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靳東王凱將脫離正午陽光,藝人經紀市場爆發還有3年“潛伏期”

藝人出走、業務衝突, 老牌經紀公司面臨困難與挑戰

2014年, 正午陽光增加藝人經紀業務, 隨後簽約靳東、王凱、劉奕君、劉敏濤、喬欣等藝人,

參與出演了《琅琊榜》、《偽裝者》、《歡樂頌》等一批影視作品。 可以說, 正午陽光後來的聲名鵲起, 他們功不可沒, 藝人經紀也成為正午陽光核心業務的一部分。

對於切割藝人經紀業務, 正午陽光給出的理由是:面對市場日益嚴苛的要求和觀眾的期待, 我們意識到需要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內容創作中;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藝人, 也需要更專業的規劃和戰略佈局。 自此, 正午陽光轉型純內容公司, 原旗下藝人根據自身規劃自行發展。

但不可否認的是, 在所有影視公司對全產業鏈佈局趨之若鶩之時, 大家都不願切割掉“省錢又掙錢”的經紀業務, 更何況正午陽光早已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業務模式, 讓藝人和公司牢牢綁定在一起。

2016年, 正午陽光先後與旗下簽約藝人王凱、靳東合資成立得舍影視和得空影視, 與合作藝人劉濤合資成立錦麟影視。 投資專案、共用收益、計畫母公司上市......資本的締結將藝人和經紀公司命運與共, 但正午陽光旗下藝人大多已經成熟, 渴望更多的外部資源,

尤其是靳東、王凱的粉絲掀起的“一哥罵戰”, 反映出正午陽光對藝人缺乏長線規劃, 而喬欣的接連被黑, 則說明其在培養和維護新人上的不足。 偶像的發展引人堪憂, 直接導致了粉絲對其藝人經紀運作的失望, 一位網友的評論“分手了, 別罵了”顯示出正午陽光取消經紀業務上的無奈。

藝人與經紀公司的矛盾由來已久, 說來說去都是源於利益的糾紛。 當藝人尚未走紅時, 經紀公司處於強勢, 兩方按照合約要求按部就班;藝人一旦走紅, 大量資源和高額片酬隨之而來, 倘若仍實施之前的約定, 雙方必然會滋生嫌隙, 最普遍的結局就是藝人出走, 自立門戶或尋求更好的平臺。

唐人和歡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唐人成立19年,

憑藉獨樹一幟的仙俠劇捧紅了胡歌、袁弘、劉詩詩、林更新、蔣勁夫等知名藝人。 也是因為禁錮於有限的仙俠劇領域, 唐人經歷了一代代成熟藝人的出走, 甚至在蔣勁夫解約官司中以“接私活”回擊, 變相承認自己給不了太多資源。 稍稍年輕的歡瑞則漸漸走上了唐人的老路, 《古劍奇譚》爆紅後楊冪出走, 楊洋以《盜墓筆記》走進大眾視野後選擇追隨賈士凱, 即便是2019年合約到期的“一哥”李易峰也與歡瑞漸行漸遠。

成熟藝人留不住,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國內演藝行業風雲變幻的今天, 老牌演藝經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至於內容製作和藝人經紀的合謀本就是一個悖論, 製片方希望尋找適合角色、片酬較低的演員, 而經紀人則將出鏡率和高片酬放在首位。 華誼成立之初便把藝人經紀當作主營業務, 甚至將其做到全國第一, 簽約藝人無一不是一線大咖, 但兩個業務的恩怨糾纏致使華誼經紀業務在2012年起節節衰敗, 直至2014年跌出華誼主營業務收入。

當然也有以藝人經紀為主營業務的,比如榮信達就拋棄了製作業務,轉為純經紀公司,結局顯而易見,沒有資源的自家藝人只能出演小角色,與娛樂圈的中心地帶越來越遠。所以說,正午陽光在二選一的抉擇中,果斷保留自己的強項無可厚非。

明星演藝公司變常態,藝人經紀成主要收入來源

藝人經紀這門營生不好做,我們更不能忽視的是經紀公司培養藝人所進行的前期投資,包裝、宣傳和培訓產生的大量費用必須由經紀公司承擔,而藝人推出市場後受歡迎才開始有回報。因此,經紀公司普遍以五五分的比例作為新人的合理價位,然而,依然有很多藝人出道後帶來的收益遠遠不抵經紀公司的支出。這是因為經紀公司更願意把優質資源分給成熟藝人,即便只能分到二三成的酬勞也比新人的五成更高。

經紀公司面臨成熟藝人出走、與製作業務衝突、利潤率不高的危機,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不少經紀公司成功突圍,楊冪所率領的新三板公司嘉行傳媒便是最典型的案例,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結局後的第二天,嘉行發行不超過110萬股的新股,身價暴增200倍,估值高達50億元。

