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本周重點電子書推薦:人人都愛的派翠克·莫迪亞諾

廢墟的花朵

狗樣的春天

這座城市從高空俯瞰

只是一堆斷垣殘壁

在一座座花園深處

丁香在廢墟裡開出一朵朵鮮花

我只是想說,

我是多麼的幸福, 因為能和你們在一起。

——派翠克·莫迪亞諾

青年時代的派翠克·莫迪亞諾

派翠克·莫迪亞諾是當今仍活躍於法國文壇並深受讀者喜愛的著名作家。 1968年, 莫迪亞諾發表處女作《星形廣場》, 離奇荒誕的內容和新穎獨特的文筆, 使他一躍而成為法國文壇一顆熠熠閃光的新星。

1978年, 莫迪亞諾的作品《暗店街》獲龔古爾文學獎。 2010年的《地平線》獲得了西蒙娜和奇諾•德爾杜卡基金會之世界獎, 米蘭•昆德拉、略薩、博爾赫斯等人也曾獲此獎。

2014年, 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 評委會這樣形容他:“莫迪亞諾是我們時代的普魯斯特, 他在用寫作和“遺忘”進行著悲壯的鬥爭。 ”

廢墟的花朵

一個遙遠而神秘的案子, 久久沒破, 現在卻一下子都與自己發生了某種聯繫。 那樁懸案也許能從此真相大白?

但敘述者並沒有深挖下去, 他的興趣好像並不在破案, 目的也不在於弄清謎團, 而是借破案來回憶往事, 追尋過去。 他以此為由, 帶領讀者在巴黎一條街一條街地走, 一個區一個區地看。

莫迪亞諾筆下的巴黎是陰暗的, 潮濕的, 不是被大樓擋住了陽光, 就是陰雨綿綿, 以至於看起來像是西部海濱霧氣彌漫的港口。 這個缺乏陽光的城市在他看來如同廢墟。 所以, 二十歲的“我”要逃離巴黎, 前往維也納;將來, 朋友們會面, 那也絕對不會在巴黎。

莫迪亞諾的巴黎

“我在想, 那段時期我認識的那些人現在都去哪了。 我試圖想像出我會在哪座城市遇到他們。 我敢肯定他們已永遠離開巴黎。 我想起了羅馬……”

這部小說中有無數的人名、地名、店名、地址、招牌名、電話號碼, 有的似乎毫無意義, 純粹是為了羅列而羅列;許多人物閃現了一下就消失了, 沒有任何交代, 既沒有歷史, 也不知其將來;許多事情開了頭就沒有了下文, 不知道為什麼要說, 跟主題又有什麼關係。

游走於這個城市的是一些身份模糊面目不清的幽靈般的人物, 作者有時候都不敢肯定那些人物是真是假, 他們已被時間所扭曲。 於是他執著地尋找證據、細節、痕跡, 以便讓自己確信“那些人真的存在過”。

丨莫迪亞諾的巴黎地圖

莫迪亞諾的小說, 書名大多都有講究, 所以法國有學者曾研究他的“書名藝術”。 廢墟中的花朵, 指的是波德賴爾那樣的惡之花, 還是維昂筆下那朵在胸中無法根除、最後要了人命的睡蓮?

其實, 這個書名跟書中的情節一樣, 也是無解的, 它是開放性的,作者並沒有給它確切的含義或定義,正如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最後都沒有結果一樣。

莫迪亞諾作品雖多,但可以看作是同一本大書,因為他所有的作品,不管題材如何,其實都是一個主題,那就是回憶和追尋。

對莫迪亞諾來說,尋找的本身比結果更重要。世界就像一團亂麻,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理清它的頭緒,尋找彼此間的關係。

狗樣的春天

1964年的春天,“我”認識了攝影師冉森。我們兩人有過短暫的友誼,之後他突然失蹤了,有人說他去了墨西哥,帶著所有的照片,沒有留下一點存在過的痕跡。30年後,偶然發現的一張照片又勾連起那些塵封的往事……

