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提到帶魚,你聯想到的肯定是紅燒帶魚和炸帶魚!

提到帶魚, 人們聯想肯定是紅燒帶魚和炸帶魚。 除此之外, 還會想到一段童年, 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方人, 小時候吃魚的機會不多, 但凡吃到的魚, 基本上都是帶魚。 只有在偶爾改善伙食的時候, 才會有黃花魚上桌, 結果這種魚鱗發黃的東西還在日後給不少人造成誤會, 到了南方誤把它當作黃魚, 只有到結帳的時候才恍然大悟, 南北方文化有差異, 雖然只差著一個字, 但是價格卻差了上百倍。

兩種魚在小時候給我的感覺都很神秘, 因為一直不知道它們活蹦亂跳的時候什麼樣。 每次陪家裡人去買魚的時候, 售貨員(那時候真的沒什麼魚販)都會打開一個冷藏櫃, 從裡面拿出一個大冰坨, 告訴我們這就是帶魚或者黃花魚, 家長每次都要囑咐對方把冰鏟掉鏟掉再鏟掉, 鏟到外表一層魚皮也淪為冰碴兒為止。

長大之後, 終於見到了活著的黃花魚,

但卻依然不見活著的帶魚。 後來才知道, 帶魚生活在深海當中, 因為身體單薄, 所以由於海裡和海面壓力的關係, 一出海面就死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帶魚都是冷凍的, 基本上沒有見到活帶魚的可能。 不過在生死之間, 有一種所謂的冷鮮帶魚, 是在0-4攝氏度之間保存的, 這就需要捕撈船快速返航, 而且船上的保鮮設備也要相對先進, 所以成本較高, 相對的冷鮮帶魚價格也較冷凍的高。

帶魚肉嫩體肥、味道鮮美, 除了中間的大骨外, 魚身便無細刺, 很適合小孩子和怕魚刺者食用。 雖然說適合, 但我們還是期望能看到一款沒有刺的帶魚。 如今在吃過這麼多帶魚之後, 終於在東田私房菜見到了這種帶魚, 由於燉的時間比較長,

所以把刺燉得十分酥軟, 以至於你可以把帶魚當作一片肉, 夾在烙餅當中, 直接嚼著吃。 吃的時候你會納悶, 難道這帶魚做之前已經把刺挑乾淨了?於是好奇地看一眼, 才發現, 眼前的它並沒有消失, 消失了的只是你舌頭對於它的觸覺。

將帶魚切段,

每段大概8 釐米左右。

在切好的帶魚身上撒上生粉, 加上蔥段之後一同抓揉。

在熱油當中將帶魚炸至金黃色。

準備下鍋燉制時的配料, 包括花椒、桂皮、陳皮、尖椒等十幾種東西。

將調料下鍋爆炒,炒至調料香味溢出即可。

將剛才炸好的帶魚放到加滿醬油調味汁的湯鍋裡,燒制90分鐘即可

包括花椒、桂皮、陳皮、尖椒等十幾種東西。

將調料下鍋爆炒,炒至調料香味溢出即可。

將剛才炸好的帶魚放到加滿醬油調味汁的湯鍋裡,燒制90分鐘即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