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福州印象——嚴複故居

嚴複故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郎官巷20號。 始建年代不詳, 坐北朝南, 主座與花廳兩座毗連, 占地面積609平方米。

主座清式規制, 門內三面走廊, 前設有插屏門。 大廳面闊三間, 正間分前後廳, 左右邊間為前後廂房。 主座前廊西有小門通花廳。 花廳前後走廊、欄杆均仿西方建築紋飾。 故居是當時福建省督軍兼省長李厚基於1920年為嚴複購置, 毗連楊橋巷臺灣“板橋林”宅院(嚴林家族有姻親關係)。 嚴複是清末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 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嚴複於1920年底回到福州, 居住在這裡, 直至1921年病逝。 儘管嚴複於此的居住時間不長, 但確是他落葉歸根的地方。 嚴複孫女嚴停雲, 筆名華嚴, 是當代臺灣著名女作家, 她出生、成長在郎官巷。 她在《吾祖嚴複》、《郎官巷裡的童年》等散文中,

曾娓娓動聽地講述她的郎官巷故居和她外婆楊橋巷“臺灣林”宅院。

嚴複重要成就就是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等, 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 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 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 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對後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尤其翻譯的《天演論》喚醒了一代又一代自強自立的中國人, 他的“物盡天擇, 適者生存”理論為“仁者愛人”的中國人揭示了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格局。

關於嚴複:

嚴複(1854-1921),又名傳初、體乾、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晚號愈懋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咸豐三年底(1854年1月)出生。父嚴振先,字志範,“以醫名鄉里”。嚴複7歲入塾,11歲在同邑儒生黃少岩指導下學習經史,飽聞先哲學行。二年後,黃少岩卒;又過一年其父嚴志范去世,生活陷入貧困。時值福建船政學堂首次招生,入學子弟由公費供應食宿,嚴複前往投考。因名列榜首,獲准自行挑選專業,遂入船政後學堂學習駕駛輪船。理論課結業後,到“建威”、“揚武”軍艦實習,隨輪到過新加坡、檳榔嶼、長崎、橫濱等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隨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到臺灣佈防,抗擊日本侵略。光緒元年(187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

光緒二年(1876年),福建船政學堂首次派遣學生出國留學,嚴複與劉步蟾、林泰曾、薩鎮冰等同往英國。嚴複先入抱士穆德學院,後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各科成績均列優等。在英國期間,嚴複除學習海軍知識外,經常留心西方政治制度和學術思想,比較“中西學術政制之異同”。曾實地考察英國社會,還到一家英國法院觀察審理案件全過程。

光緒五年(1879年),嚴複學成回國,就任福建船政學堂教習。第二年,調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光緒十五年(1889年),才升為會辦(副校長),次年又升為總辦(校長)。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嚴複發表譯述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著作《進化與倫理》前兩篇,稱為《天演論》,上自學者名流,下至青年學子,無不爭先閱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人們救國的理論依據,嚴複因此而名重一時。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任命嚴複為北京大學校長。民國2年(1913年),受聘為總統府外交法律顧問。民國3年(1914年),又受聘為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

民國2年(1913年),嚴複為首發起成立“孔教會”,宣導尊孔讀經和忠、孝、節、義。以致民國4年(1915年),參政院參政楊度出面組織“籌安會”時,也將嚴複列為6個發起人之一。新文化運動期間,嚴複反對改“古文”為“白話”;“五四”運動發生後,又不贊同學生“干預國政”。

民國10年(1921年)10月27日,嚴複在福州病故。葬于倉山區陽岐村北鼇頭山東麓

關於嚴複:

嚴複(1854-1921),又名傳初、體乾、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晚號愈懋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咸豐三年底(1854年1月)出生。父嚴振先,字志範,“以醫名鄉里”。嚴複7歲入塾,11歲在同邑儒生黃少岩指導下學習經史,飽聞先哲學行。二年後,黃少岩卒;又過一年其父嚴志范去世,生活陷入貧困。時值福建船政學堂首次招生,入學子弟由公費供應食宿,嚴複前往投考。因名列榜首,獲准自行挑選專業,遂入船政後學堂學習駕駛輪船。理論課結業後,到“建威”、“揚武”軍艦實習,隨輪到過新加坡、檳榔嶼、長崎、橫濱等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隨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到臺灣佈防,抗擊日本侵略。光緒元年(187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

光緒二年(1876年),福建船政學堂首次派遣學生出國留學,嚴複與劉步蟾、林泰曾、薩鎮冰等同往英國。嚴複先入抱士穆德學院,後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學習,各科成績均列優等。在英國期間,嚴複除學習海軍知識外,經常留心西方政治制度和學術思想,比較“中西學術政制之異同”。曾實地考察英國社會,還到一家英國法院觀察審理案件全過程。

光緒五年(1879年),嚴複學成回國,就任福建船政學堂教習。第二年,調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光緒十五年(1889年),才升為會辦(副校長),次年又升為總辦(校長)。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嚴複發表譯述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著作《進化與倫理》前兩篇,稱為《天演論》,上自學者名流,下至青年學子,無不爭先閱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人們救國的理論依據,嚴複因此而名重一時。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任命嚴複為北京大學校長。民國2年(1913年),受聘為總統府外交法律顧問。民國3年(1914年),又受聘為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

民國2年(1913年),嚴複為首發起成立“孔教會”,宣導尊孔讀經和忠、孝、節、義。以致民國4年(1915年),參政院參政楊度出面組織“籌安會”時,也將嚴複列為6個發起人之一。新文化運動期間,嚴複反對改“古文”為“白話”;“五四”運動發生後,又不贊同學生“干預國政”。

民國10年(1921年)10月27日,嚴複在福州病故。葬于倉山區陽岐村北鼇頭山東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