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媒:深圳GDP明年將首次超越香港

美媒稱, 香港處於目睹自己的經濟規模被昔日的漁村深圳超越的邊緣——內地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和補貼資本供應在很久以前就預言了這樣的角色逆轉。

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5日報導, 根據美國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亞太戰略主管邁克爾·派克的分析, 位於香港中環以北約30公里的深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到2018年將猛增至3500億美元, 並將首次超過香港的3450億美元。

報導稱, 儘管深圳已經充分證明了其把香港原創的貿易和製造業模式推向新高度的能力, 但在某個領域裡佔據至高無上地位的仍然是香港。

香港保持著其作為金融中心的聲望, 最近開放的連接內地債券市場的通道凸顯了其在這方面的影響力。

派克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這裡幾乎存在一個非此即彼的錯誤前提, 而它們是在不同的班級裡進行競爭的。 ”他說, “香港將繼續從其靠近內地的地理位置中獲益”, 而深圳將因為內地“服務和技術領域的成熟”而得到發展。

政府資料顯示, 在不到40年時間裡, 深圳人口從3萬猛增至1100萬, 遠遠超過了香港的739萬。 與此同時, 2010年以來深圳的年均GDP增長率接近10%。 不過, 由於旅遊消費的下降等因素, 香港過去7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卻只有大約3%。 根據彭博新聞社彙集的分析師估計數字, 預計香港未來兩年每年的增長率將不到3%。

報導稱,

這兩個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間的差別體現了內地在複製符合發達世界標準的金融基礎設施過程中的挑戰, 即便其經濟始終在以超過6%的速度增長。 美國奧安達公司資深交易員斯蒂芬·英尼斯在談到香港時說:“它將始終是金融中心和門戶——你永遠都不會把它拋棄掉。 它就像是經歷英國脫歐的倫敦:顯然倫敦的地位將不復從前, 但它仍將是金融中心。 ”

報導稱, 深圳已經在內地升級價值鏈的努力中有了出眾的表現, 其產品已不再局限於像塑膠玩具之類的廉價製造業產品和T恤衫之類的簡單紡織品。 這座城市現在是資訊技術中心, 包括騰訊、中興和華為等行業巨頭紛紛落戶于此——這種飛躍是香港所難以企及的。

香港百達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資深亞洲經濟學家陳東說, 香港前途的關鍵在於其作為外國投資者通往內地財富的橋樑的角色。 他說, 隨著企業家們在深圳擴展業務, 他們將不可避免地需要利用香港的高端金融服務人才資源。

陳東說, 憑藉包括投資銀行和法律服務在內的專業服務, 香港的人均GDP明顯高於深圳, 預計2018年香港的人均GDP將高出深圳大約60%。 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資料顯示, 2016年香港的人均GDP接近4.4萬美元, 而深圳大約是2.5萬美元。 陳東說:“深圳的崛起總體來說得益於香港。 通過提供自由市場機制, 香港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許多內地沿海城市——包括深圳——的楷模。 深圳絕對是一個極其出色的學生。 ”

資料圖:俯瞰深圳科技園片區(2016年6月2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