其實,“我”並不知道冉森是誰。他有沒有參加過二戰?他真的是羅伯特•卡帕的朋友?他為什麼要離開法國,再無音訊?“我”回憶起當年整理的那些照片,想從光與影的定格中找尋他的蛛絲馬跡。為什麼“我”突然有了這份衝動?僅僅是因為1992年的春天和1964年的一樣糟糕?那狗樣的春天……

冉森和敘述者交往的那個“狗樣的春天”,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在一個季節的時間裡,敘述者編寫了冉森所有照片的目錄,而冉森則對他提出技術性的忠告:“截取自然光線”,“融入背景之中”,“要能夠及時收手”,等等。這兩個人相差二十五歲,也就是整整一代。因此,這是個父子關係的故事,是從一個結束職業生涯的人轉到一個即將開始職業生涯的人的故事。一個人在銷聲匿跡之前說出自己的處世之道,另一個人把他的經驗記下,並在二十八年後講述他導師的故事,以介紹他的經驗。

丨寫作中的莫迪亞諾

“截取自然光線”是法蘭西斯·冉森提出的首要規則。你也許會認為,這規則是要我們用日光拍攝,而不用閃光燈。恰恰相反,莫迪亞諾指出,冉森曾教年輕導演如何使用從美國引進的泛光燈。換句話說,他在向他們表明,如何使用人工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產生自然的印象。

這個經驗,作者在書中可說是用得得心應手。小說中的一切都使人對這個法蘭西斯·冉森的存在信以為真,因為有確切的細節和日期。書中一些人物是真實的,然而,這些真實的印象如同泛光燈產生的效果,是人工的效果。小說中的法蘭西斯·冉森並不存在,只是作者杜撰的人物,主要借鑒于畫家和攝影師沃爾斯以及作者的父母:莫迪亞諾的父親是義大利裔猶太人,差一點像冉森那樣流亡墨西哥,母親來自安特衛普,從布魯塞爾來到巴黎。

冉森的工作,如同敘述者和莫迪亞諾的工作,是用圖像或文字保存過去的痕跡,並保存會被遺忘或被混淆的人和物的記憶。冉森承認,表達沉默,暗示不在,是他用照片來達到的目的。而在莫迪亞諾看來,作家這份工作從字面上和隱喻上看都像拍照,使一些人出現或消失在一些書中。

生於1945年讓我對記憶和遺忘的題材更加敏感

莫迪亞諾[著] 黃小塗[譯]

寬容的你們宣稱我的作品“運用回憶的藝術,喚起最難以捉摸的人類命運”。這是謬贊了。這份獨有的記憶和我的出生日期有關——1945年,是它驅使我去收集那些陌生人留存於世的過往的殘片、細微的線索。

生於1945年,城市被摧毀,大量人口失蹤,和其他同齡人一樣,這個年份讓我對記憶和遺忘的題材更加敏感。

丨納粹統治下的巴黎

只可惜,我們無法再像普魯斯特那樣,借助耐力和坦誠來追尋逝去的時光。

普魯斯特筆下的社會還是穩定的,是19世紀的社會。普魯斯特的回憶是在細枝末節中浮現往昔歲月,就像一幅生動的繪畫。而我感到現在的記憶更加不確定,它要不停地和遺忘抗爭。在遺忘的覆蓋之下,我們只能捕捉到往事的殘片、中斷的線索、逐漸消失且幾乎難以捉摸的人類命運。

記憶和遺忘戰爭的隱痛

“我和所有生於1945年的人一樣,我們是戰爭的孩子,確切點說,生於巴黎的我應把自己的出生歸結於德占時期的巴黎。”

但或許這就是小說家的天職,面對遺忘的巨大白頁,讓模糊得只剩一半的隻言片語重新浮現出來,就像在海洋上漂流的冰山。

派翠克·莫迪亞諾[著] 胡小躍;徐和瑾[譯]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它是開放性的,作者並沒有給它確切的含義或定義,正如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最後都沒有結果一樣。

莫迪亞諾作品雖多,但可以看作是同一本大書,因為他所有的作品,不管題材如何,其實都是一個主題,那就是回憶和追尋。

對莫迪亞諾來說,尋找的本身比結果更重要。世界就像一團亂麻,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理清它的頭緒,尋找彼此間的關係。