楊冪憑藉自身攜帶的超高流量,好資源和高片酬不請自來,在《親愛的翻譯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嘉行以楊冪一人拖多人的模式,將旗下迪麗熱巴、張彬彬、李溪芮、高偉光等15位藝人紛紛投放在觀眾面前,這種運作模式讓新人出演的作品規模是傳統經紀公司所不能相比的,新人也傾向于捆綁一線老闆為自己獲得更高流量。目前,唐嫣工作室仿照嘉行一線帶新人的模式已在《錦繡未央》中進行試驗,關曉彤也成立個人工作室簽約新人,雖然還未出現能比肩嘉行的經紀公司,但這種明星親自培養藝人的模式逐漸成為一股勢力侵佔傳統藝人經紀市場。

同樣實行這一模式的還有早期的歡瑞,通過李易峰這類高流量藝人帶動同公司其他新人,並共用同部作品資源,只是歡瑞對新人的規劃太過心急。《青雲志》中配角戲份快要趕超男主李易峰,過分刻意的搭配反倒致使人物塑造失敗。從歡瑞出走的嘉行經紀人則把握住了這個度,留給新人發展的空間。

另外,給予藝人在公司的話語權則是讓藝人和公司雙贏的方法之一。吳秀波、海清、張天愛等人所屬的喜天影視將公司原始股份直接或間接地分發給核心藝人,帶來的則是流量入口和多種變現管道。

賈士凱創立悅凱之初,旗下藝人楊洋、宋茜和穎兒就分別佔有1.7%、 0.85%、0.85%的股份,分別為第五和第六大股東。據網友爆料,法人楊國平為楊洋父親,於是楊洋最終掌握公司近30%的股份,其身份已從簽約藝人升級為公司合夥人,顯然楊洋希望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藝人經紀業務向楊冪靠近。

去年12月27日,耀客傳媒宣佈以4000萬入股悅凱,占股5%,成為第四大股東,悅凱影視估值達到8億。不過,楊洋雖然迷妹無數,但他的帶新能力則有待商榷,畢竟悅凱僅有三位藝人,賈士凱仍是經紀業務的中流砥柱。

喜天和悅凱摸索出藝人自己當老闆的模式,藝人一方面享受著公司提供當時簽署合同時承諾的福利,又對自己演藝生涯有規劃和執行的權利,可以支配自己的收入,可以拓展業務。當然,藝人為自己帶來更多收益的同時,經紀公司的營收同樣可觀。

資本加持or分享經紀,藝人經紀的爆發還在路上

作為最成熟的藝人經紀模式,好萊塢CAA打包式的組織形式門類齊全、影響巨大,但對國內藝人經紀業務的發展來說,仍有很大一段距離。不過,據行業人士統計,未來3—5年,中國至少會誕生3—5家市值200億的專門藝人經紀類上市公司。

隨著阿裡、騰訊等巨頭持續推進泛娛樂戰略,藝人經紀的佈局即將成為它們搶佔市場的一部分,阿裡和騰訊分別以1.95億人民幣和8500萬美元直接在韓國二級市場購入SM4%和YG4.5%的股份,參與到練習生孵化企業,在藝人經紀的上游擁有資源的壁壘。上個月,阿裡影業與優酷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旨在憑藉阿裡大文娛的自製內容和分發上的生態能力,能夠在年輕藝人培養方面擁有優勢。

對於小型經紀公司而言,能力不足、資源受限,如何在大公司的擠壓下尋求生機成為其必修課。於是,“分享經紀”的概念應運而生。小型經紀公司的簽約藝人大都新鮮且年幼,公司在培養體系上所能承載的部分遠達不到出道的水準,與藝人經紀頭部公司合作,利用它們的資源訓練自己的藝人,使藝人能夠在前期獲得扎實的基本功,代價是分享經紀約、利潤共用。小型經紀公司對頭部資源使用而不佔有,頭部經紀公司的閒置資源從這些新人身上輕而易舉獲取利益,兩者互惠雙贏。

老牌經紀公司或站在豐碑上感歎前行不易,或想方設法謀求新模式、新出路;新型經紀公司或利益捆綁,或輕裝上陣。可以肯定的是,資本和產業鏈必然不會繞過藝人經紀市場,流量入口和變現管道始終是資本追逐的目標。

當然也有以藝人經紀為主營業務的,比如榮信達就拋棄了製作業務,轉為純經紀公司,結局顯而易見,沒有資源的自家藝人只能出演小角色,與娛樂圈的中心地帶越來越遠。所以說,正午陽光在二選一的抉擇中,果斷保留自己的強項無可厚非。

明星演藝公司變常態,藝人經紀成主要收入來源

藝人經紀這門營生不好做,我們更不能忽視的是經紀公司培養藝人所進行的前期投資,包裝、宣傳和培訓產生的大量費用必須由經紀公司承擔,而藝人推出市場後受歡迎才開始有回報。因此,經紀公司普遍以五五分的比例作為新人的合理價位,然而,依然有很多藝人出道後帶來的收益遠遠不抵經紀公司的支出。這是因為經紀公司更願意把優質資源分給成熟藝人,即便只能分到二三成的酬勞也比新人的五成更高。

