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說說二十四節氣之白露

“白露, 八月節。 秋屬金, 金色白, 陰氣漸重, 露凝而白也”——來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於每年西曆的9月7日~9日之間, 此時太陽位於黃經165度。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 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 進入“白露”之後, 天氣漸轉涼, 在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並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 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 而古人以四時配五行, 因秋屬金, 金色白, 故以白形容秋露, 名白露。 此時的天氣, 就如《禮記》中所雲:“涼風至, 白露降, 寒蟬鳴。 ”白露時節, 有著獨特的寓意習俗, 祭禹王, 吃龍眼, 採集“十樣白”, 白露清茶白露米酒。

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 由於天氣逐漸轉涼, 白晝陽光尚熱, 然太陽一歸山, 氣溫便很快下降, 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 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 呈白色, 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 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 煞是惹人喜愛, 因而得“白露”美名。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這說明白露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 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

鴻雁來:鴻大雁小, 自北而來南也, 不謂南鄉, 非其居耳。 詳見雨水節下。

玄鳥歸:玄鳥解見春分, 此時自南而往北也, 燕乃北方之鳥, 故曰歸。

群鳥養羞:三人以上為眾, 三獸以上為群, 群者, 眾也, 《禮記》注曰:“羞者, 所美之食。 ”養羞者, 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二十四節氣的氣候中, 白露有著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日照驟減的明顯特點, 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 它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 “白露秋分夜, 一夜冷一夜”,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 寒露腳不露”的說法, 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 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 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 同時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 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 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 白露以後, 氣溫開始下降, 天氣轉涼, 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 這時候人們容易出現口幹、唇幹、咽幹、皮膚乾燥等症狀,

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 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 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

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 善於總結, 並能從各個時節發現自然規律, 更好的生活。 便有了現在口中的諺語: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

露水見晴天。

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

幹霧露陰,濕霧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

白露穀,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後。

白露田間和稀泥,紅薯一天長一皮。

白露見濕泥,一天長一皮。

白露種蔥,寒露種蒜。

白露節,棉花地裡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長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頂有花香,全田後勁足,不衰又不狂。

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

雁陣聲聲蚊欲靜,棗紅點點桂流香。 ——《白露》(左河水)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夜憶舍弟》(唐 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唐:杜甫)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衰荷》(唐·白居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蒹葭》 出自《詩經·國風·秦風》

便有了現在口中的諺語: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

露水見晴天。

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

幹霧露陰,濕霧露晴。

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

白露穀,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後。

白露田間和稀泥,紅薯一天長一皮。

白露見濕泥,一天長一皮。

白露種蔥,寒露種蒜。

白露節,棉花地裡不得歇。

白露棉花好長相,全株上下一起忙,下部吐白絮,上頂有花香,全田後勁足,不衰又不狂。

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

雁陣聲聲蚊欲靜,棗紅點點桂流香。 ——《白露》(左河水)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月夜憶舍弟》(唐 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白露》(唐:杜甫)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衰荷》(唐·白居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蒹葭》 出自《詩經·國風·秦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