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同樣是戰爭片為什麼不如《戰狼2》火?

最近, 《敦克爾克》這部電影火了, 只是作為國際大導演諾蘭的新電影, 它並沒有收穫相應的好評和口碑, 凡是提到這部電影的地方都存在兩種觀點——肯定和抵制。 “肯定”就不用說了, 憑藉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名頭和爭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實力, 相信有不少人為這部電影點贊。 至於“抵制”, 大多是因為敦克爾克大撤退的指揮官亞歷山大曾經拋棄過中國遠征軍亦或者為“逃亡”這種行為不齒。

接下來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敦克爾克》的歷史背景, 敦克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英法聯軍的撤退行動。 1940年5月25日, 英法聯軍的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猛烈攻勢下迅速土崩瓦解, 故此英軍選擇了敦克爾克這個港口小城進行了這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 共有三十三萬五千人成功撤退。

作為觀眾, 我們可以為亞歷山大拋棄中國遠征軍所不齒, 但這與敦克爾克大撤退無關更與電影《敦克爾克》無關。 這是一部關於“逃亡”的電影, 或許有人認為這種失敗的戰爭, 懦弱的逃亡有什麼值得拍成電影的地方?但如果沒有這次所謂的逃亡, 保存了有生力量, 二戰的格局或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正如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 此戰是上帝讓英國人給德國人搭建的一座通往死亡道路的橋。 回歸電影本身, 電影本來就不是只能歌頌勝利, 懷念英雄, 還要銘記每一個為勝利付出過力量乃至生命的人, 而這部《敦克爾克》作為一部戰爭片更是完整的演繹了真實。

弱化了敘事, 模糊了角色的《敦克爾克》也因此備受爭議。

再來說說同樣是戰爭片的《戰狼2》, 吳京的《戰狼2》今年可是著實火了一把, 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票房就突破了50億大關, 連星爺的《美人魚》都望塵莫及, 中國終於有了一部堪比好萊塢超級英雄大片的電影。

沒錯, 《戰狼2》塑造的就是中國英雄, 也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

觀眾總是喜歡英雄, 喜歡激烈的戰鬥場面, 而這些《敦克爾克》都沒有。 諾蘭似乎刻意營造了一種窒息感, 緊張又不失節奏的配樂, 士兵們的垂死掙扎, 時空交錯的敘事結構, 無一不是只顯示了戰爭的殘酷,而沒有抗爭的激烈,讓一眾觀眾懷著火熱的心而來,如墜冰窖而去。因為敦克爾克大撤退原本就不是兩軍交戰,而是撤退,自然儘量不能出現傷亡了。

為了逃生,士兵們可以背棄信念,不惜一切代價的逃生,甚至犧牲友軍的生命。《敦克爾克》裡沒有英雄,人類的求生欲望讓他們不願意面對死亡,讓他們變得懦弱,這才是極端條件下真正的人性體現。當本該成為英雄的士兵淪為了普通人,那麼普通人呢?即使老船長面對生命威脅也不願放棄一個救人的機會,他們才是這部電影的英雄。

幾十萬人的大撤離,要是都像《戰狼2》中的冷鋒一樣,在槍林彈雨中橫衝直撞,那當然是嗨爆全場了。但諾蘭不會這樣,只會把歷史真實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的眼前,這就是《敦克爾克》與《戰狼2》的最大區別,即使沒有票房的支持,也不影響這部電影成為戰爭片的經典。

無一不是只顯示了戰爭的殘酷,而沒有抗爭的激烈,讓一眾觀眾懷著火熱的心而來,如墜冰窖而去。因為敦克爾克大撤退原本就不是兩軍交戰,而是撤退,自然儘量不能出現傷亡了。

為了逃生,士兵們可以背棄信念,不惜一切代價的逃生,甚至犧牲友軍的生命。《敦克爾克》裡沒有英雄,人類的求生欲望讓他們不願意面對死亡,讓他們變得懦弱,這才是極端條件下真正的人性體現。當本該成為英雄的士兵淪為了普通人,那麼普通人呢?即使老船長面對生命威脅也不願放棄一個救人的機會,他們才是這部電影的英雄。

幾十萬人的大撤離,要是都像《戰狼2》中的冷鋒一樣,在槍林彈雨中橫衝直撞,那當然是嗨爆全場了。但諾蘭不會這樣,只會把歷史真實的一面展現在觀眾的眼前,這就是《敦克爾克》與《戰狼2》的最大區別,即使沒有票房的支持,也不影響這部電影成為戰爭片的經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