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功狗功人論:蕭何和曹參的友誼小船是翻了,但兩人仍英雄相惜

蕭何與曹參沒有起義時都是沛縣的小吏, 關係非常好。 兩人跟著劉邦起義後, 一個為相, 一個為將。 蕭何鎮守關中, 為劉邦爭霸軍隊的總後勤部長, 負責人力、物資等調配, 完成得非常好。 劉邦幾次被項羽打得大敗, 都幸得蕭何及時從關中徵發大量兵員補充, 才能與項羽于京、索之間往復爭奪。 曹參則是一員猛將, 特別是跟著大將軍韓信後, 平趙國、燕國、齊國, 戰功卓著。 按說一文一武, 應該沒什麼衝突, 但兩人起義後友誼的小船卻因功勞之爭就翻了, 而且到死也沒正過來。

蕭何與劉邦

大漢初立, 劉邦當然要論功行賞。 他認為蕭何功勞最大, 所以給蕭何的食邑最多。 但在關東死戰的戰將都覺得不服氣:他們出生入死, 攻城掠地, 多的作戰百餘次, 少的也有幾十次;而蕭何在關中只不過寫寫文書, 動動嘴皮子, 發發議論, 就得了最多的封賞, 誰能服氣呢? 這時劉邦拋出了著名的“功狗功人論”:打獵時,

獵殺野獸野兔的活兒, 是獵狗幹的;發現獵物蹤跡、指揮獵狗追蹤獵殺, 那是獵人幹的活兒;諸將的功勞呢, 相當於獵狗;蕭何的功勞呢, 相當於獵人。 “功狗功人論”一出, 話糙理不糙, 諸將也沒話說。 但更關鍵的是劉邦的最後一句話:你們都是一個人, 或頂多兩三個人, 跟著我一起南征北戰;但蕭何卻舉宗族幾十號人跟我反秦抗楚, 這樣的功勞我能忘嗎?結果諸將都不敢再多說什麼。 這次爭功, 曹參有沒有參與不好說, 但他為諸將之首, 諸將的意見應該也代表了他內心的想法。 而接下來的排列位次, 則直接將蕭何與曹參推到了矛盾的最前沿。

位次無關實際利害, 但卻有關地位和榮譽。

群臣毫無例外, 都認為平陽侯曹參身經百戰, 受傷七十多處, 攻城掠地最多, 應該排第一。 劉邦心中還是想讓蕭何排第一, 但他行賞時已經駁了群臣一次, 封賞蕭何最多, 這次想不出什麼理由再反駁大家。 劉邦正撓頭時, 關內侯鄂君進也不知是猜透了他的心思, 還是直腸子一個, 反正站出來說了一番讓他心花怒放的話。 鄂君進上來先和群臣杠上:你們都不對, 接著分析到:曹參攻城野戰, 戰功卓著, 但那都是一時一地的事兒;哪像蕭何, 楚漢爭霸五年, 漢軍常被打得四散奔逃, 全靠人家在關中源源不斷地補兵補糧, 而且不用劉邦命令, 都是蕭何主動安排的, 這是萬世之功啊;怎麼能把一時之功放到萬世之功前頭呢?鄂君進的話出自肺腑、發自至誠,
令人無法反駁, 最後他明確指出:曹參功勞很大, 但多一個少一個, 對漢統一天下沒什麼大影響, 不是不可或缺的;但少了蕭何行嗎?蕭何應該第一, 曹參次之。 劉邦當即同意鄂君進的建議。

蕭何月下追韓信

這次功賞與位次之爭應該在蕭、曹二人關係上蒙上了厚厚一層陰影。

此後蕭何長處關中, 而曹參遠赴齊國為相, 兩人的交集可謂少之又少。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 呂後用蕭何計, 殺韓信于長樂宮鐘室。 劉邦正在燕趙平息陳豨之亂, 知道後又喜又歎, 隨後讓蕭何做了丞相, 並配了五百個衛兵給他。 這猛一看挺好的嘛!蕭何還以為是劉邦獎賞他獻計誅淮陰侯之功呢。 後來原秦國的東陵侯召平警告他:這是劉邦對你不放心啊, 你還高興呢, 他回來可能就要收拾你。 蕭何大夢初醒, 隨後聽從召平建議, 用私財犒勞劉邦的大軍。 這才躲過了一劫。

漢惠帝二年(前193年),蕭何去世。臨死之前,惠帝前來慰問,主要還是想要問問他誰能接替丞相之位。其實兩人都對人選心知肚明,所以蕭何說:“知臣莫若主。”惠帝問:“曹參何如?”蕭何頓首:“帝得之矣。”這時的曹參在什麼地方呢?千里之外的齊國。但他一聽說蕭何去世,馬上吩咐他的門客收拾行裝,準備赴關中當丞相。蕭、曹二人可謂面交惡而神相惜啊,不禁讓人想起晚清的曾國藩與左宗棠。

曹參為相,一秉蕭何法度無所變更,拔擢老實木訥,罷退汲汲聲名。他自己則整天喝得醉醺醺的,不幹事也不理那些有事來找他的人。惠帝為此很不高興,以為曹參輕視他。曹參後來當面向他解釋到:你不如先帝聖武,我不如蕭何賢能;那麼他們二人定的法令明確完備,咱們兩人嚴格遵守而不出現失誤,不是挺好的嗎!惠帝謹“善”。

曹參對蕭何的評價,蕭何應該也是可以料到的吧。這或許就叫面諛不如後譽。這才是真正的友誼啊。

漢惠帝二年(前193年),蕭何去世。臨死之前,惠帝前來慰問,主要還是想要問問他誰能接替丞相之位。其實兩人都對人選心知肚明,所以蕭何說:“知臣莫若主。”惠帝問:“曹參何如?”蕭何頓首:“帝得之矣。”這時的曹參在什麼地方呢?千里之外的齊國。但他一聽說蕭何去世,馬上吩咐他的門客收拾行裝,準備赴關中當丞相。蕭、曹二人可謂面交惡而神相惜啊,不禁讓人想起晚清的曾國藩與左宗棠。

曹參為相,一秉蕭何法度無所變更,拔擢老實木訥,罷退汲汲聲名。他自己則整天喝得醉醺醺的,不幹事也不理那些有事來找他的人。惠帝為此很不高興,以為曹參輕視他。曹參後來當面向他解釋到:你不如先帝聖武,我不如蕭何賢能;那麼他們二人定的法令明確完備,咱們兩人嚴格遵守而不出現失誤,不是挺好的嗎!惠帝謹“善”。

曹參對蕭何的評價,蕭何應該也是可以料到的吧。這或許就叫面諛不如後譽。這才是真正的友誼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