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倪健中:借助智能互聯網 再造漢文化圈

第十一屆皇帝文化國際論壇演講嘉賓倪健中

映象網快訊今天(3月28日)下午, 在第十一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上, 倪健中做了題為《再造漢文化圈:網路時代漢文化的全球機遇與歷史研究》的演講,

他認為, 中華文化的發展核心就是以黃帝文化為核心的漢文化, “借助智慧互聯網, 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

作為第十一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首個演講嘉賓,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西部研究發展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郵電大學客座教授倪健中的演講題目為《再造漢文化圈:網路時代漢文化的全球機遇與歷史研究》。

把新鄭打造為“中華第一帝都、全球手機之都”

倪健中演講的第一個題目是“中華帝都全球手機之都”, 在倪健中看來, “進入網路時代, 人人都離不開手機, 最常點開的是朋友圈, 這就是網路文化帶來的文化傳播方式的變革。

”而新鄭不僅是中華第一帝都, 現在也是全球手機之都。 中華第一帝都是因為這裡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出生、創業、建都之地。 為什麼是手機之都呢?因為蘋果、小米、樂視的手機都在新鄭生產。 可以說, 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現代文化傳播的根基在這裡交匯。

倪健中說, 新鄭才是中華第一帝都, 因為它是我們人文始祖的出生、創業、建都的地方。 “要把新鄭打造成全球的手機產業之都、手機產業之都, 不僅僅是硬體和軟體, 更深層次的是包含了文化。 網路文化是今天在探討黃帝文化這個論壇當中, 必須緊緊抓握住的一個關節點, 這個關節點如果沒有抓住, 就會失去時代的制高點, 就會後繼乏人。

在“一帶一路”中保持文化傳承的包容與融合

在倪健中看來, 漢文化包含三個組成部分, 一是以漢字為主的一切文化表現形式, 包括戲劇、京劇、越劇、豫劇、國畫、書法;二是它的價值觀;三是它的生活方式, 包括飲食起居, 審美等。

倪健中認為, 漢文化是以黃帝文化為核心, 隨著歷史發展和與時俱進, 一代接一代人的先哲貢獻所形成的這種文化, 這種文化在當下跟中華文化有區別, 又有共性, 中華文化的發展核心就是漢文化。

隨後, 倪健中在“漢文化的文化版圖”中提到, “今天大陸作為一個簡體字的核心文化板塊, 漢文化發展與時俱進, 它符合了我們生活的趨勢和歷史發展潮流, 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 一定要有文化自信, 一定要有道路自信。

”目前, 日本、朝鮮半島都有我們漢文化的鮮明風格, 這都是我們漢文化接下去要走向世界“一帶一路”的文化基礎。

“我國做過首都的城市有283個, 但首都遷徙是一個大十字運動, 前一千年由西向東, 後一千年是由北向南, 而河南新鄭應當是’中’。 ”倪健中建議, 在新鄭成立一個中華首都文化文明園, 把280多個曾經做過首都的城市, 把當年的建制恢復起來, 把它們作為一個活生生的文化體展示出來。

倪健中說,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大並購一個是佛教文化, 另一個是馬克思主義。 ”

佛教文化是將興起於印度的西域文化納入到了中華文化的大熔爐裡, 綻放出了光耀祖庭的禪宗文化, 變成了中國的漢傳佛教, 並在向朝鮮半島、向日本和世界各國輸出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中, 成就了令世界為之羡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因此在今天, 我們在一帶一路的走出去過程中, 在文化的傳承中, 要保持這種傳承下來的包容與融合。 ”倪健中說。

在演講最後, 倪建中說, 下一個時代是智慧互聯網的時代, 當前漢文化全球化的最大機遇就在這裡, “我希望借助這個時代, 把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