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曾虧18億,後逆襲千億,拒當市長,揚言掐死雷軍,如今他重生了

90年代, 中國彩電市場幾乎被TCL、康佳和創維三分天下, 有趣的是, 這三家企業的掌舵人李東生、陳偉榮和黃宏生, 是華南理工大學的同班同學, 因此被人稱為“華南理工三劍客”, 在彩電市場上相愛相殺。

時隔多年, “華南理工三劍客”早已不復存在:陳偉榮在2001年離奇辭職, 黃宏生於2005年因為經濟犯罪被捕入獄, 只有李東生, 一直帶領著TCL, 在家電之路上披荊斬棘, 奮力向前。

當然, 李東生這些年也過得不怎麼樣:他曾是國人口中的民族英雄, 但因為並購失敗, 他的 TCL 18 個月巨虧 18 億元, 他也走下神壇, 被《福布斯》評為“A股上市公司最差的老闆之一”!

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 反而帶著這個民族品牌走出了一條國外投資之路, 馳騁國際商業戰場, 所向披靡!2015年, TCL年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大關, 達到1046億, 其中47%的收入都來自海外!2016年, TCL彩電的全球出貨量達到2000萬台!

從“最差老闆”到浴火重生, 李東生的故事,

到底是怎麼樣的?

為了做實業放棄鐵飯碗

畢業2年擔任總經理

1952年, 李東生出生于廣東惠州, 因為是在東江邊出生, 所以家人起名叫東生。

小時候, 李東生沒有顯現出絲毫做生意的潛質, 不愛說話只愛看書, 別的孩子都在東江裡玩耍, 小學三年級的他卻抱著一本厚厚的《林海雪原》看。

1978年, 當時還在農村插隊的李東生參加了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屆考試, 考上了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前身)就讀無線電專業。

1982年, 李東生大學畢業, 被分配到家鄉惠州, 端上了人人求之不得的“鐵飯碗”, 但李東生始終記得高中班主任對他說的一句話:“學理工科能投身實業, 建設一國之基礎。 ”

這句話, 可以說影響了李東生一輩子。

於是, 李東生推掉了機關單位的職務, 選擇去了一家小工廠, 他說:“不能把辛苦學到的一身技術荒廢了。 ”

那家企業, 就是TCL的前身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 那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12家中外合資企業中的一家。 在TTK, 李東生工作認真負責、踏實勤快, 很快就被提拔成車間主任。

1年之後, 李東生又獲得領導賞識, 被派到香港負責海外業務, 從採購到銷售, 李東生開始全面接觸海外市場, 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

在香港負責海外業務, 李東生發現錄音電話在香港非常普及, 因此打報告給TTK高層建議做電話生產業務。

TTK高層對李東生的想法非常贊同, 於是便投資成立了一家電話生產公司, 這就是日後名聲大噪的TCL, 畢業僅兩年的李東生坐上了TCL總經理一職。

然而, 做技術出身的李東生, 對於銷售還是缺乏經驗, 因為遲遲打不開市場, 他選擇離開了TCL, 在惠州工業發展總公司引進部做部長, 但在這段時間, 他學到了很多東西。

1993年, 帶著招商引資的經驗, 李東生重回TCL;1996年底, 坐上了TCL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的位置, 開始了自己的黃金歲月。

靠大螢幕彩電風靡全國

雄心勃勃收購世界500強企業

TCL的主業是做電話, 但1993年李東生重回TCL後, 他卻判斷, 未來將是家電的天下, 於是便帶領TCL殺進彩電領域。

在他的支持下, TCL一手打造了“TCL王牌”大彩電, 在這之前, 中國的所有電視機都是小螢幕的, 這款大螢幕的彩電一出現,迅速風靡全國,讓TCL王牌在國內一炮走紅!

