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世英明的魏忠賢,為何就被當時年少無知的崇禎皇帝輕鬆拿下?

魏公公必須死, 魏是天啟的狗, 但不是崇禎的狗。 崇禎根本駕馭不了他。 崇禎在處理魏上面很正確, 但是崇禎太年輕, 沒有政治鬥爭經驗。

幹掉魏之前應該培養自己的“魏公公”, 讓天平保持平衡。 政治需要的是平衡, 一種平衡打破就要迅速建立新的平衡, 崇禎有理想有抱負少了政治手段。

太監不會謀皇位, 天啟了有魏忠賢才能順利度過皇位, 崇禎的失敗就在於, 他沒有培養出自己的魏忠賢,

人不可能只做好人不做壞人, 皇帝需要魏忠賢這樣的人去做壞事, 矛盾大到一定程度, 把魏忠賢換掉就行, 這樣自己永遠都是莊家而不是棋子, 崇禎自己又當莊家又當棋子, 最後所有的矛盾都直接對向自己。

崇禎上吊前, 召見了清算魏忠賢的大太監曹化淳,

曹化淳說到“若忠賢在, 事必不如此”崇禎聽後默然無語。 之後他排人把魏忠賢的墳墓重新埋葬。 如果他聽他哥哥臨時時候說的話, 好好用魏忠賢壓制東林那些廢物, 最起碼會像他哥哥天啟一樣, 順利穩定局勢。

崇禎能辦了巍,

說明巍勢力還是不夠大, 另外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前邊的皇帝不理朝政, 而政體腐敗無能權利爭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