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楊焄︱口頭與案頭之間:不同版本的胡適

論起現代學者的演講才能, 胡適即便稱不上首屈一指, 也肯定名列前茅。 這得益於他早年在康奈爾大學選修過一門演講課程, 從此開啟了“後來有訓練的講演生涯”, 並且“曆四、五十年而不衰”;作為一種全新的自我表達方式, 演講也影響到他日後的文學觀念, 因為“公開講演也是個最好的機會, 讓一個人去訓練他自己的寫作”, “這樣可使他以寫作的方式, 對他要表達的題目瞭解得更清楚”(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唐德剛譯注《胡適口述自傳》第四章《青年期的政治訓練》)。

在留美期間的日記中, 胡適曾作過“白話文言之優劣比較”,

特別強調“今日所需, 乃是一種可讀、可聽、可歌、可講、可記的言語。 要讀書不須口譯, 演說不須筆譯;要施諸講壇舞臺而皆可, 誦之村嫗婦孺而皆懂。 不如此者, 非活的言語也, 決不能成為吾國之國語也, 決不能產生第一流的文學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 1916年7月6日條), 簡直將演講訓練視為文學創作的必經之路。 這段議論後來又在《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載1934年《東方雜誌》第三十一卷第一期)和《〈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一集導言》(載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版《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等文章中被他自己不斷引述, 足見其重要程度, 絕不可等閒視之。

不過話說回來, 口頭演說畢竟不能貿然與案頭撰著等量齊觀,

隨著時間、物件、場合等因素的微妙變化, 即便是同一題旨的演講和文章之間, 也很可能出現非常大的差異。

不同版本的《中學國文的教授》

1920年3月13日, 胡適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國文研究部做過一次題為“中學國文的教授”的演講, 演講內容經由周蘧——也就是後來以經學史研究著稱的周予同——記錄整理, 當月就刊登在該校主辦的《教育叢刊》第二集上。 胡適在演講中對教育部規定的中學國文課程頗多詬病, 尤其主張“習字、文字源流、文學史都廢去, 習字盡可在課外練習, 不必空占時間, 所以廢去, 文字源流可以不必教, 並且現在用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書是很荒謬的, 文學史也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也是一樣的荒謬, 文法要略簡直是八股體, 所以也應該另編”。

《教育叢刊》本《中學國文的教授》

這篇記錄稿大概並沒有經過胡適的審核修訂, 因為在演講結束一星期之後, 他在日記中又提到“作文‘中學國文’”(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 1920年3月20日條)。

而這篇由他本人根據演講內容親自改定的文章, 同樣以“中學國文的教授”為題, 發表在當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上, 基本主旨雖然和演講並無齟齬, 但很多細節都已經過潤飾增刪。 此後, 亞東圖書館在1921年出版《胡適文存》,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在1935年推出《中國新文學大系》, 其中收錄的《中學國文的教授》一文, 都以《新青年》所刊文本為准。 《新青年》當然影響深遠, 《胡適文存》和《中國新文學大系》也同樣風行一時, 以至於後來的讀者往往並不知曉, 此前居然還另有一份頗存歧異的演講記錄稿。

比如, 上文所引演講中的那段批評, 在《新青年》上發表時就被修改成:“寫字決不是每週一小時的課堂習字能夠教得好的, 故可刪去。

現有的《文法要略》、《文字源流》, 都是不通文法和不懂文字學的人編的, 讀了無益, 反有害。 (孫中山先生曾指出《文法要略》的大錯, 如謂鵠與猿為本名字, 與諸葛亮、王猛同一類!)文學史更不能存在。 不先懂得一點文學, 就讀文學史, 記得許多李益、李頎、老杜、小杜的名字, 卻不知道他們的著作, 有什麼用處?”前後稍作比勘, 演講稿和改定稿之間的差別顯而易見。

《新青年》本《中學國文的教授》

近年來相繼有梁心的《胡適關於中學國文教育的三次講演——側重第三次講演》(載《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1期)和瞿駿的《新文化的“到手”與“入心”》(載2016年8月12日《文匯報•文匯學人》),對胡適此次演講的始末原委做過細緻的爬梳和分析,但並不意味著就此題無剩義。比如胡適在演講中指責的那些教材內容究竟如何?對教材的出版方商務印書館,胡適為何在演講時點名道姓,而在修訂成文時卻又避而不談?這些問題都值得繼續深究。我們姑且以其中涉及的文學史教材為例,對相關史料略作鉤沉研討。