經紀公司面臨成熟藝人出走、與製作業務衝突、利潤率不高的危機,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不少經紀公司成功突圍,楊冪所率領的新三板公司嘉行傳媒便是最典型的案例,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結局後的第二天,嘉行發行不超過110萬股的新股,身價暴增200倍,估值高達50億元。

楊冪憑藉自身攜帶的超高流量,好資源和高片酬不請自來,在《親愛的翻譯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嘉行以楊冪一人拖多人的模式,將旗下迪麗熱巴、張彬彬、李溪芮、高偉光等15位藝人紛紛投放在觀眾面前,這種運作模式讓新人出演的作品規模是傳統經紀公司所不能相比的,新人也傾向于捆綁一線老闆為自己獲得更高流量。目前,唐嫣工作室仿照嘉行一線帶新人的模式已在《錦繡未央》中進行試驗,關曉彤也成立個人工作室簽約新人,雖然還未出現能比肩嘉行的經紀公司,但這種明星親自培養藝人的模式逐漸成為一股勢力侵佔傳統藝人經紀市場。

同樣實行這一模式的還有早期的歡瑞,通過李易峰這類高流量藝人帶動同公司其他新人,並共用同部作品資源,只是歡瑞對新人的規劃太過心急。《青雲志》中配角戲份快要趕超男主李易峰,過分刻意的搭配反倒致使人物塑造失敗。從歡瑞出走的嘉行經紀人則把握住了這個度,留給新人發展的空間。

另外,給予藝人在公司的話語權則是讓藝人和公司雙贏的方法之一。吳秀波、海清、張天愛等人所屬的喜天影視將公司原始股份直接或間接地分發給核心藝人,帶來的則是流量入口和多種變現管道。

賈士凱創立悅凱之初,旗下藝人楊洋、宋茜和穎兒就分別佔有1.7%、 0.85%、0.85%的股份,分別為第五和第六大股東。據網友爆料,法人楊國平為楊洋父親,於是楊洋最終掌握公司近30%的股份,其身份已從簽約藝人升級為公司合夥人,顯然楊洋希望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藝人經紀業務向楊冪靠近。

去年12月27日,耀客傳媒宣佈以4000萬入股悅凱,占股5%,成為第四大股東,悅凱影視估值達到8億。不過,楊洋雖然迷妹無數,但他的帶新能力則有待商榷,畢竟悅凱僅有三位藝人,賈士凱仍是經紀業務的中流砥柱。

喜天和悅凱摸索出藝人自己當老闆的模式,藝人一方面享受著公司提供當時簽署合同時承諾的福利,又對自己演藝生涯有規劃和執行的權利,可以支配自己的收入,可以拓展業務。當然,藝人為自己帶來更多收益的同時,經紀公司的營收同樣可觀。

資本加持or分享經紀,藝人經紀的爆發還在路上

作為最成熟的藝人經紀模式,好萊塢CAA打包式的組織形式門類齊全、影響巨大,但對國內藝人經紀業務的發展來說,仍有很大一段距離。不過,據行業人士統計,未來3—5年,中國至少會誕生3—5家市值200億的專門藝人經紀類上市公司。

隨著阿裡、騰訊等巨頭持續推進泛娛樂戰略,藝人經紀的佈局即將成為它們搶佔市場的一部分,阿裡和騰訊分別以1.95億人民幣和8500萬美元直接在韓國二級市場購入SM4%和YG4.5%的股份,參與到練習生孵化企業,在藝人經紀的上游擁有資源的壁壘。上個月,阿裡影業與優酷合資成立藝人經紀公司酷漾娛樂,旨在憑藉阿裡大文娛的自製內容和分發上的生態能力,能夠在年輕藝人培養方面擁有優勢。

對於小型經紀公司而言,能力不足、資源受限,如何在大公司的擠壓下尋求生機成為其必修課。於是,“分享經紀”的概念應運而生。小型經紀公司的簽約藝人大都新鮮且年幼,公司在培養體系上所能承載的部分遠達不到出道的水準,與藝人經紀頭部公司合作,利用它們的資源訓練自己的藝人,使藝人能夠在前期獲得扎實的基本功,代價是分享經紀約、利潤共用。小型經紀公司對頭部資源使用而不佔有,頭部經紀公司的閒置資源從這些新人身上輕而易舉獲取利益,兩者互惠雙贏。

老牌經紀公司或站在豐碑上感歎前行不易,或想方設法謀求新模式、新出路;新型經紀公司或利益捆綁,或輕裝上陣。可以肯定的是,資本和產業鏈必然不會繞過藝人經紀市場,流量入口和變現管道始終是資本追逐的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