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如果彼得傑克遜、卡梅隆等大師拍《敦克爾克》,會怎麼樣?

中外影迷心中的當代導演第一人克里斯多夫·諾蘭所知道的二戰題材戰爭影片《敦克爾克》終於在國內上映了, 首周斬獲近2億, 這個成績也是進口戰爭題材影片的新高, 但對於深受國內影迷愛戴的諾蘭而言, 就不算理想了。

要知道三年前同樣由其執導的《星際穿越》首周便拿下2.6億, 最終7.55億的佳績。

但諾蘭並不算高產的導演, 其在內地上映的導演作品也不多, 大部分路人影迷對諾蘭的認知度並不算高, 那麼假想一下這部《敦克爾克》換成其他知名度更高的好萊塢大導演, 該片在國內的反應又會如何呢?

斯皮爾伯格、邁克爾貝這些導演會如何拍攝《敦克爾克》

談到目前最成功的導演, 繞不過去的便是斯皮爾伯格、邁克爾貝、彼特傑克遜、詹姆斯卡梅隆這些大牌導演, 除了垂垂老矣的斯大爺之外, 其他導演均在國內有不錯的個人票房號召力。 依照他們的個人風格和手法, 拍出的《敦克爾克》一定別有風格。

(北美累積票房前十的導演成績)

1.斯蒂文斯皮爾伯格版《敦克爾克:拯救小兵的貝爾納》

貝爾納一個精明的法國商人, 在納粹德國閃電戰的鐵蹄踐踏下得以苟活, 以女色和金錢結交了數名納粹軍官。 英法聯軍節節敗退, 近四十萬大軍囤積在敦克爾克, 納粹的重擊即將來臨, 貝爾納買通了多名納粹軍官, 獲取到第一手德軍進擊路線, 及時通告給英法聯軍。

即便如此, 英法聯軍在敦克爾克海港的撤離也遭遇到德國瘋狂的狙擊, 一名已經失去多名兄弟的英國士兵被困在市內, 貝爾納能否憑藉一己之力把這名士兵從德軍的重重圍困中解救出來呢?(《辛德勒名單》加《拯救大兵瑞恩》其實已經樹立了較好的斯皮爾伯格的二戰電影風格了)

2.邁爾克貝版《敦克爾克港》

邁克和布魯諾他們的父親是一戰的戰友, 兩個孩子一個是英國人、一個是法國人, 很小的時候他們便認識, 莉莉安是一個迷人的法國姑娘, 她和布魯諾是青梅竹馬的朋友。 幾個孩子都是在一戰之後出生, 但邁克一直不認識莉莉安。

1938年邁克和布魯諾入伍, 二戰的風雲已經滿布歐洲, 1939年德國進擊波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爆發, 戰火讓邁克和布魯諾分開, 陰差陽錯的讓邁克認識了美麗的莉莉安。

隨著德軍的步步緊逼, 英法聯軍節節潰敗, 終於在1940年5月被逼到敦克爾克。 在潰敗大軍之中, 邁克和布魯諾再一次在敦克爾克的海灘相逢, 兩個兄弟很興奮, 當邁克向布魯諾幸福地展示自己女朋友照片時, 布魯諾發現這個就是自己青梅竹馬的女友, 但對於兄弟、愛情、國家、戰爭, 布魯諾只能暫時選擇與邁克逃離法國。

德國近乎瘋狂的轟炸讓敦克爾克一片狼藉, 邁克在撤離的過程中不幸犧牲。

幾年後當盟軍從新回到法國後, 布魯諾再一次遇到了自己的愛人莉莉安, 兩個年輕人再也不會分離了。 (是不是很狗血, 但保不齊邁克爾貝就這樣拍, 一定要用IMAX3D雙機拍攝, 敦克爾克海灘一定要被炸的翻上天)

3.彼特傑克遜版《法蘭西和英格蘭人:一場不可思議的逃離之旅》

佛多是一個無憂無慮的法國青年人, 一直都在法國一個小鎮快樂的生活著。 他一直都和他叔叔一起住, 叔叔參加過一戰, 時不時會和他講一戰的故事。 但天生樂天的他, 從小便討厭戰爭, 就知道和鄰居的小夥伴一起玩耍。 一次一戰戰友聚會後, 佛多的叔叔離開了佛多, 去了英國。

