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浮生六記》為何成了暢銷書?

近日, “北京開卷”公佈了2017年上半年網店與實體店(2017年1月—2017年6月)暢銷書排行榜TOP10, 《浮生六記》名列其中。 不僅如此, 《浮生六記》在“大眾暢銷書排行榜TOP10”中也位列第八。 京東圖書文娛業務部公佈的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最暢銷的三種紙質實體書是:《浮生六記(全譯本)》、《解憂雜貨店》、《擺渡人》, 而在總榜上, 《浮生六記》高居榜首, 它的熱銷令人感到意外。 《浮生六記》, 是清代文學家沈複的自傳體隨筆。 為什麼一部古人的自傳體作品受到當代讀者的熱捧?有評論認為, 《浮生六記》描寫了沈複與妻子的深厚感情, 娓娓道來又短小好讀,

這種溫暖治癒型的書, 市場一直有需求, “另外, 現代社會大家壓力大, 往往忽略生活中的細節, 《浮生六記》恰好有這個優勢, 容易受歡迎”。 沈複的《浮生六記》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 歡愉與愁苦兩相對照, 真切動人, 文筆樸實。 道光二十九年王韜曾為此書作跋, 稱讚此書“筆墨之間, 纏綿哀感, 一往情深。 ”《浮生六記》“前序後跋”的體例, 亦影響後書體例。 1936年, 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四篇譯成英文, 分期連載於《天下》月刊, 後又出版漢英對照單行本, 並作長序言, 其中讚揚書中沈複的結髮妻子芸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還猜想“在蘇州家藏或舊書鋪一定還有一本全本”, 過後不久蘇州冷攤上便出現“全抄本”但卻是後人偽作。
近幾年, 治癒文、治癒類圖書是一直走俏的大眾閱讀的種類, 尤其去年以來, 據各種圖書榜暢銷榜以及圖書訂貨會上的資料, “暢銷趨勢顯示, 心靈治癒類成為閱讀的主要訴求, 社交媒體對這類圖書銷售, 口碑效應明顯。 ” 在書中, 沈複深情率真地刻畫了一位憨而真、惠而美的女性形象——芸娘。 她是沈複相濡以沫的結髮之妻, 也是沈複乃至所有中國男人心目中的紅顏知己。 不僅林語堂, 還有俞平伯、馮其庸、曹聚仁等文人大家, 都曾為之心儀不已。 《浮生六記》有古典的意蘊情韻、有雅致婉約的文字、有林下風致的詩意;有溫暖有悲涼, 執子之手的歡欣, 相濡以沫的溫情, 無法與子偕老、情深不壽的宿命…… 書中沈複對夫婦二人生活藝術的描寫,
尤令人心生嚮往:陳芸(芸娘)用小砂囊撮茶葉少許置荷花心中, 第二天早上烹天泉水泡茶;二人七夕賞月共論雲霞, 鐫“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圖章為往來書信之用;二人遊滄浪亭、水仙廟, 陳芸女扮男裝引起誤會的戲劇性場景, 更是饒有意趣……而這正是沈複所期望追求的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 或許正是文中這類“溫暖”、“治癒”的文字內容, 搔到了閱讀此類圖書的讀者生命、情感、心靈的癢處。 在中國文化中, 這種“生活的藝術”的書寫和訴求, 一直是中國文人的文化母題和精神母題。 《浮生六記》中將近半部文字是這種文化趣味的表達。 其實, 這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學的一種傳統。 所以, 《浮生六記》的走紅,
是這部古書獨特的文化個性和藝術魅力使然, 更進一步說, 這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精神趣味的必然結果。 《浮生六記》似也與當下人們的文化心理有著相契合的關係。 明清時代文字與現時相差不遠, 讀者能在略加思考後品出深意, 同時, 這本書中藝術化審美化的生活, 自由隨性的文本和內容, 又非常適合當今焦慮不安、充滿物化欲望的我們的渴求, 需要借藝術審美的良藥來舒緩浮躁的心, 尋求與自我的生命、心靈、精神和靈魂的聯繫。 就此而言, 傳統經典文學尤其是像《浮生六記》這樣的藝術化、生命化、生活化的隨筆文體, 應該就是這種熨帖人心、撫慰生命的最佳之選。 而單就這本《浮生六記》的閱讀而言, 這是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藝術境界和審美趣味的一本好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