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這部國產電影,若被忽視將是巨大遺憾

文 | Zazie

威尼斯電影節正在舉行中, 大家可能更關注主競賽電影, 不過我想在這裡提醒的是, 「威尼斯日」單元也有一部國產片入圍了。 它的成本不高, 也沒什麼明星, 但, 它值得我們每個人關心。

這部電影就是鵬飛導演的《米花之味》。

影片前不久在First青年影展首映, 不少人給出了頗高的評價, 尤其指出他的創意非常別致。

影片是關於雲南傣族鄉村的留守兒童。 一提到留守兒童, 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一定是個悲傷又沉重的故事。 但《米花之味》並非如此, 它明亮俏皮, 幽默風趣, 一反俗套, 告訴了我們此前從未得知的留守兒童故事。

導演鵬飛出身京劇世家, 旅法學習電影八年, 本科畢業於法國著名的視聽學院, 之前多次跟洪常秀和蔡明亮合作, 曾擔任《臉》的副導演, 《郊遊》的編劇和副導演。

《郊遊》(2013)

2015年, 鵬飛的處女作《地下香》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歐洲和地中海影評人協會評選的最佳影片獎, 以及芝加哥電影節新銳導演競賽單元金雨果獎, 所以這可真是一名後生可畏的80後導演。

這次的《米花之味》已經是鵬飛第二次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這位元年輕導演似乎對當代底層和邊緣人群非常感興趣, 上一部《地下香》講的是住地下室的北漂,

《米花之味》則是關於農村留守兒童。 但他的著力點完全不是要從事某種社會批判, 而是從另一些更豐富多面的角度去呈現這些人酸甜苦辣的生活。

《地下香》(2015)

《米花之味》像一個大熔爐, 展現的東西非常豐富——留守兒童的代際關係、城鄉差距、民族文化變遷、現代科技的侵入,

這些元素都巧妙地融入了日常敘事, 絲毫不誇張生硬。

影片的主角是一對母女, 開場便是媽媽開著車, 載著大城市帶來的進口零食回到女兒和父親所在的家鄉, 滿心期待和喜悅。 回到家之後才發現, 正上小學的女兒喃杭變得不聽管教了。

她調皮搗蛋, 不好好學習, 也不收拾房間, 整天都在玩。 外公對她也是放任自如, 管教不足, 溺愛有加。 媽媽對此既生氣又無奈, 更糟糕的是, 她發現自己跟家鄉格格不入。

演員英澤北京人, 後留學英美, 上一部作品是和鵬飛導演合作的《地下香》, 其在片中的演出獲得歐洲媒體好評

對於這個安土重遷、熟人社會的村寨來說, 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媽媽就是個闖入者。

在「外公-媽媽-孩子」三重代際關係中, 有一組很有意思的對話。

媽媽說, 城裡的小孩子條件那麼好都在競爭激烈地讀書, 你還不學習, 以後怎麼在社會上立足?外公說, 我們就在這呆著, 哪也不去。 孩子也充滿怨氣地說, 對, 我就跟外公一起, 哪也不去。

作為留守兒童的孩子跟外公站在一起排斥媽媽,不光是因為多年來缺乏雙親的陪伴而造成的情感缺失,更是來自鄉土文明對城市的抗拒。

然而,外公和孩子真能站在一條線上嗎?不能。雖然他們共處一個村寨,過的卻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根本原因是,這座民族村寨也不再是與世隔絕的一隅,而是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一處文化混雜之地。

外公過的是實實在在的鄉土生活,儘管村寨發生了變化,他卻變化不多,抽水煙,跟村民嘮嗑,一起幹農活,參加村中的各種民俗活動。外公們代表的是鄉土文明的一面,鄉土生活重在物質勞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們這輩人一直以來都實實在在地在跟具體的生活和土地打交道。

而孩子,雖說生活在鄉下,但她的大部分時間並不像外公那樣鄉土式「純天然」地生活,而是泡在手機遊戲和網吧裡。互聯網將鄉村的孩子們從當下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活在了另一重世界中。

片中這些留守兒童面臨的是這樣一種生活:當下的具體生活已被爺爺奶奶輩打理好,鄉村的封閉和緩慢又使他們感受不到未來的緊迫,這時候,正好有遊戲作為另一時間維度的世界,介入了他們的生活,從此令他們失去了現實感和對當下的把控感。他們所感受的時間也不再是現實中的時間,而是一種更加空無的,被虛擬世界操控的時間。

