南、印尼、泰國進口增幅在23%~49%。

皮革行業也未能在這場產業轉移大潮中倖免。雖然受到產業鏈條完善程度的影響,目前東南亞各國的皮革行業尚不具備與中國本土制革行業競爭的實力,但採購訂單的轉移,大家已經可以真切感受到了。

“價格優勢,還是價格優勢!”湖南立德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重道認為,之所以印度、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近幾年分流了不少中國皮革訂單,歸根到底還是價格問題。“無論人工成本、原皮採購成本還是環保成本,這些國家都比我們有太大的優勢。在現在世界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國際採購商在採購的時候也會由之前的品質導向轉為價格導向。”劉總告訴記者,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就有一些外貿訂單流失到印度。“這也沒有辦法,我們不想和他們打價格戰,還是先把自己產品的品質做好,這才是企業發展最為根本的。”

對於原東莞福聚皮革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甯來說,2017年的日子似乎並不是那麼艱難。“不過與一些產品風格、檔次類似的印度同行相比,他們的情況還是明顯要好過我們。”孫總告訴記者,現在不但許多東南亞地區的原生企業在與中國本土的企業爭搶訂單,越來越多的台資企業也開始放棄在中國大陸地區繼續擴張的計畫,轉向勞動力成本、投資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地區。“對於整個中國皮革行業而言,常規品種的產能肯定還是過剩的,而現在周邊國家利用勞動力和投資紅利不斷吸收訂單,我們必須通過行業整合淘汰掉一部分產能,這樣剩下的企業才能繼續發展。”

環保重壓下的產業集散地

河北省34.85%, 浙江省18.1%, 河南省10.1%,廣東省9.89%,江蘇省5.63%。這是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7年1-6月中國輕革產量占比排名前5的省份。作為我國制革行業重要的產業集散地,這5個省份的皮革產量約占到全國產量的80%,如下圖。然而,在這場席捲全國的環保風暴中,沒有哪個區域的企業和園區能夠倖免。

河北辛集制革區位于辛集東部的錨營地區,最近幾年受到京津冀地區環保治理的影響,園區中企業的生產一直不是很順暢。“為了配合國家的環保要求,園區在2014年進行了一次大的停產整頓。所有企業針對污水、污泥的處理技術、工藝都進行了重新設計。雖然企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辛集制革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高尚在這裡工作了近20 年,對每一家企業的情況都瞭若指掌。“隨著整改、驗收的完成,園區中的企業陸續復工生產。並且受到河北地區其他制革產業集散地嚴查環保的影響,不少訂單開始流向我們這裡,本來2017年上半年我們企業的情況應該還是不錯的。”說到這裡,高書記顯露出一些無奈,“但在2017年5月,園區中的一家企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導致整個園區再次被要求停產整頓,直到現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企業能夠正常生產。”

除了辛集的企業,同樣位於河北的無極地區、留史地區的企業也正受困于日益嚴苛的環保政策。放眼全國,2016 年年底環保部中央督查組進駐廣東、2017年年初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福建,並且根據環保部披露的資訊,2017 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已經將浙江列為了下一個進駐目標。

“不要說位於東南沿海地區的那些傳統皮革生產大省,就連我們這裡現在的環保形勢也是嚴格的不得了。”湖南立德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重道告訴記者,在建廠初期,他們就對企業的環保設施進行了系統的設計建設,“因此我們企業這麼多年來,環保上一直沒有出現漏洞。”不過,隨著環保風暴愈刮愈烈,劉總也感受到了壓力,“2017 年上半年,我們一共接受了5輪不同級別的環保督查,並沒有被發現什麼問題,但地方政府把各種排放標準和介面標準提高了不少,雖然我們現在還能夠達到,但處理費用已經非常高了。”

2017年4月26日,作為廣東省制革,特別是制革水場工序集中區的江門市下發了《關於2017年江門市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的通知》,對轄區內環境問題進行掛牌督辦。“從2016 年11 月開始,我們已經開始對全部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生產設備進行改進,現在整改已經接近尾聲,預計到2017 年8 月就可以通過審查開工生產了。”江門合利皮革有限公司是走在整改佇列最前面的一批,為了企業能夠符合新的排放標準,王根保總經理走訪了國內主要的汙水處理機構,“不論在哪裡,制革企業早晚要走上規範發展的道路,這是在任何一個產業集散地都不會改變的趨勢。因此,只要是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能夠明確治理目標,作為想長遠發展的企業還是舉雙手贊成。”

《中國皮革》手機版

可能未來2~3 年都不會出現明顯的起色。”

其實,這樣的市場情況從我國2017年上半年牛原料皮的進口情況也能看出來,2017年1-6月,我國稅則號為4101的生牛皮進口量一直下滑,平均月下滑幅度超過4%,在這樣的累積效應下,6月的進口量68086.56t 比1月的85 339.92t 下滑20.22%。如果以進口生牛皮平均45天的訂貨、運輸、報關週期來計算,可以發現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大多企業出於對市場預期的不明朗,開始有意識地削減生皮的進口量,如下圖。

