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每年缺數萬億綠色資金,央行馬駿獲聘聯合國環境署顧問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聯合國環境署(UNEP)獲悉, 9月7日,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 被UNEP聘任為可持續金融特別顧問。 馬駿在去年(2016年)擔任了G20綠色金融政策研究組聯席主席, 曾推動中國綠色債券上市。

聯合國環境署相關負責人稱, 馬駿博士短期內仍將繼續在央行工作。 他很快將回歸學術界, 將於2017年年底就職清華大學, 主持金融政策研究項目。 未來, 他將作為聯合國環境署兼職特別顧問, 他將負責探索新途徑、實施新舉措, 籌集每年所需的數萬億美元資金,

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聯合國環境署的可持續金融領域帶來經驗和創新思維。

馬駿 資料圖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15年的研究資料表明, 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年度成本與實際籌集的資金存在短缺, 每年的資金缺口為2.5 萬億美元,

而未來幾年全球的需求量將達十倍之多, 這些需求主要來自私營公司等部門。

數月前, 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金融體系設計之探尋”專案發佈了《綠色金融進展報告》。 該報告稱, 陸續出臺的數十項鼓勵性政策以及創新性綠色金融產品的發展, 充分展現了公共和私營部門致力於綠色金融發展的決心。

“如果沒有經濟的輔助, 為人類和地球創造美好未來的偉大願景就只會淪為空談, 因此可持續金融舉足輕重。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說, “馬駿博士在聯合國環境署的作用不僅僅是將現有的想法轉化為行動, 他還將嘗試創新大膽的舉措, 推動公共和私人資本向可持續領域流動。 ”

資料顯示, 馬駿博士現年53歲,

1988年取得復旦大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 1994年在美國喬治城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他職業生涯早期, 他曾在德意志銀行工作了13年, 擔任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 1988年至2000年間, 他先後擔任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他自2014年起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

在金融和公共服務領域工作的27年間, 馬駿出版了12本書, 圍繞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環境經濟學以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領域發表了100多篇論文。

他領銜《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工作, 在推動中國綠色債券上市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他還獻力英國、義大利、哈薩克、蒙古、日本、印尼、印度、香港以及多個拉美國家的綠色金融發展政策對話。

他近期獲得的榮譽包括, 連續四年被《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雜誌評為亞洲經濟學家第一名(2009-2012年);2017年, 他榮獲國際財經雜誌《亞洲貨幣》(Asia money)頒發的“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傑出貢獻”獎;他被《金融亞洲》(Finance Asia )評選為中國最傑出的銀行家之一;《第一財經》(First Financial)稱他為綠色金融領域的領導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