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法欣賞|啟功體書法與田英章工楷欣賞及硬筆毛筆同練互補淺析

筆者希望分析田式工楷的優雅技法, 尤其是其筆法(即筆劃的書寫方法)與啟功大師創造的“啟功體”的黃金律結構方法結合, 從而形成“工筆啟功楷書”, 算是對啟功大師與田英章先生兩大書法文化貢獻者尊敬。 可能失敗, 但筆者還是打算一試。

圖0:啟功體楷書書法《大雄寶殿》

為了這個目標, 筆者開始研究總結啟功體與田式工楷之間的共同點。 幸運的是, 通過實踐與理論分析, 在朋友鼓動下總算明白二者是可以統一。 啟功大師提出的黃金律結構方式與書體沒有關係, 而且在現成的啟功大師的遺作中,

或是啟功體字形檔中有大量的楷書存在(圖1示例中的書法形式更多是楷書風格, 雖然不是工筆劃), 可供研究的楷書字體樣本也足夠豐富。

圖1:田式工楷作品《硯田書友》

田先生主攻工楷, 資料與理論體系都已健全, 更容易借鑒。 圖1 中的作品, 可以看出其著墨筆痕與紙面間界線分明“渭涇分明”,

而筆劃也細緻平滑, 極少見到“飛白”出現。 這也許就是工筆特點吸引大眾書友的地方吧。

圖2:工筆筆法基本技巧“一畫三段寫”

因為一邊有工作, 一邊有個書法心願。 在不便於拿起毛筆練習, 就只能用硬筆代替了。 長時間地硬筆毛筆的替換中, 反而對田式工楷的筆法、啟功結構方法有了稍為深刻一點的認識。 在硬筆中沒理解的技巧, 在毛筆臨習中卻體會了。 相反毛筆中沒體會的技巧, 硬筆的側鋒應用中卻幫助理解了。

圖3:田英章工楷筆劃示例

個人經驗,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一同練習, 並沒有壞處, 雖然用筆存在差異, 但技巧上反而相互可以相互佐證, 觸類旁通。 也許算是工楷書法練習中一處意外的收穫吧。

工筆楷書筆法結構規則相對章法明瞭, 易於掌握。

當然筆者建議初學者最好從工筆楷書練習入手, 這樣容易理解筆法在書法中起到的一些關鍵性。 規範的筆法更讓楷書作品顯得挺拔有力。 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那就是工筆筆法與結構相對單純,

容易掌握。

圖4:人稱最棒的楷書技法源于田式工楷

工筆硬筆筆法中側鋒與毛筆筆法側鋒相通。

硬筆由於是硬質筆頭, 在“一畫三段寫”的工筆技巧中, 筆頭只能通過側鋒才能展示筆劃的“始段起筆”“末段收筆”的筆鋒。 這對於我們理解毛筆的側鋒應用可謂最好的證據。

其實不管這中鋒還是側鋒, 只要能書寫出漂亮工整的工筆楷書都可嘗試。 好的作品, 簡單的方法才是書法學習者的最終需求。

圖5:結合傳統筆法分析“一畫三段寫”

根據筆者臨習經驗, 工筆書法中堅決不忘"一畫三段寫"這個基本方法。 在硬筆與軟筆一同練習過程中,有些筆法在運用中產生聯想,促進技法的貫通,互相補益。無論硬筆還是毛筆,每個筆劃都分為"三段"書寫,然後就是熟練問題了。筆法越是熟練,整體筆劃也就越順暢,結構上硬筆可採用印刷體的均等分配規則,還可以參考田英章先生的《楷書結構28法》。

有了硬筆與毛筆書法的楷書底子,然後再上攻啟功體這種毛筆、硬筆皆宜的書體就事半功倍了。

在硬筆與軟筆一同練習過程中,有些筆法在運用中產生聯想,促進技法的貫通,互相補益。無論硬筆還是毛筆,每個筆劃都分為"三段"書寫,然後就是熟練問題了。筆法越是熟練,整體筆劃也就越順暢,結構上硬筆可採用印刷體的均等分配規則,還可以參考田英章先生的《楷書結構28法》。

有了硬筆與毛筆書法的楷書底子,然後再上攻啟功體這種毛筆、硬筆皆宜的書體就事半功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