保守的王夢曾《中國文學史》

頒行於1904年的《奏定中學堂章程》中列有“中國文學”科目,其中有一項課程內容要求“講中國古今文章流別、文風盛衰之要略”。參照同時頒佈的《奏定大學堂章程》,其中提到“歷代文章流別(日本有《中國文學史》,可仿其意自行編纂講授)”,可知所謂“中國古今文章流別”云云實際上就是指中國文學史而言。只是國事稠濁,風雨如晦,這些規定並未真正落實。直至1912年頒佈《中學校令施行規則》,再次明確規定:“國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漸及于近古文,並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學史之大概。”次年發佈的《中學校課程標準》也列有“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由此正式列入中學階段的國文課程,與此相應的教材也應運而生了。

商務印書館在1914年8月便瞄準商機,捷足先登出版了民國建立以來第一本專供中學使用的《中國文學史》,到了11月又推出了與之配套的《中國文學史參考書》,兩書的編纂者均為時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教員的王夢曾。這本《中國文學史》不僅在封面上印有“共和國教科書”字樣,目錄和正文中也都標明“中學校教科書”,處處提醒讀者加以注意。版權頁上還特意印有教育部的審定批詞:“教科書簡括得要,參考書印證得宜,于學者、教者皆足資研究,應准審定,作為中學校教科書及教員參考書可也。”更是藉此標榜自己符合規定,切於實用。

王夢曾《中國文學史》版權頁

在《編輯大意》中,王夢曾也宣稱:“本書恪遵部定中學章程編纂,以供中學校學生之用。”還特意指出:“本書共二萬餘言,以全年四十周計,每週約授五百言,足供一年之用。”對課時安排及講授進度也加以說明,足見考慮極為周詳。

依仗商務印書館在宣傳、流通、銷售等環節的高效運作,截至1926年,這本教材就連續印刷達二十版之多。胡適在演講中所說的“文學史也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毫無疑問正是針對此書而言。

不過,稍加翻閱,就會發現此書內容頗為奇特。王夢曾在《編輯大意》中曾交代撰著的經過:“編纂方法以文為主體,史學、小說、詩詞、歌曲等為附庸,文字為文章之源,亦著其因革,其他經學、理學等只旁及焉。”儘管以文學作為主要論述對象,同時卻又闌入“史學”、“文字”、“經學”、“理學”等內容,與通常的文學觀念頗有扞格。這在章節安排上也有所體現,如第一編《孕育時代》包括《六經之遞作》和《諸子百家之朋興》兩章,內容更接近哲學史;後面的章節中還有“史家紀傳體之成立”、“字體之變更”、“古史學之發明”、“史學之複盛”、“史學家之馳騖”、“史學家之改進”等名目,顯然和文字學、史學的關係更為密切。

王夢曾《中國文學史》目錄

有些章節看似專注于文學,實則內容相當駁雜,如第五十一節《記事文之就衰》有一大段評論:“南宋史學大盛,並多奇創之作。胡宏作《皇王大紀》,羅泌作《路史》,始破除尊經之成例;鄭樵作《通志》,又破除斷代為史之成例,而《二十略》之作,通括歷代政治、學術而著之篇,尤為發前人所未發;至於朱熹因《通鑒》作《綱目》,寓以褒貶;袁樞因《通鑒》作《紀事本末》,便於記覽;馬貴與因唐杜佑《通典》作《通考》,廣厥體例,皆特殊之著作。元以來史學衰,元人所修各史,《宋史》蕪雜,《遼》、《金》疏漏。明初修《元史》,尤為粗率雲。”其實和文學史並無關聯,更適宜放到史學史中。儘管這種龐雜的“文學”觀念古已有之,在早期文學史著作中也並不鮮見,但在接受了現代西方文學觀念的胡適眼中,肯定顯得大而無當,汗漫無所歸依。

