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啟功:這樣臨帖,越寫越差!

愛好書法加微信:shufayi02

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臨帖之勤最有名, 被後世稱作典範。 近現代書畫家向燊說何紹基:“回腕高懸, 每碑臨摹數十通至百通, 雖舟車旅舍, 未嘗偶間, 至老尤勤”。 然後, 面對可這種“百臨法”, 啟功先生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在《啟功給你講書法》裡說說:

“清朝後期的何紹基專臨《張遷碑》。 他臨《張遷碑》就為湊數, 我看是越到後來的比如他記錄第五十遍, 那越寫越不好為什麼呢?他自己也膩了, 他是自己給自己交差事。 ”

圖/何紹基臨《張遷碑》上百遍

啟功還說:

“何紹基後來晚年寫的字, 那真不知是什麼, 哆裡哆嗦的全都是畫圈, 那個時候他已經手也脹了、腫了、呆了, 也沒有精力再往好裡寫了。 所以他那些個《張遷碑》的基礎究竟起了正面作用還是起了反面作用, 我真是很懷疑。 ”

下工夫不等於花時間和數量的多, 而在品質。 書法臨帖的品質, 在於臨得是否準確,

是否臨一字有一字的收穫, 在此基礎上再談多臨、再談熟。 所以啟功先生講“‘功夫’是‘準確’的積累…功夫不是盲目地時間加數量, 而是準確的重複以達到熟練”(啟功《書法概論》), 這話既是真的, 也是對。 在啟功看來, 無效的臨帖越多, 可能導致越寫越差。

臨帖的準確性更重要, 只有“準確”的熟練起來, 才能糾正過去不好的書寫習慣, 才能收到臨帖的成效。 為了表示或者激勵自己堅持臨帖, 不想寫的時候可能也會勉強寫, 不免怠惰而生交差生態, 也算是人之常情, 書法大家亦恐不免。

圖/何紹基楹聯書法

圖/啟功楹聯書法

這並不等於說書法大家沒有臨得好的時候, 臨得好的時候必定居多, 否則何以成家?書法大家的字好, 但也有不好寫字的時候, 亦有寫得不好的字, 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又有多少人能不受大書法家光環的障蔽或不懾于其權威而說出自己的真實觀感?啟功先生敢於指出前代名家的不足的地方, 便於後人的改善學習, 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