把鄉下的產業留給了佛多, 並告訴他, 當黑雲蓋過遠處第三座山的山峰時, 要記得和小夥伴一起跑到海灘上乘著大船離開法國。三年後,二戰的烽火燃遍了歐洲,納粹的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態勢進擊歐洲大陸。

當黑壓壓的飛機略過第三座山峰時,佛多和小夥伴跑到了海灘上,看見了數十萬囤積于此的英法軍隊,他們能否混入英法聯軍,登上小船跑到英國找到他的叔叔呢?(傑克遜大神至今留給我們的依然還是指環王系列影片)

4.詹姆斯卡梅隆版《無畏號》

卡神表示我只能有個大概的構想,因為積壓在手裡的項目實在太多,不過諾蘭把沉船鏡頭拍得太少了,單單一個戰列艦無畏號如果在撤離過程中被炸沉,就可以演繹出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了。(不是吹,卡神真木有時間啊!)

別看《敦克爾克》賣不過《血戰鋼鋸嶺》,但他才是觀眾的進階標杆和影迷檢驗標準

雖然很多觀眾特別是資深影迷都愛死諾蘭導演,但諾蘭導演的作品整體在國內仍然是較為小眾的觀眾去欣賞。2005年《蝙蝠俠:俠之迷影》上映時,該片僅僅在國內取得了1400萬的票房。不過因當時內地的電影市場並不健全,銀幕數量也遠非今日可比。同時大部分觀眾只把這部影片當成一部很另類的超級英雄電影,甚至大部分人也對諾蘭不甚瞭解。

真正讓諾蘭民間封神的是2008年的《黑暗騎士》,該片未能在國內大銀幕以全國範圍內的方式來放映,但該片在電影頻道有過幾次放映,這也說明華納影業已經將該片送審且通過。

不過因多個原因未能正式上映,每每該片在帝都和魔都電影節上正式放映都會導致一票難求的。小丑的意外身亡,影片在海外優秀的口碑,未能上映造的饑渴性都使得很多影迷對諾蘭導演多了一份熱愛。

2010年,同樣是9月1日,諾蘭指導,小李子主演的《盜夢空間》上映,很多影迷發現,大家熱愛的小李子雖然算高產演員,但在泰坦尼克號之後,只有2003年與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影片《逍遙法外》在國內上映,諾蘭的上部影片也是五年前的第一部蝙蝠俠電影了。

2010年除了這部《盜夢空間》之外,另外一部影片便是《阿凡達》,從2005年到2010年間,進口片和國產片此消彼長,相互競爭,到了《阿凡達》和《盜夢空間》出現後,內地市場徹底被啟動,觀眾的眼界也被這兩部電影逐漸打開。這些影迷可以在自己有生之年親歷《阿凡達》和《盜夢空間》這樣的大片,對於他們的觀影水準的提高才是最有實際意義的。

正如很多人反復來提及的那個問題,諾蘭是否被過譽,知乎上回答並沒有完全說明實際的內容。可以這樣說,諾蘭只不過依照了傳統電影的規律來拍攝電影而已,進入新世紀後,《星球大戰》前作三部曲開始正式使用全片拍攝數位化,但諾蘭仍然要堅持使用膠片來拍攝影片。

雖然提倡膠片拍攝的導演有很多,不過能夠除了使用膠片仍然用技巧來製作電影的也就只有諾蘭一人。當義大利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奴度提出電影是第七藝術以來,至少在100年間,大家都要遵循著電影的基本規律,數位化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電影拍攝的門檻,也使得很多非電影人進入了電影行業。

電影被譽為結合到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的第七藝術,我們通常不會認可非專業和學科之外的人士來混入這六大藝術領域,甚至同時對著六大領域的批評和品鑒也要學習和欣賞專業人士的看法。但唯獨目前的電影行業,無論是拍攝還評價都出現了人人均可出手,人人均可發生的獨特現象。這對於電影行業本身來說,是不健康和不正規的。

那麼當資深影迷(有一定閱片基礎的影迷)看到以古典電影拍攝手段來製作影片的諾蘭,自然會頂禮膜拜了。同時,瞭解和鑒賞諾蘭影片也會使得影迷少走彎路,得到對電影相對正確的審美情趣,這對於目前觀眾來說,即是捷徑,也是幸運。

到底應該如何評價《敦克爾克》,《戰狼2》真的對他有票房掠奪嘛?

