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春江花月夜》盡顯民樂魅力

《春江花月夜》大型民族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上演

天津北方網訊:9月6日晚, 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在天津音樂廳上演了一台《春江花月夜》大型民族音樂會。

在天津歌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指揮董俊傑的指揮下, 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展現出他們在全國巡演中震驚各地的高超技藝。 這場音樂會也是歌舞劇院“助力全運會, 喜迎十九大”系列演出中的一場。

嗩呐表演

琵琶彈奏

音樂會首先以作曲家劉錫津為天津民族樂團“量身定做”的民族管弦樂《連年有餘》開場, 這首融入天津楊柳青年畫意趣的作品, 立即敲開了觀眾的心扉。 隨後的嗩呐與樂隊《全家福》, 嗩呐演奏家趙存才一展迴圈換氣的絕技, 高亢嘹亮、連綿不絕的嗩呐聲,

令觀眾聽得酣暢淋漓。 音樂會名為《春江花月夜》, 而這首根據古曲改編的琵琶與樂隊作品正是音樂會的一大亮點。 青年琵琶演奏家張雅迪的彈奏, 音色純美剔透, 韻味典雅, 仿佛一輪明月的柔光灑在樂隊編織的春江之上, 使人心曠神怡。 民族管弦樂《梨園風雅》將大提琴、胡琴與京劇的唱腔融入樂曲中, 京胡演奏家張秀嶺和青年京二胡演奏家邵華, 與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羅立妮中西“對話”, 而羅立妮起身開口演唱京劇, 更讓觀眾感到分外驚奇。 李崇望作曲的竹板與樂隊《豐收喜悅》將音樂會上半場帶向高潮, 當快板書演奏家李少傑打著清脆明快的主機板走上舞臺時, 全場掌聲雷動, 他與樂隊珠聯璧合, 將天津人獨特的幽默樂觀,
展現得淋漓盡致。

胡琴齊奏

京劇的唱腔融入樂曲中

音樂會下半場, 在旋律優美的《瑤族舞曲》之後,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二胡演奏家王穎與天津民族樂團青年二胡演奏家羅慧君攜手奏響雙胡琴與樂隊《楚頌》, 這部近年來廣受歡迎的民樂新作品, 通過雙胡琴刻畫出“英雄”與“愛情”兩個主題, 讚頌楚霸王的英雄和他與虞姬忠貞不渝的愛情, 樂曲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最後, 音樂會上演了青年作曲家姜瑩的民族管弦樂代表作《絲綢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