趁熱打鐵,李東生又為TCL制定了走向世界的目標:投資成立美國公司、創立技術研發中心、收購北京開思軟體、兼併香港陸氏彩電……都是那段時間李東生的一系列動作。

在他的帶領下,TCL一時風頭無倆,電視機產品成功出口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成為中國彩電走出去的領頭人。而李東生和康佳的陳偉榮、創維的黃宏生是大學同班同學,於是就並稱“華南理工三劍客”。

到了21世紀,TCL已經是國產第一大彩電品牌,李東生的野心又擴展到了國外,他一直有個夢想,要把中國的彩電賣到全世界!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2002年,TCL斥鉅資820萬歐元買下德國的施耐德光學儀器企業,成為中國第一家進軍德國的製造企業,李東生因此名揚海內外,並成為當年的“年度經濟人物”。

2004年,TCL又收購了湯姆遜電視、DVD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湯姆遜電視是當時法國最大的家電企業之一,更是全球第四大“消費類”的電子生產商,常年霸佔全球彩電老大的位子。這也是我國企業第一次兼併世界500強企業。

而後者阿爾卡特,則是業務遍佈全球的世界通訊領域資深巨頭。

憑藉這兩宗收購,李東生和他的TCL震驚全球,李東生不僅成為了國人眼中的“民族英雄”,還登上了《時代》週刊,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人物之一!

沙丘學院(ID:sandhillcollege),清科集團旗下高端投資教育品牌,清科集團彙聚全球最頂端的資源傾力打造沙丘學院,致力於培養擁有全球視野、戰略視角,同時具備胸懷天下之擔當的投資家,是中國投資界的黃埔軍校。

判斷失敗,18個月巨虧18億

從“民族英雄”變成“最差老闆”

可惜,這兩宗收購,讓李東生和他的TCL收穫了無數讚譽,也差點讓TCL走上了萬劫不復之地。

當時的湯姆遜,是擁有10家工廠、29000名員工的全球行業巨頭,在CRT技術的儲備都是世界一流的。

TCL認為,液晶技術至少還要5~6年才能取代CRT,還能借此機會大力發展,誰知道2004年TCL剛收購了湯姆遜,2005年歐洲市場就轉向了液晶平板電視,美國市場也在2006年逐步淘汰了CRT。

液晶顯示幕與CRT顯示幕

事後,李東生也不得不承認:“我們並購的時候有一樣東西沒看准,就是說未來電視會往哪個方向走,究竟是等離子還是液晶電視?

除此之外,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也不讓人省心,2005年國際市場上手機降價,山寨機、水貨機橫行,再加上並購之後和外國團隊合作不順,TCL的手機業務也舉步維艱。

結果,並購不到一年時間,湯姆森和阿爾科特就虧損了1.3億歐元,TCL全球的收入也填補不了這個大窟窿,遭遇了20年來首次虧損,18個月淨虧18個億,股價也直線下跌,TCL命懸一線!

一時之間,曾經因為並購而被媒體捧為“民族英雄”的李東生跌下神壇,媒體評價這是“史上最糟糕的並購”,就連《福布斯》也評價李東生是“A股上市公司最差的老闆之一”!

在輿論壓力之下,李東生寢食難安,一度暴瘦20斤,甚至連原來的褲子都穿不了了,這樣的狀態維持了七八個月。

只是,李東生並沒有被打倒,在危難之時,他寫下了《鷹的重生》等五篇文章激勵員工——要不等死,要不經歷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

一頭鷹,到40歲的時候,必須要經歷一個重生的過程,因為此時它的羽毛太重,它的喙已經不鋒利,它的爪,要蛻變重新變得鋒利。所以鷹到這一個階段,要在岩石上,用幾個月的時間,把自己的老的羽毛給拔了,把那個喙也給敲掉了,然後長出新的羽毛新的喙,然後才能迎來下一個30年的生命週期。如果不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它就很難再生存下去了。

隨後,大批元老退位,新人上陣,李東生則忍痛割棄電腦業務並關閉了法國工廠,用了三年時間扭虧,又用了兩年時間健康經營,終於讓TCL活了下來。

2016年,TCL電視全球出貨量突破了2000萬台,穩坐中國彩電行業龍頭位置,位居全球彩電行業前三強,僅次於三星和LG,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進入2000萬台的俱樂部。

說要“掐死”雷軍賈躍亭

最後還是向他們學習

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李東生可謂是經歷了風風雨雨,但在互聯網時代,面對小米、樂視的衝擊,他也覺得倍感壓力。

他曾經開玩笑說,本來是想掐死雷軍和賈躍亭,但後來發現不被他們掐死就不錯了。在互聯網時代,首先還是得自己要改變,因此,TCL提出了“雙+”轉型戰略,並且改變了對立態度,開始和樂視、BAT等展開合作。

他說:“雷軍、樂視的賈躍亭,我們都是有交往的,我也不敢以前輩自居,更多的話還是要學習他們的新的這種觀念。”

不做市長不參與房地產

只想做中國的松下幸之助!