更令胡適產生強烈不滿,以至要斥之為“荒謬”的,還有這部文學史所呈現的保守立場。對西方文化的傳入,王夢曾抱有強烈的反感和抵觸,從全書結語就可見一斑:“自屈、宋開詞賦之端,其傳且千百年;自韓、柳開古文之端,其傳亦千百年;論古文至姚、曾,論駢文至孔、曾,論詩至沈、王,論詞至張、周,取徑甚正,其興當未有艾。乃自歐化東來,學者兼騖旁營,心以分而不一,業以雜而不精固有之,文學致有日蹙百里之憂,是亦承學之士矯枉過直故耳。”且不論他將文學傳統的衰落歸咎於“歐化東來”,與宣導“全盤西化”的胡適早已背道而馳;即便是他如此推崇的韓愈、柳宗元、姚鼐、曾國藩之古文,孔廣森、曾燠之駢文,沈德潛、王士禛之詩,張惠言、周濟之詞等等,也與鼓吹文學革命的胡適格格不入。

面對真正方興未艾的白話文,王夢曾當然並不能熟視無睹。正如他在《編輯大意》中所說的那樣:“凡文章、詩詞、歌曲之源流,悉博考精稽,著之於冊。其有一時異制,如唐末皮、陸等之詩,宋世白話之詩詞,元世白話之文告,亦刺取其精華列入,以明歧趨,並以博讀者之趣。”儘管兼顧白話的發展遞嬗,卻將其視為“歧趨”。在具體評論中也時常流露鄙夷之情,如稱:“自宋人為詞,間用俚語。金元以塞外蠻族入據中原,不諳文理,詞人更曲意遷就,雅俗雜陳,而曲作矣。”(第五十六節《曲之興盛》)如此輕慢不屑,自然和堅決捍衛白話文學的胡適勢同水火。早在1917年發表的《歷史的文學觀念論》(載《新青年》第三卷第三號)中,胡適就大聲疾呼:“夫白話之文學,不足以取富貴,不足以邀聲譽,不列于文學之正宗,而卒不能廢絕者,豈無故耶?豈不以此為吾國文學趨勢自然如此,故不可禁遏而日以昌大耶?愚以深信此理,故又以為今日之文學,當以白話文學為正宗。”日後更有《國語文學史》(北平文化學社1927年版)、《白話文學史》(新月書店1928年版)等完全圍繞白話展開論述的文學史著。因而在演講過程中,一向溫柔敦厚的胡適竟然痛斥此書,實屬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複雜隱微的內心世界

至於胡適在演講時並不諱言出版這些教科書的商務印書館,在《新青年》上發表改定稿時卻又刻意回避,則當從兩者的受眾、場合等環節入手進行分析。演講的地點設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國文研究部,面對的聽眾應該主要是該校師生。胡適所批評的正是他們在課堂上或研究室中使用、研究的教材,因而根本不必遮遮掩掩,直陳其事反倒會引起聽眾的共鳴或商討,形成很好的現場效果。在改定稿的最後,胡適曾提及“我演說之後,有許多人議論我的主張”,正說明演講效果頗佳。

作為這次演講的記錄者,周予同後來撰有《中國現代教育史》(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在第六章《中等教育》中介紹說:“各學科教授的內容,由教育最高行政機關制定教授要旨及學程標準,任各校教師按照標準選擇教材。但實際上,如國文一科,教材選擇的混亂,與教授方法的無標準,幾令人無法形容。”他對“私人遵照政府所定標準而編纂的教科書”尤為不滿,雖然這些教科書“都須呈教育部審查,審定以後,許各校自由採用”,“但實際上,私人編纂中學教科書呈部審查的很少而仍成為書賈一種營業的競爭”,其矛頭所指,首當其衝的便是商務印書館。

《中國現代教育史》(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

周予同的意見雖然未必受到胡適的影響,但至少證明有同樣觀感的不乏其人。此外,即便考慮到胡適在當時的巨大號召力,可受場地條件所限,能到現場親聆的聽眾人數恐怕並不會太多。他在演講過程中興之所至地提及商務印書館,應該不會廣泛擴散,導致嚴重後果。而率先刊載演講稿的《教育叢刊》屬於高校主辦的同仁刊物,發行量極為有限,同樣不用顧慮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然而當胡適依據演講內容修改文稿,並決定交由《新青年》正式發表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就要複雜得多了。從1920年1月起,《新青年》便改在上海編輯出版,而商務印書館總館也設於上海。以《新青年》的影響力而言,其受眾數量之龐大,即便是演講現場的聽眾再加上《教育叢刊》的讀者,恐怕也要望塵莫及。——沒過多久,《浙江教育學刊》第九期就全文轉載了《新青年》上的這篇文章,足以說明其產生的巨大滾動效應。