單位:kg

因此,無論是從宏觀經濟走勢、行業市場動態還是企業實際運營情況來看,2017年並未出現預料中的復蘇,並且這種情況還將延續下去。

來自東南亞同行的衝擊

儘管大家一直對製造業撤離中國市場諱莫如深,但是中國製造業加速向東南亞和印度遷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在中國進出口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歐盟從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越南和印尼進口增幅在29.6%~53.4%; 美國從越南、印尼、孟加拉、柬埔寨進口增幅在18%~29%; 日本從越南、印尼、泰國進口增幅在23%~49%。

皮革行業也未能在這場產業轉移大潮中倖免。雖然受到產業鏈條完善程度的影響,目前東南亞各國的皮革行業尚不具備與中國本土制革行業競爭的實力,但採購訂單的轉移,大家已經可以真切感受到了。

“價格優勢,還是價格優勢!”湖南立德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重道認為,之所以印度、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近幾年分流了不少中國皮革訂單,歸根到底還是價格問題。“無論人工成本、原皮採購成本還是環保成本,這些國家都比我們有太大的優勢。在現在世界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國際採購商在採購的時候也會由之前的品質導向轉為價格導向。”劉總告訴記者,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就有一些外貿訂單流失到印度。“這也沒有辦法,我們不想和他們打價格戰,還是先把自己產品的品質做好,這才是企業發展最為根本的。”

對於原東莞福聚皮革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甯來說,2017年的日子似乎並不是那麼艱難。“不過與一些產品風格、檔次類似的印度同行相比,他們的情況還是明顯要好過我們。”孫總告訴記者,現在不但許多東南亞地區的原生企業在與中國本土的企業爭搶訂單,越來越多的台資企業也開始放棄在中國大陸地區繼續擴張的計畫,轉向勞動力成本、投資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地區。“對於整個中國皮革行業而言,常規品種的產能肯定還是過剩的,而現在周邊國家利用勞動力和投資紅利不斷吸收訂單,我們必須通過行業整合淘汰掉一部分產能,這樣剩下的企業才能繼續發展。”

環保重壓下的產業集散地

河北省34.85%, 浙江省18.1%, 河南省10.1%,廣東省9.89%,江蘇省5.63%。這是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7年1-6月中國輕革產量占比排名前5的省份。作為我國制革行業重要的產業集散地,這5個省份的皮革產量約占到全國產量的80%,如下圖。然而,在這場席捲全國的環保風暴中,沒有哪個區域的企業和園區能夠倖免。

河北辛集制革區位于辛集東部的錨營地區,最近幾年受到京津冀地區環保治理的影響,園區中企業的生產一直不是很順暢。“為了配合國家的環保要求,園區在2014年進行了一次大的停產整頓。所有企業針對污水、污泥的處理技術、工藝都進行了重新設計。雖然企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辛集制革區管委會黨委書記高尚在這裡工作了近20 年,對每一家企業的情況都瞭若指掌。“隨著整改、驗收的完成,園區中的企業陸續復工生產。並且受到河北地區其他制革產業集散地嚴查環保的影響,不少訂單開始流向我們這裡,本來2017年上半年我們企業的情況應該還是不錯的。”說到這裡,高書記顯露出一些無奈,“但在2017年5月,園區中的一家企業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導致整個園區再次被要求停產整頓,直到現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企業能夠正常生產。”

除了辛集的企業,同樣位於河北的無極地區、留史地區的企業也正受困于日益嚴苛的環保政策。放眼全國,2016 年年底環保部中央督查組進駐廣東、2017年年初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福建,並且根據環保部披露的資訊,2017 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已經將浙江列為了下一個進駐目標。

“不要說位於東南沿海地區的那些傳統皮革生產大省,就連我們這裡現在的環保形勢也是嚴格的不得了。”湖南立德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重道告訴記者,在建廠初期,他們就對企業的環保設施進行了系統的設計建設,“因此我們企業這麼多年來,環保上一直沒有出現漏洞。”不過,隨著環保風暴愈刮愈烈,劉總也感受到了壓力,“2017 年上半年,我們一共接受了5輪不同級別的環保督查,並沒有被發現什麼問題,但地方政府把各種排放標準和介面標準提高了不少,雖然我們現在還能夠達到,但處理費用已經非常高了。”

2017年4月26日,作為廣東省制革,特別是制革水場工序集中區的江門市下發了《關於2017年江門市掛牌督辦重點環境問題的通知》,對轄區內環境問題進行掛牌督辦。“從2016 年11 月開始,我們已經開始對全部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生產設備進行改進,現在整改已經接近尾聲,預計到2017 年8 月就可以通過審查開工生產了。”江門合利皮革有限公司是走在整改佇列最前面的一批,為了企業能夠符合新的排放標準,王根保總經理走訪了國內主要的汙水處理機構,“不論在哪裡,制革企業早晚要走上規範發展的道路,這是在任何一個產業集散地都不會改變的趨勢。因此,只要是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能夠明確治理目標,作為想長遠發展的企業還是舉雙手贊成。”

《中國皮革》手機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