屈指算算,李東生已經在TCL待了35年的時間,在這35年裡,他一直有一種難以割捨的“實業報國”的情懷。

曾有人問過他,“現在製造業利潤很薄,企業不行了,股市不行了,樓市起來了,賣多少彩電可以買深圳一套房?TCL為什麼不做房地產?”

李東生回答得很耿直,他說TCL從來沒有搭車房地產的想法,“前兩年,我們賣掉了房地產的業務,術業有專攻,房地產肯定是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但是一個企業還是要專注自己有優勢的領域才可能成功。”

而且,在TCL的這35年,已經讓他和TCL緊緊聯繫在一起,在90年代TCL最輝煌的時候,政府曾經邀請他擔任惠州市副市長一職,他經過深思熟慮,還是選擇留在了TCL,他的志向不在從政,而是想要成為中國的“松下幸之助”!

現在,即便他已經年過六旬,依然奔波在世界各地,如今TCL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業務覆蓋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李東生每年幾乎有兩個月都在飛國外,一年要跑壞好幾雙鞋,甚至還要學英文,用英文向國外客人推銷TCL的彩電!

面對未來,他早已將TCL視為自己的人生歸宿:“我一輩子,就幹這個企業!就幹這個事!”

這款大螢幕的彩電一出現,迅速風靡全國,讓TCL王牌在國內一炮走紅!

趁熱打鐵,李東生又為TCL制定了走向世界的目標:投資成立美國公司、創立技術研發中心、收購北京開思軟體、兼併香港陸氏彩電……都是那段時間李東生的一系列動作。

在他的帶領下,TCL一時風頭無倆,電視機產品成功出口美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成為中國彩電走出去的領頭人。而李東生和康佳的陳偉榮、創維的黃宏生是大學同班同學,於是就並稱“華南理工三劍客”。

到了21世紀,TCL已經是國產第一大彩電品牌,李東生的野心又擴展到了國外,他一直有個夢想,要把中國的彩電賣到全世界!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2002年,TCL斥鉅資820萬歐元買下德國的施耐德光學儀器企業,成為中國第一家進軍德國的製造企業,李東生因此名揚海內外,並成為當年的“年度經濟人物”。

2004年,TCL又收購了湯姆遜電視、DVD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湯姆遜電視是當時法國最大的家電企業之一,更是全球第四大“消費類”的電子生產商,常年霸佔全球彩電老大的位子。這也是我國企業第一次兼併世界500強企業。

而後者阿爾卡特,則是業務遍佈全球的世界通訊領域資深巨頭。

憑藉這兩宗收購,李東生和他的TCL震驚全球,李東生不僅成為了國人眼中的“民族英雄”,還登上了《時代》週刊,成為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人物之一!

沙丘學院(ID:sandhillcollege),清科集團旗下高端投資教育品牌,清科集團彙聚全球最頂端的資源傾力打造沙丘學院,致力於培養擁有全球視野、戰略視角,同時具備胸懷天下之擔當的投資家,是中國投資界的黃埔軍校。

判斷失敗,18個月巨虧18億

從“民族英雄”變成“最差老闆”

可惜,這兩宗收購,讓李東生和他的TCL收穫了無數讚譽,也差點讓TCL走上了萬劫不復之地。

當時的湯姆遜,是擁有10家工廠、29000名員工的全球行業巨頭,在CRT技術的儲備都是世界一流的。

TCL認為,液晶技術至少還要5~6年才能取代CRT,還能借此機會大力發展,誰知道2004年TCL剛收購了湯姆遜,2005年歐洲市場就轉向了液晶平板電視,美國市場也在2006年逐步淘汰了CRT。

液晶顯示幕與CRT顯示幕

事後,李東生也不得不承認:“我們並購的時候有一樣東西沒看准,就是說未來電視會往哪個方向走,究竟是等離子還是液晶電視?

