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廣發證券——工程機械行業專題報告(二):似曾相識的軌跡,日本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思考與啟示

回顧日本工程機械行業60年:尋找似曾相識的投資曲線

日本工程機械行業隨著日本經濟變化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55-1990年)以投資為導向的高速成長階段,共出現了五次投資週期(以基建+房產投資為主),對應著工程機械行業的五個景氣週期。 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破碎,日本國內公共投資需求和房產投資走向平穩,工程機械行業迎來調整,逐漸步入成熟週期。 第二階段(2000年至今)以更新需求為增長點,行業以七年為週期發展。 日本工程機械產業變遷中有幾個明顯的特徵:(1)挖掘機替代裝載機的趨勢;(2)小型挖掘機逐步崛起;(3)內需停滯,出口接力。

探索龍頭小松製造所:兩次化險為夷的經歷,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小松的成長歷程是日本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縮影,目前小松已經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前列。 在行業成熟之後公司克服了兩次大的外部危機:(1)2001年左右,日本工程機械需求跌至1990年來新低,公司大刀闊斧地削減固定費用,裁撤人員、關停合併冗餘的子公司,銷售收入比與利潤率一降一升,公司經營結構大大改善;(2)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公司果斷選擇停產和限產模式去庫存,資金周轉狀況得到好轉。

深思日本行業發展:內外兼修,重視核心技術積累

日本工程機械發展成功的內部因素主要有四方面:(1)兼顧國內外兩個市場,並逐漸擴展業務領域,在內需下行後,迅速開啟了國際化業務;(2)重視技術研發,提高產品技術水準並實現核心零部件國產化;(3)產品結構隨著需求相機抉擇,行業發展後期小型挖掘機逐步放量;(4)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拓展海外市場尋求均衡。

借鑒成長之路:工程機械潛力仍待挖掘,更加期待存量時代的新週期

從城鎮化階段、投資體量、絕對銷量、保有量密度四個維度對比分析,我國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相當於與日本九十年代的發展水準,仍有潛力值得挖掘。 未來需求基礎一方面來自於存量的更新需求,另一方面來自於海外市場。 從國際化進程中,本土化生產、本土化管理是值得學習借鑒的,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是值得期待的。

投資建議:從日本的發展歷程來看,地產和基建投資仍然是對工程機械行業最有效的拉動方式,但一旦邁過邊際拐點,就會逐步走向成熟的新週期。 從典型範例小松的成長過程來看,對危機的處理能力遠比抓住機遇更可貴。 我們建議積極關注兩類公司:(1)能穿越行業低谷週期並作出逆勢調整的公司;(2)具備向海外進軍,尋求國際化業務突破的企業;(3)產品結構調整符合產業趨勢。 基於此,我們建議積極關注龍頭公司三一重工,其次建議關注柳工、徐工、中聯重科,和核心零部件企業恒立液壓。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環境特別是房地產投資等具有不確定性;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企業利潤率;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毛利率下滑;國際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