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閩粵文化 功夫茶十二道茶藝沖泡的流程

茶道有繁瑣的規程, 茶葉要碾得精細, 茶具要擦得乾淨, 主持人的動作要規範, 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 又要準確到位。 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 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 接待賓客時, 待客人入座後, 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 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這過程讓人賞心悅目, 歎為觀止, 許多愛茶著深深的為這種恬靜的一刻而逗留。 說起來, 最有名的還是功夫茶具的十八道茶藝程式風雅至極, 每道的說法都令人聽起來心生好感。 那具體都有些什麼內容呢?

第一道:焚香靜氣,

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 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 來營造祥和, 肅穆, 無比溫馨的氣氛。 希望這沁人心脾的幽香, 能使大家心曠神怡, 也但願你的心會伴隨著這悠悠嫋嫋的香煙, 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 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 ”活煮甘泉, 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 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麗的羽毛, 我們借助孔雀開屏這道程式, 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 葉嘉酬賓, 就是請大家鑒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大彬沐淋, 烏龍入宮

大彬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 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後代茶人歎為觀止,

視為至寶, 所以後人都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為大彬壺。 大彬沐淋, 就是用開水澆燙茶壺, 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

第四道:高山流水, 春風拂面

武夷茶藝講究“高沖水, 低斟茶。 ”高山流水即將開水壺提高, 向紫砂壺內沖水, 使壺內的茶葉隨水浪翻滾, 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

“春風拂面”是用壺蓋輕輕地刮去茶湯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 使壺內的茶湯更清沏潔淨。

第五道: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

品飲武夷岩茶講究“頭泡湯, 二泡茶, 三泡, 四泡是精華。 ”頭一泡沖出的茶湯我們一般不喝, 直接注入茶海。 因為茶湯呈琥珀色, 從壺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龍入海, 所以稱之為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處摩崖石刻,

在這裡意喻為第二次沖水。 第二次沖水不僅要將開水注滿紫砂壺, 而且在加蓋後還要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 這樣內外加溫, 有利於茶香的散發。

第六道:母子相哺, 再注甘露

沖泡武夷岩茶時要備有兩把壺, 一把紫砂壺專門用於泡茶, 稱為“泡壺”或“母壺”;另一把容積相等的茶壺用於儲存泡好的茶湯, 稱之為“海壺”或子壺。 現代也有人用“公道杯”代替海壺來儲備茶水。 把母壺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壺, 稱之為“母子相哺”。 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 乘著壺熱再衝開水, 稱之為“再注甘露”。

將海壺中的茶湯快速而均勻地依次注入聞香杯, 稱之為“祥龍行雨”, 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當海壺的茶湯所剩不多時, 則應將巡迴快速斟茶改為點斟,

這時茶藝小姐的手勢一高一低有節奏地點斟茶水, 形象地稱之為“鳳凰點頭”, 象徵著向嘉賓行禮致敬。

過去有人將這道程式稱之為“關公巡城”, “韓信點兵”, 因這樣的解說充滿刀光劍影, 殺氣太重, 有違茶道以“和”為貴的基本精神, 所以我們予以揚棄。

第八道:夫妻和合, 鯉魚翻身

聞香杯中斟滿茶後, 將描有龍的品茗杯倒扣過來, 蓋在描有鳳的聞香杯上, 稱之為夫妻和合, 也可稱為“龍鳳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轉過來, 稱之為“鯉魚翻身”。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鯉魚翻身躍過龍門可化龍升天而去。 我們借助這道程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賓家庭和睦, 事業發達。

第九道:捧杯敬茶, 眾手偉盅

捧杯敬茶是茶藝小姐用雙手把龍鳳杯捧到齊眉高,

然後恭恭敬敬地向右側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點頭禮後把茶傳給他。 客人接到茶後不能獨自先品為快, 應當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藝小姐點頭致謝, 並按照茶藝小姐的姿勢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 直到傳到坐在離茶藝小姐最遠的一位客人為止。 然後再從左側同樣依次傳茶。 通過捧杯敬茶眾手傳盅, 可使在座的賓主們心貼得更緊, 感情更親近, 氣氛更融洽。

第十道:鑒賞雙色, 喜聞高香

鑒賞雙色是指請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龍鳳圖案的茶杯端穩, 用右手將聞香杯慢慢地提起來, 這時聞香杯中熱茶全部注入品茗杯, 隨著品茗杯溫度的升高, 由熱敏陶瓷制的烏龍圖案會從黑色變為五彩。 這時還要注意觀察杯中的茶湯是否呈清亮豔麗的琥珀色。

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雲:“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喜聞高香是武夷品茶三聞中的頭一聞,即請客人聞一聞杯底留香。第一聞是聞茶香的純度,看是否香高辛銳無異味。

第十一道:三龍護鼎,初品奇茗

三龍護鼎是請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這樣拿杯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頭喻為三龍,茶杯如鼎,故這樣的端杯姿勢稱為三龍護鼎。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是指為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詩雲:“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二探蘭芷是請客人第二次聞香,請客人細細地對比,看看這清幽,淡雅,甜潤,悠遠,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單純的蘭花之香更勝一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