他們的生活徹底失控。

孩子喃杭整天的心思都在遊戲上,甚至半夜偷偷跑去網吧玩通宵。孩子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圍坐在廟前,並不是為了拜祭,而是因為那裡有WiFi。他們代表某種當代社會特有的混雜的城鄉文明,是現代與前現代的碰撞之間產生的裂隙。

媽媽看到這一切自然心急。平時身處大城市的她自然知道孩子面臨的是怎樣一個充滿競爭的未來,但這一切對於身處鄉村的人來說都太抽象了,他們感受不到城市的焦慮。

「外公-媽媽」這組關係可以轉換為「鄉土-城市」,在外公生活的農業世界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看天,沒有選擇,也沒有焦慮,只是活在當下。

而在媽媽生活的城市中,每天都風雲變幻,所謂城市的夢想就是不斷給你灌輸未來的可能性,自我實現的可能性,所以大人要好好賺錢,孩子要好好讀書,以奔向一個更有前景的未來。

而孩子呢?他們是城鄉的橋樑嗎?可惜並不是。他們的生活抽離了當下,也架空了未來,活在及時滿足的遊戲世界裡。

在管教孩子失敗,跟孩子和外公發生衝突後,心灰意冷的媽媽最初決定回城,她說,我還是回去賺錢比較實在,在這兒總是礙手礙腳的。

片中有組非常有趣的對照。

片頭,媽媽開車回鄉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賣雞蛋的小女孩,導演用了一組趣味十足的正反打鏡頭,讓媽媽和小孩的臉占滿整個銀幕,交替出現。

車內的媽媽臉上泛著喜悅和期待,對小孩充滿憐愛之意,還送給她零食。車外的小孩也是一張純潔可愛的臉,笑眯眯地盯著她。

這一段為觀眾墊下了對於城鄉關係的心理想像:鄉村是淳樸的,需要幫助的;城裡是熱心的,能夠提供幫助的。片頭這段既是媽媽誤以為她能夠輕易融入,甚至是幫助久別的家鄉,同時也是觀眾對於城鄉關係的誤解。

從她入鄉的這一刻開始,樂觀的想像就在導演之後安排的各項瑣事和衝突之中逐漸瓦解掉了。

媽媽開始慢慢明白,她無法融入這裡,這裡並不歡迎外來者。一切和諧美好的憧憬都畫作雲煙,在她一氣之下決定回城的路上,又遇到了這位小女孩。這一次,她忍不住哭了。這組相遇的對照展現的是既是城市對鄉村想像的受挫,也是漂泊者對家鄉想像的受挫。

當你離開了家鄉,就再也回不去了。在城市化急速發展的年代,失去歸宿幾乎是所有人的宿命。生於大城市的人發現故鄉已不再屬於他們,生於小鄉鎮的人發現他們已不再屬於故鄉。

人們與家鄉之間產生了巨大的溝壑,片中的媽媽便屬於後者。影片中三代人的彼此割裂正是當下社會的寫照。

導演並沒有悲劇化這種彼此的割裂,而是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展現了他們在裂痕之中開懷又苦澀的生活。

片中小女兒喃杭的好友(也是留守兒童)得了不治之症,她去看好友時,搞怪地給她變了個魔術,床單一揮,門口站著好友久久未見的父母,二人滿眼淚光。這一幕張力十足,在孩子氣的幽默濾鏡下,苦澀卻不苦情,拿捏恰到好處。

影片的最後是好友的葬禮。喃杭說,我沒覺得小夥伴死了,那感覺很不真實。這場葬禮,沒有悲痛,沒有沉思,也沒有故作溫情,僅僅是「感覺不真實」。

就像片尾母女倆在溶洞跳的那支舞,完全跳脫了現實,加上了一層不真實的濾鏡。導演並不試圖為片中割裂的生活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和回答,人人都在努力黏合割裂的生活,沒有答案,也沒有結束,這就是活著的狀態,一如生死。

不如跳支舞。

哪也不去。

作為留守兒童的孩子跟外公站在一起排斥媽媽,不光是因為多年來缺乏雙親的陪伴而造成的情感缺失,更是來自鄉土文明對城市的抗拒。

然而,外公和孩子真能站在一條線上嗎?不能。雖然他們共處一個村寨,過的卻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根本原因是,這座民族村寨也不再是與世隔絕的一隅,而是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一處文化混雜之地。

外公過的是實實在在的鄉土生活,儘管村寨發生了變化,他卻變化不多,抽水煙,跟村民嘮嗑,一起幹農活,參加村中的各種民俗活動。外公們代表的是鄉土文明的一面,鄉土生活重在物質勞動,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們這輩人一直以來都實實在在地在跟具體的生活和土地打交道。