狗樣的春天

1964年的春天,“我”認識了攝影師冉森。我們兩人有過短暫的友誼,之後他突然失蹤了,有人說他去了墨西哥,帶著所有的照片,沒有留下一點存在過的痕跡。30年後,偶然發現的一張照片又勾連起那些塵封的往事……

其實,“我”並不知道冉森是誰。他有沒有參加過二戰?他真的是羅伯特•卡帕的朋友?他為什麼要離開法國,再無音訊?“我”回憶起當年整理的那些照片,想從光與影的定格中找尋他的蛛絲馬跡。為什麼“我”突然有了這份衝動?僅僅是因為1992年的春天和1964年的一樣糟糕?那狗樣的春天……

冉森和敘述者交往的那個“狗樣的春天”,是本書的核心部分。在一個季節的時間裡,敘述者編寫了冉森所有照片的目錄,而冉森則對他提出技術性的忠告:“截取自然光線”,“融入背景之中”,“要能夠及時收手”,等等。這兩個人相差二十五歲,也就是整整一代。因此,這是個父子關係的故事,是從一個結束職業生涯的人轉到一個即將開始職業生涯的人的故事。一個人在銷聲匿跡之前說出自己的處世之道,另一個人把他的經驗記下,並在二十八年後講述他導師的故事,以介紹他的經驗。

丨寫作中的莫迪亞諾

“截取自然光線”是法蘭西斯·冉森提出的首要規則。你也許會認為,這規則是要我們用日光拍攝,而不用閃光燈。恰恰相反,莫迪亞諾指出,冉森曾教年輕導演如何使用從美國引進的泛光燈。換句話說,他在向他們表明,如何使用人工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產生自然的印象。

這個經驗,作者在書中可說是用得得心應手。小說中的一切都使人對這個法蘭西斯·冉森的存在信以為真,因為有確切的細節和日期。書中一些人物是真實的,然而,這些真實的印象如同泛光燈產生的效果,是人工的效果。小說中的法蘭西斯·冉森並不存在,只是作者杜撰的人物,主要借鑒于畫家和攝影師沃爾斯以及作者的父母:莫迪亞諾的父親是義大利裔猶太人,差一點像冉森那樣流亡墨西哥,母親來自安特衛普,從布魯塞爾來到巴黎。

冉森的工作,如同敘述者和莫迪亞諾的工作,是用圖像或文字保存過去的痕跡,並保存會被遺忘或被混淆的人和物的記憶。冉森承認,表達沉默,暗示不在,是他用照片來達到的目的。而在莫迪亞諾看來,作家這份工作從字面上和隱喻上看都像拍照,使一些人出現或消失在一些書中。

生於1945年讓我對記憶和遺忘的題材更加敏感

莫迪亞諾[著] 黃小塗[譯]

寬容的你們宣稱我的作品“運用回憶的藝術,喚起最難以捉摸的人類命運”。這是謬贊了。這份獨有的記憶和我的出生日期有關——1945年,是它驅使我去收集那些陌生人留存於世的過往的殘片、細微的線索。

生於1945年,城市被摧毀,大量人口失蹤,和其他同齡人一樣,這個年份讓我對記憶和遺忘的題材更加敏感。

丨納粹統治下的巴黎

只可惜,我們無法再像普魯斯特那樣,借助耐力和坦誠來追尋逝去的時光。

普魯斯特筆下的社會還是穩定的,是19世紀的社會。普魯斯特的回憶是在細枝末節中浮現往昔歲月,就像一幅生動的繪畫。而我感到現在的記憶更加不確定,它要不停地和遺忘抗爭。在遺忘的覆蓋之下,我們只能捕捉到往事的殘片、中斷的線索、逐漸消失且幾乎難以捉摸的人類命運。

記憶和遺忘戰爭的隱痛

“我和所有生於1945年的人一樣,我們是戰爭的孩子,確切點說,生於巴黎的我應把自己的出生歸結於德占時期的巴黎。”

但或許這就是小說家的天職,面對遺忘的巨大白頁,讓模糊得只剩一半的隻言片語重新浮現出來,就像在海洋上漂流的冰山。

派翠克·莫迪亞諾[著] 胡小躍;徐和瑾[譯]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