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白露|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手藝網”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7日5點40分, 迎來白露節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仲秋時節的開始。

天氣轉涼, 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 , 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 看上去晶瑩剔透、潔白無瑕, 煞是惹人喜愛, 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秋分夜, 一夜涼一夜。 "白露時節, 農作物即將成熟, “秋老虎”也將逝去, 大部分地區天高氣爽、雲淡風輕。

白露來了, 秋天真的不遠了~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丨鴻雁準備南飛避寒

二候玄鳥歸丨燕子是北方之鳥, 秋分往北飛, 是為歸

三候群鳥養羞丨百鳥開始儲備食物以過冬

白露習俗

飲白露茶

我國一些地區有飲白露茶的習俗。 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經泡,且不乾澀或味苦,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釀白露酒

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采十樣白

浙江溫州的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白露時節,龍眼個大核小口感好。當地人認為在白露這天吃龍眼有滋補身體的效果。老話講,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延續了這一傳統習俗。

祭禹王

白露時節還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

白露詩詞

白露是秋天天氣轉涼的象徵,自古文人多悲秋,詩中的白露或晶瑩,或圓潤,或溫暖,或寒冷,或思鄉,千種風情,萬種情思。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

唐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衰荷》

唐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秋露》

唐 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長按識別二維碼

發現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方式生活

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經泡,且不乾澀或味苦,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釀白露酒

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采十樣白

浙江溫州的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白露時節,龍眼個大核小口感好。當地人認為在白露這天吃龍眼有滋補身體的效果。老話講,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延續了這一傳統習俗。

祭禹王

白露時節還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裡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

白露詩詞

白露是秋天天氣轉涼的象徵,自古文人多悲秋,詩中的白露或晶瑩,或圓潤,或溫暖,或寒冷,或思鄉,千種風情,萬種情思。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南湖晚秋》

唐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衰荷》

唐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秋露》

唐 雍陶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

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

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長按識別二維碼

發現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方式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