如果說此前在北京演講時的批評還僅是“隔空喊話”,未必能真正損害到商務的形象;那麼在《新青年》上刊發文章時,如果依然指名道姓,則近乎“上門叫板”,勢必會影響到商務的聲譽和業務,既而激起雙方的不快甚至紛爭。

事實上,胡適和商務的合作交流一直非常愉快。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就是由商務在1919年2月出版的,兩個月不到又再版發行,為他在學術界贏得了極大的聲譽。到了1920年6月,他又被商務禮聘為世界叢書委員(參見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版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數月之後,商務編譯所所長高夢旦還專程赴京,力勸胡適辭去北大教職,轉至上海主持商務的編譯工作。儘管他並未接受邀請,可仍在次年7月赴上海商務印書館考察,不僅提出許多具體建議,還大力舉薦王雲五出任編譯所負責人。

凡此種種,都可見胡適在此期間和商務印書館接觸之頻繁及關係之融洽。在小範圍的演講中批評幾句問題還不算嚴重,在《新青年》上撰文如果還那麼直言不諱,不免有點逞一時口舌之快,最終只會得不償失。處事歷來小心謹慎的胡適,自然會就此反復斟酌衡量,審時度勢地刪改講稿,也正在情理之中。

終其一生,胡適有不少文章都是由演講脫胎而來。從他的立場來說,希望讀者看到的當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再三推敲之後的最終改定稿,而非未經自己審核潤飾的現場記錄稿。但就讀者而言,倘若能同時參酌比較前後不同的版本,則不但能瞭解這些文章究竟是怎樣“層累地造成”的,還能夠藉此探察到他複雜隱微的內心世界。

《新青年》本《中學國文的教授》

近年來相繼有梁心的《胡適關於中學國文教育的三次講演——側重第三次講演》(載《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1期)和瞿駿的《新文化的“到手”與“入心”》(載2016年8月12日《文匯報•文匯學人》),對胡適此次演講的始末原委做過細緻的爬梳和分析,但並不意味著就此題無剩義。比如胡適在演講中指責的那些教材內容究竟如何?對教材的出版方商務印書館,胡適為何在演講時點名道姓,而在修訂成文時卻又避而不談?這些問題都值得繼續深究。我們姑且以其中涉及的文學史教材為例,對相關史料略作鉤沉研討。

保守的王夢曾《中國文學史》

頒行於1904年的《奏定中學堂章程》中列有“中國文學”科目,其中有一項課程內容要求“講中國古今文章流別、文風盛衰之要略”。參照同時頒佈的《奏定大學堂章程》,其中提到“歷代文章流別(日本有《中國文學史》,可仿其意自行編纂講授)”,可知所謂“中國古今文章流別”云云實際上就是指中國文學史而言。只是國事稠濁,風雨如晦,這些規定並未真正落實。直至1912年頒佈《中學校令施行規則》,再次明確規定:“國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漸及于近古文,並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學史之大概。”次年發佈的《中學校課程標準》也列有“中國文學史”。文學史由此正式列入中學階段的國文課程,與此相應的教材也應運而生了。

商務印書館在1914年8月便瞄準商機,捷足先登出版了民國建立以來第一本專供中學使用的《中國文學史》,到了11月又推出了與之配套的《中國文學史參考書》,兩書的編纂者均為時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教員的王夢曾。這本《中國文學史》不僅在封面上印有“共和國教科書”字樣,目錄和正文中也都標明“中學校教科書”,處處提醒讀者加以注意。版權頁上還特意印有教育部的審定批詞:“教科書簡括得要,參考書印證得宜,于學者、教者皆足資研究,應准審定,作為中學校教科書及教員參考書可也。”更是藉此標榜自己符合規定,切於實用。

王夢曾《中國文學史》版權頁

在《編輯大意》中,王夢曾也宣稱:“本書恪遵部定中學章程編纂,以供中學校學生之用。”還特意指出:“本書共二萬餘言,以全年四十周計,每週約授五百言,足供一年之用。”對課時安排及講授進度也加以說明,足見考慮極為周詳。