同樣是戰爭題材影片《戰狼2》可以賣到56億,《血戰鋼鋸嶺》也超過了4億,更大牌導演的諾蘭卻不能超過3.5億,下周上映的《蜘蛛俠:英雄歸來》會劃走更多的市場份額。

但《敦克爾克》即便在法國和德國市場表現也比較良好,甚至德國主流媒體還給該片不錯的評價,要知道對於一部戰爭題材影片,特別是二戰題材影片,極難在德日兩國市場取得口碑和票房的成功。除了影片本身的品質之外,諾蘭本身的號召力和人工魅力也是讓歐洲觀眾所折服的。同時影片也涉及到英法德乃至於多個歐洲國家,上次諾蘭很國際的化的影片當屬《盜夢空間》了。

敦克爾克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戰略撤退之一,但這一切也是因為當時俄英法美等國家對德國法西斯的縱容以及綏靖政策。俄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都沒有更好的控制和轄制到已經羽翼豐滿的德國法西斯,也間接造成這場人類歷史的上的浩劫。對於內地觀眾而言,敦克爾克大撤退遠不及《血戰鋼鋸嶺》怒懟日本鬼子看起來過癮,甚至對於比較拗口的片名也略感生疏。

但內地觀眾還是和歐美主流的媒體意見有很大的不同,畢竟在中國人眼中,我們一直都接受那種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榮耀,撤退就意味著失敗、意味著逃兵和無能。但諾蘭這次幾乎用了和馮小剛《一九四二》一樣的主題,強調活下去,走(乘)回去,留住生命一切才皆有可能。不過既然國人都無法接受《一九四二》,那麼因《戰狼2》和《血戰鋼鋸嶺》所燒起的熱情,自然容易被敦克爾克海灘的巨浪所撲滅。

並不是《戰狼2》的餘威影響到《敦克爾克》,中國觀眾或者說大部分路人觀眾對於影片的觀影訴求,《敦克爾克》並沒有完全去滿足,但最終3,5億的票房成績,對於近乎默片的《敦克爾克》仍然是一種類型片的成功,如果真按照前文所提的方式來拍攝一部討好觀眾的影片,我們影迷又能從那種影片中獲得什麼收穫呢?

要記得和小夥伴一起跑到海灘上乘著大船離開法國。三年後,二戰的烽火燃遍了歐洲,納粹的閃電戰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態勢進擊歐洲大陸。

當黑壓壓的飛機略過第三座山峰時,佛多和小夥伴跑到了海灘上,看見了數十萬囤積于此的英法軍隊,他們能否混入英法聯軍,登上小船跑到英國找到他的叔叔呢?(傑克遜大神至今留給我們的依然還是指環王系列影片)

4.詹姆斯卡梅隆版《無畏號》

卡神表示我只能有個大概的構想,因為積壓在手裡的項目實在太多,不過諾蘭把沉船鏡頭拍得太少了,單單一個戰列艦無畏號如果在撤離過程中被炸沉,就可以演繹出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了。(不是吹,卡神真木有時間啊!)

別看《敦克爾克》賣不過《血戰鋼鋸嶺》,但他才是觀眾的進階標杆和影迷檢驗標準

雖然很多觀眾特別是資深影迷都愛死諾蘭導演,但諾蘭導演的作品整體在國內仍然是較為小眾的觀眾去欣賞。2005年《蝙蝠俠:俠之迷影》上映時,該片僅僅在國內取得了1400萬的票房。不過因當時內地的電影市場並不健全,銀幕數量也遠非今日可比。同時大部分觀眾只把這部影片當成一部很另類的超級英雄電影,甚至大部分人也對諾蘭不甚瞭解。

真正讓諾蘭民間封神的是2008年的《黑暗騎士》,該片未能在國內大銀幕以全國範圍內的方式來放映,但該片在電影頻道有過幾次放映,這也說明華納影業已經將該片送審且通過。

不過因多個原因未能正式上映,每每該片在帝都和魔都電影節上正式放映都會導致一票難求的。小丑的意外身亡,影片在海外優秀的口碑,未能上映造的饑渴性都使得很多影迷對諾蘭導演多了一份熱愛。

2010年,同樣是9月1日,諾蘭指導,小李子主演的《盜夢空間》上映,很多影迷發現,大家熱愛的小李子雖然算高產演員,但在泰坦尼克號之後,只有2003年與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影片《逍遙法外》在國內上映,諾蘭的上部影片也是五年前的第一部蝙蝠俠電影了。