除此之外,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也不讓人省心,2005年國際市場上手機降價,山寨機、水貨機橫行,再加上並購之後和外國團隊合作不順,TCL的手機業務也舉步維艱。

結果,並購不到一年時間,湯姆森和阿爾科特就虧損了1.3億歐元,TCL全球的收入也填補不了這個大窟窿,遭遇了20年來首次虧損,18個月淨虧18個億,股價也直線下跌,TCL命懸一線!

一時之間,曾經因為並購而被媒體捧為“民族英雄”的李東生跌下神壇,媒體評價這是“史上最糟糕的並購”,就連《福布斯》也評價李東生是“A股上市公司最差的老闆之一”!

在輿論壓力之下,李東生寢食難安,一度暴瘦20斤,甚至連原來的褲子都穿不了了,這樣的狀態維持了七八個月。

只是,李東生並沒有被打倒,在危難之時,他寫下了《鷹的重生》等五篇文章激勵員工——要不等死,要不經歷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

一頭鷹,到40歲的時候,必須要經歷一個重生的過程,因為此時它的羽毛太重,它的喙已經不鋒利,它的爪,要蛻變重新變得鋒利。所以鷹到這一個階段,要在岩石上,用幾個月的時間,把自己的老的羽毛給拔了,把那個喙也給敲掉了,然後長出新的羽毛新的喙,然後才能迎來下一個30年的生命週期。如果不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它就很難再生存下去了。

隨後,大批元老退位,新人上陣,李東生則忍痛割棄電腦業務並關閉了法國工廠,用了三年時間扭虧,又用了兩年時間健康經營,終於讓TCL活了下來。

2016年,TCL電視全球出貨量突破了2000萬台,穩坐中國彩電行業龍頭位置,位居全球彩電行業前三強,僅次於三星和LG,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進入2000萬台的俱樂部。

說要“掐死”雷軍賈躍亭

最後還是向他們學習

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李東生可謂是經歷了風風雨雨,但在互聯網時代,面對小米、樂視的衝擊,他也覺得倍感壓力。

他曾經開玩笑說,本來是想掐死雷軍和賈躍亭,但後來發現不被他們掐死就不錯了。在互聯網時代,首先還是得自己要改變,因此,TCL提出了“雙+”轉型戰略,並且改變了對立態度,開始和樂視、BAT等展開合作。

他說:“雷軍、樂視的賈躍亭,我們都是有交往的,我也不敢以前輩自居,更多的話還是要學習他們的新的這種觀念。”

不做市長不參與房地產

只想做中國的松下幸之助!

屈指算算,李東生已經在TCL待了35年的時間,在這35年裡,他一直有一種難以割捨的“實業報國”的情懷。

曾有人問過他,“現在製造業利潤很薄,企業不行了,股市不行了,樓市起來了,賣多少彩電可以買深圳一套房?TCL為什麼不做房地產?”

李東生回答得很耿直,他說TCL從來沒有搭車房地產的想法,“前兩年,我們賣掉了房地產的業務,術業有專攻,房地產肯定是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但是一個企業還是要專注自己有優勢的領域才可能成功。”

而且,在TCL的這35年,已經讓他和TCL緊緊聯繫在一起,在90年代TCL最輝煌的時候,政府曾經邀請他擔任惠州市副市長一職,他經過深思熟慮,還是選擇留在了TCL,他的志向不在從政,而是想要成為中國的“松下幸之助”!

現在,即便他已經年過六旬,依然奔波在世界各地,如今TCL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銷售機構,業務覆蓋了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李東生每年幾乎有兩個月都在飛國外,一年要跑壞好幾雙鞋,甚至還要學英文,用英文向國外客人推銷TCL的彩電!

面對未來,他早已將TCL視為自己的人生歸宿:“我一輩子,就幹這個企業!就幹這個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