依仗商務印書館在宣傳、流通、銷售等環節的高效運作,截至1926年,這本教材就連續印刷達二十版之多。胡適在演講中所說的“文學史也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毫無疑問正是針對此書而言。

不過,稍加翻閱,就會發現此書內容頗為奇特。王夢曾在《編輯大意》中曾交代撰著的經過:“編纂方法以文為主體,史學、小說、詩詞、歌曲等為附庸,文字為文章之源,亦著其因革,其他經學、理學等只旁及焉。”儘管以文學作為主要論述對象,同時卻又闌入“史學”、“文字”、“經學”、“理學”等內容,與通常的文學觀念頗有扞格。這在章節安排上也有所體現,如第一編《孕育時代》包括《六經之遞作》和《諸子百家之朋興》兩章,內容更接近哲學史;後面的章節中還有“史家紀傳體之成立”、“字體之變更”、“古史學之發明”、“史學之複盛”、“史學家之馳騖”、“史學家之改進”等名目,顯然和文字學、史學的關係更為密切。

王夢曾《中國文學史》目錄

有些章節看似專注于文學,實則內容相當駁雜,如第五十一節《記事文之就衰》有一大段評論:“南宋史學大盛,並多奇創之作。胡宏作《皇王大紀》,羅泌作《路史》,始破除尊經之成例;鄭樵作《通志》,又破除斷代為史之成例,而《二十略》之作,通括歷代政治、學術而著之篇,尤為發前人所未發;至於朱熹因《通鑒》作《綱目》,寓以褒貶;袁樞因《通鑒》作《紀事本末》,便於記覽;馬貴與因唐杜佑《通典》作《通考》,廣厥體例,皆特殊之著作。元以來史學衰,元人所修各史,《宋史》蕪雜,《遼》、《金》疏漏。明初修《元史》,尤為粗率雲。”其實和文學史並無關聯,更適宜放到史學史中。儘管這種龐雜的“文學”觀念古已有之,在早期文學史著作中也並不鮮見,但在接受了現代西方文學觀念的胡適眼中,肯定顯得大而無當,汗漫無所歸依。

更令胡適產生強烈不滿,以至要斥之為“荒謬”的,還有這部文學史所呈現的保守立場。對西方文化的傳入,王夢曾抱有強烈的反感和抵觸,從全書結語就可見一斑:“自屈、宋開詞賦之端,其傳且千百年;自韓、柳開古文之端,其傳亦千百年;論古文至姚、曾,論駢文至孔、曾,論詩至沈、王,論詞至張、周,取徑甚正,其興當未有艾。乃自歐化東來,學者兼騖旁營,心以分而不一,業以雜而不精固有之,文學致有日蹙百里之憂,是亦承學之士矯枉過直故耳。”且不論他將文學傳統的衰落歸咎於“歐化東來”,與宣導“全盤西化”的胡適早已背道而馳;即便是他如此推崇的韓愈、柳宗元、姚鼐、曾國藩之古文,孔廣森、曾燠之駢文,沈德潛、王士禛之詩,張惠言、周濟之詞等等,也與鼓吹文學革命的胡適格格不入。

面對真正方興未艾的白話文,王夢曾當然並不能熟視無睹。正如他在《編輯大意》中所說的那樣:“凡文章、詩詞、歌曲之源流,悉博考精稽,著之於冊。其有一時異制,如唐末皮、陸等之詩,宋世白話之詩詞,元世白話之文告,亦刺取其精華列入,以明歧趨,並以博讀者之趣。”儘管兼顧白話的發展遞嬗,卻將其視為“歧趨”。在具體評論中也時常流露鄙夷之情,如稱:“自宋人為詞,間用俚語。金元以塞外蠻族入據中原,不諳文理,詞人更曲意遷就,雅俗雜陳,而曲作矣。”(第五十六節《曲之興盛》)如此輕慢不屑,自然和堅決捍衛白話文學的胡適勢同水火。早在1917年發表的《歷史的文學觀念論》(載《新青年》第三卷第三號)中,胡適就大聲疾呼:“夫白話之文學,不足以取富貴,不足以邀聲譽,不列于文學之正宗,而卒不能廢絕者,豈無故耶?豈不以此為吾國文學趨勢自然如此,故不可禁遏而日以昌大耶?愚以深信此理,故又以為今日之文學,當以白話文學為正宗。”日後更有《國語文學史》(北平文化學社1927年版)、《白話文學史》(新月書店1928年版)等完全圍繞白話展開論述的文學史著。因而在演講過程中,一向溫柔敦厚的胡適竟然痛斥此書,實屬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複雜隱微的內心世界