而孩子,雖說生活在鄉下,但她的大部分時間並不像外公那樣鄉土式「純天然」地生活,而是泡在手機遊戲和網吧裡。互聯網將鄉村的孩子們從當下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活在了另一重世界中。

片中這些留守兒童面臨的是這樣一種生活:當下的具體生活已被爺爺奶奶輩打理好,鄉村的封閉和緩慢又使他們感受不到未來的緊迫,這時候,正好有遊戲作為另一時間維度的世界,介入了他們的生活,從此令他們失去了現實感和對當下的把控感。他們所感受的時間也不再是現實中的時間,而是一種更加空無的,被虛擬世界操控的時間。

他們的生活徹底失控。

孩子喃杭整天的心思都在遊戲上,甚至半夜偷偷跑去網吧玩通宵。孩子們經常三三兩兩地圍坐在廟前,並不是為了拜祭,而是因為那裡有WiFi。他們代表某種當代社會特有的混雜的城鄉文明,是現代與前現代的碰撞之間產生的裂隙。

媽媽看到這一切自然心急。平時身處大城市的她自然知道孩子面臨的是怎樣一個充滿競爭的未來,但這一切對於身處鄉村的人來說都太抽象了,他們感受不到城市的焦慮。

「外公-媽媽」這組關係可以轉換為「鄉土-城市」,在外公生活的農業世界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看天,沒有選擇,也沒有焦慮,只是活在當下。

而在媽媽生活的城市中,每天都風雲變幻,所謂城市的夢想就是不斷給你灌輸未來的可能性,自我實現的可能性,所以大人要好好賺錢,孩子要好好讀書,以奔向一個更有前景的未來。

而孩子呢?他們是城鄉的橋樑嗎?可惜並不是。他們的生活抽離了當下,也架空了未來,活在及時滿足的遊戲世界裡。

在管教孩子失敗,跟孩子和外公發生衝突後,心灰意冷的媽媽最初決定回城,她說,我還是回去賺錢比較實在,在這兒總是礙手礙腳的。

片中有組非常有趣的對照。

片頭,媽媽開車回鄉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賣雞蛋的小女孩,導演用了一組趣味十足的正反打鏡頭,讓媽媽和小孩的臉占滿整個銀幕,交替出現。

車內的媽媽臉上泛著喜悅和期待,對小孩充滿憐愛之意,還送給她零食。車外的小孩也是一張純潔可愛的臉,笑眯眯地盯著她。

這一段為觀眾墊下了對於城鄉關係的心理想像:鄉村是淳樸的,需要幫助的;城裡是熱心的,能夠提供幫助的。片頭這段既是媽媽誤以為她能夠輕易融入,甚至是幫助久別的家鄉,同時也是觀眾對於城鄉關係的誤解。

從她入鄉的這一刻開始,樂觀的想像就在導演之後安排的各項瑣事和衝突之中逐漸瓦解掉了。

媽媽開始慢慢明白,她無法融入這裡,這裡並不歡迎外來者。一切和諧美好的憧憬都畫作雲煙,在她一氣之下決定回城的路上,又遇到了這位小女孩。這一次,她忍不住哭了。這組相遇的對照展現的是既是城市對鄉村想像的受挫,也是漂泊者對家鄉想像的受挫。

當你離開了家鄉,就再也回不去了。在城市化急速發展的年代,失去歸宿幾乎是所有人的宿命。生於大城市的人發現故鄉已不再屬於他們,生於小鄉鎮的人發現他們已不再屬於故鄉。

人們與家鄉之間產生了巨大的溝壑,片中的媽媽便屬於後者。影片中三代人的彼此割裂正是當下社會的寫照。

導演並沒有悲劇化這種彼此的割裂,而是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展現了他們在裂痕之中開懷又苦澀的生活。

片中小女兒喃杭的好友(也是留守兒童)得了不治之症,她去看好友時,搞怪地給她變了個魔術,床單一揮,門口站著好友久久未見的父母,二人滿眼淚光。這一幕張力十足,在孩子氣的幽默濾鏡下,苦澀卻不苦情,拿捏恰到好處。

影片的最後是好友的葬禮。喃杭說,我沒覺得小夥伴死了,那感覺很不真實。這場葬禮,沒有悲痛,沒有沉思,也沒有故作溫情,僅僅是「感覺不真實」。

就像片尾母女倆在溶洞跳的那支舞,完全跳脫了現實,加上了一層不真實的濾鏡。導演並不試圖為片中割裂的生活給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和回答,人人都在努力黏合割裂的生活,沒有答案,也沒有結束,這就是活著的狀態,一如生死。

不如跳支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