2010年除了這部《盜夢空間》之外,另外一部影片便是《阿凡達》,從2005年到2010年間,進口片和國產片此消彼長,相互競爭,到了《阿凡達》和《盜夢空間》出現後,內地市場徹底被啟動,觀眾的眼界也被這兩部電影逐漸打開。這些影迷可以在自己有生之年親歷《阿凡達》和《盜夢空間》這樣的大片,對於他們的觀影水準的提高才是最有實際意義的。

正如很多人反復來提及的那個問題,諾蘭是否被過譽,知乎上回答並沒有完全說明實際的內容。可以這樣說,諾蘭只不過依照了傳統電影的規律來拍攝電影而已,進入新世紀後,《星球大戰》前作三部曲開始正式使用全片拍攝數位化,但諾蘭仍然要堅持使用膠片來拍攝影片。

雖然提倡膠片拍攝的導演有很多,不過能夠除了使用膠片仍然用技巧來製作電影的也就只有諾蘭一人。當義大利電影先驅者喬托·卡奴度提出電影是第七藝術以來,至少在100年間,大家都要遵循著電影的基本規律,數位化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電影拍攝的門檻,也使得很多非電影人進入了電影行業。

電影被譽為結合到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的第七藝術,我們通常不會認可非專業和學科之外的人士來混入這六大藝術領域,甚至同時對著六大領域的批評和品鑒也要學習和欣賞專業人士的看法。但唯獨目前的電影行業,無論是拍攝還評價都出現了人人均可出手,人人均可發生的獨特現象。這對於電影行業本身來說,是不健康和不正規的。

那麼當資深影迷(有一定閱片基礎的影迷)看到以古典電影拍攝手段來製作影片的諾蘭,自然會頂禮膜拜了。同時,瞭解和鑒賞諾蘭影片也會使得影迷少走彎路,得到對電影相對正確的審美情趣,這對於目前觀眾來說,即是捷徑,也是幸運。

到底應該如何評價《敦克爾克》,《戰狼2》真的對他有票房掠奪嘛?

同樣是戰爭題材影片《戰狼2》可以賣到56億,《血戰鋼鋸嶺》也超過了4億,更大牌導演的諾蘭卻不能超過3.5億,下周上映的《蜘蛛俠:英雄歸來》會劃走更多的市場份額。

但《敦克爾克》即便在法國和德國市場表現也比較良好,甚至德國主流媒體還給該片不錯的評價,要知道對於一部戰爭題材影片,特別是二戰題材影片,極難在德日兩國市場取得口碑和票房的成功。除了影片本身的品質之外,諾蘭本身的號召力和人工魅力也是讓歐洲觀眾所折服的。同時影片也涉及到英法德乃至於多個歐洲國家,上次諾蘭很國際的化的影片當屬《盜夢空間》了。

敦克爾克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戰略撤退之一,但這一切也是因為當時俄英法美等國家對德國法西斯的縱容以及綏靖政策。俄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都沒有更好的控制和轄制到已經羽翼豐滿的德國法西斯,也間接造成這場人類歷史的上的浩劫。對於內地觀眾而言,敦克爾克大撤退遠不及《血戰鋼鋸嶺》怒懟日本鬼子看起來過癮,甚至對於比較拗口的片名也略感生疏。

但內地觀眾還是和歐美主流的媒體意見有很大的不同,畢竟在中國人眼中,我們一直都接受那種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榮耀,撤退就意味著失敗、意味著逃兵和無能。但諾蘭這次幾乎用了和馮小剛《一九四二》一樣的主題,強調活下去,走(乘)回去,留住生命一切才皆有可能。不過既然國人都無法接受《一九四二》,那麼因《戰狼2》和《血戰鋼鋸嶺》所燒起的熱情,自然容易被敦克爾克海灘的巨浪所撲滅。

並不是《戰狼2》的餘威影響到《敦克爾克》,中國觀眾或者說大部分路人觀眾對於影片的觀影訴求,《敦克爾克》並沒有完全去滿足,但最終3,5億的票房成績,對於近乎默片的《敦克爾克》仍然是一種類型片的成功,如果真按照前文所提的方式來拍攝一部討好觀眾的影片,我們影迷又能從那種影片中獲得什麼收穫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