至於胡適在演講時並不諱言出版這些教科書的商務印書館,在《新青年》上發表改定稿時卻又刻意回避,則當從兩者的受眾、場合等環節入手進行分析。演講的地點設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國文研究部,面對的聽眾應該主要是該校師生。胡適所批評的正是他們在課堂上或研究室中使用、研究的教材,因而根本不必遮遮掩掩,直陳其事反倒會引起聽眾的共鳴或商討,形成很好的現場效果。在改定稿的最後,胡適曾提及“我演說之後,有許多人議論我的主張”,正說明演講效果頗佳。

作為這次演講的記錄者,周予同後來撰有《中國現代教育史》(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在第六章《中等教育》中介紹說:“各學科教授的內容,由教育最高行政機關制定教授要旨及學程標準,任各校教師按照標準選擇教材。但實際上,如國文一科,教材選擇的混亂,與教授方法的無標準,幾令人無法形容。”他對“私人遵照政府所定標準而編纂的教科書”尤為不滿,雖然這些教科書“都須呈教育部審查,審定以後,許各校自由採用”,“但實際上,私人編纂中學教科書呈部審查的很少而仍成為書賈一種營業的競爭”,其矛頭所指,首當其衝的便是商務印書館。

《中國現代教育史》(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年)

周予同的意見雖然未必受到胡適的影響,但至少證明有同樣觀感的不乏其人。此外,即便考慮到胡適在當時的巨大號召力,可受場地條件所限,能到現場親聆的聽眾人數恐怕並不會太多。他在演講過程中興之所至地提及商務印書館,應該不會廣泛擴散,導致嚴重後果。而率先刊載演講稿的《教育叢刊》屬於高校主辦的同仁刊物,發行量極為有限,同樣不用顧慮會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

然而當胡適依據演講內容修改文稿,並決定交由《新青年》正式發表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就要複雜得多了。從1920年1月起,《新青年》便改在上海編輯出版,而商務印書館總館也設於上海。以《新青年》的影響力而言,其受眾數量之龐大,即便是演講現場的聽眾再加上《教育叢刊》的讀者,恐怕也要望塵莫及。——沒過多久,《浙江教育學刊》第九期就全文轉載了《新青年》上的這篇文章,足以說明其產生的巨大滾動效應。

如果說此前在北京演講時的批評還僅是“隔空喊話”,未必能真正損害到商務的形象;那麼在《新青年》上刊發文章時,如果依然指名道姓,則近乎“上門叫板”,勢必會影響到商務的聲譽和業務,既而激起雙方的不快甚至紛爭。

事實上,胡適和商務的合作交流一直非常愉快。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就是由商務在1919年2月出版的,兩個月不到又再版發行,為他在學術界贏得了極大的聲譽。到了1920年6月,他又被商務禮聘為世界叢書委員(參見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版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數月之後,商務編譯所所長高夢旦還專程赴京,力勸胡適辭去北大教職,轉至上海主持商務的編譯工作。儘管他並未接受邀請,可仍在次年7月赴上海商務印書館考察,不僅提出許多具體建議,還大力舉薦王雲五出任編譯所負責人。

凡此種種,都可見胡適在此期間和商務印書館接觸之頻繁及關係之融洽。在小範圍的演講中批評幾句問題還不算嚴重,在《新青年》上撰文如果還那麼直言不諱,不免有點逞一時口舌之快,最終只會得不償失。處事歷來小心謹慎的胡適,自然會就此反復斟酌衡量,審時度勢地刪改講稿,也正在情理之中。

終其一生,胡適有不少文章都是由演講脫胎而來。從他的立場來說,希望讀者看到的當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再三推敲之後的最終改定稿,而非未經自己審核潤飾的現場記錄稿。但就讀者而言,倘若能同時參酌比較前後不同的版本,則不但能瞭解這些文章究竟是怎樣“層累地造成”的,還能夠藉此探察到他複雜隱微的內心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