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建立養老金第三支柱刻不容緩

中國基金業協會7日消息, 9月6日,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暨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 人社部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 養老金專業委員會顧問、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出席會議並講話, 委員會顧問董克用教授、鄭秉文教授、楊燕綏教授、中國結算副總經理范宇及22位委員參與討論。 證監會機構部副主任吳孝勇、市場部副主任郭永強、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鐘蓉薩及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專業委員會由來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資管、保險資管、銀行託管及基金銷售部門的22名高級管理人員組成。 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一)組織開展養老金研究, 推動養老金學術研究進步和應用;(二)代表行業建言獻策, 推動構建完善的三支柱養老金體系;(三)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 提升民眾的養老金規劃和投資管理意識;(四)推動行業提升養老金投資管理能力, 推動養老金投資資產的多元化, 培育專業人才, 構建養老金投資管理的專業生態。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 當前正處於我國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的關鍵時期, 委員會的成立很有必要、正當其時。 委員會應從養老保障大局著眼,

以為人民服務的情懷、對歷史負責的擔當, 多思考“我們能為養老金做什麼”, 而不是“養老金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立足國情, 深入研究, 積極為養老金制度的完善建言獻策。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 建立養老金第三支柱刻不容緩, 各方共識正逐步達成。 公募基金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 獲得了良好的投資業績和行業聲譽, 已成為養老金投資管理的主力軍, 要在第三支柱的建立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希望委員們能充分研究第三支柱的特點和規律, 推動行業進一步提高對養老金業務的重視, 為養老金融的規範和發展多做貢獻。

養老金專業委員會顧問、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希望委員會能為全國社保基金出謀劃策,

促進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保值增值。 他還結合全國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實踐, 分享了養老金管理方面的一些思考:一是第三支柱的帳戶應該是實實在在的個人帳戶, 這樣才能享受稅收優惠, 並且在投資端要有自由的選擇權, 不限於單一的保險品種, 而應是開放式的產品選擇, 稅收遞延是非常重要的制度激勵, 是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二是基金架構有助於形成受託責任和公司內部治理、收益分配相融合的激勵關係;三是大型聚合性的資金只適合於做母基金, 母基金的具體方式既可以是FOF, 也可以是MOM, 通過市場化、開放性地選擇管理人產品, 去做資產配置, 分散投資, 避免投資單一產品,
同時避免短期化去衡量回報, 而是要長期考量。

截至2016年末, 我國共有養老金7.1萬億元, 其中, 基本養老金4.4萬億元, 企業年金1.1萬億元, 社保基金1.6萬億元。 公募基金是我國養老金重要的投資管理人, 管理的養老金約占委託專業資產管理機構投資的養老金的60%, 過去十年, 分別助力社保基金和企業年金實現了年均投資收益率9.26%、7.57%的良好業績。 從境外經驗看, 私募基金在養老金保值增值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根據美國證監會的報告, 截至2016年末, 美國私募基金共管理11.01萬億美元的資產, 其中, 26.56%的資金來源為養老金計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