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流動性再迎考驗—海銀財富每週宏觀固收思考

研報摘要:

我們認為9月前半段流動性的問題仍然值得關注, 下旬則更多關注財政存款投放對於流動性的補充:

1.我們對於8月經濟走穩的判斷已被當月PMI資料應證(之前市場的一致預期為走弱), 在“宏觀穩”的背景下, 央行推進“金融緊”的情況可能仍將持續。

2. 在之前6月跨半年央行小幅貨幣投放之後, 市場有了重新加杠杆之勢, 那麼9月如果“央媽再一次給力”則有違全年“金融去杠杆”之大計。

3.9月NCD到期高峰疊加貨幣基金監管與NCD發行監管新規, 使得NCD對於流動性的衝擊不確定性上升。

4.當前超儲率已降至1.1%-1.2%的低位,

在超儲率過低的情況之下, 貨幣市場的邊際擾動更容易造成流動性的緊張。

央行OMO投放仍然偏緊:

一、上周利率及貨幣市場簡要回顧

現券市場方面, 月末收益率有所下行。 利率品種方面:上周銀行間國債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數上漲;各關鍵期限品種平均上漲5.61bp。

其中, 0.5年期品種上漲2.48bp, 1年期品種上漲2.99bp, 10年期品種上漲0.26bp。 上周各政策性金融債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數上漲, 各關鍵期限品種平均上漲8.89bp;其中, 1年期品種上漲20.38bp, 3年期品種上漲19.98bp, 10年期品種下跌0.87bp。 信用品種方面:上周各信用級別短融收益率多數上漲, 就具體信用級別而言, AAA級整體上漲12.98bp, AA+級整體上漲12.98bp, AA-級整體上漲12.36bp。 上周中票各信用級別收益率多數上漲, 其中, 5年期AAA級中票下跌0.89bp, 4年期AA+級中票上漲6.56bp, 2年期AA級中票上漲7.23bp。 上周各級別企業債收益率不同期限多數上漲;具體品種而言, 1年期AAA級上漲14.92bp, 3年期AA+級上漲8.35bp, 15年期AA級上漲2.25bp。

貨幣市場方面, 跨月後流動性緊張緩解。 上週五R001加權平均利率為2.8628 %, 較上漲7.31 個基點;R007加權平均利率為3.3574 %, 較上周跌22.66 個基點;R014加權平均利率為3.9376 %,

較上周跌23.74 個基點;R1M加權平均利率為4.2456 %, 較上周漲15.3 個基點。 上週五shibor隔夜為2.81 %, 較上周跌4.20 個基點;shibor1周為2.88%, 較上周跌3.34 個基點;shibor2周為3.73 %, 較上周跌1.28 個基點;shibor3月為4.37 %, 較上周漲0.52 個基點。 本期內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量為24,658.02 億元;較上周增加361.84 億元。 本期內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為2.96 %,較上周漲9.88 個基點。

圖表 1:月末收益率小幅回落

圖表 2:跨月後流動性緊張緩解

二、9月流動性的問題仍然值得關注

我們認為目前市場對於9月流動性問題的關注仍然不足, 9月流動性問題仍然值得關注。

1、短期宏觀環境使得央行偏緊的貨幣投放並無後顧之憂

我們對於8月經濟走穩的判斷已被當月PMI資料應證(市場一致預期為走弱), 在宏觀穩的背景下, 金融緊的情況可能仍將持續。

製造業PMI指數回升, 達到年內次高點。 製造業PMI指數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51.7, 連續11個月處於51%以上。 從企業規模看, 大企業比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至52.8;中型企業PMI為51.0%, 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 重回擴張區間;小型企業PMI為49.1%, 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 大企業依然好於中小企業, 說明供給側改革下行業集中度和競爭力的提高。 從結構看, 裝備製造業高於製造業總體1.1個百分點, 專業設備和電氣機械製造業PMI均處於較高景氣區間, 實現快速增長。

非製造業PMI指數為53.4%, 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 主要在於建築業因南方暴雨颱風極端天氣影響施工, 活動指數為58.0%,比上月回落4.5個百分點。從行業大類看,航空運輸業、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互聯網及軟體資訊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連續位於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快速增長。批發業、資本市場服務、房地產業、居民服務及修理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收縮區間,業務總量有所回落。但是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1.0%,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位於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

圖表 3:PMI繼續走穩

圖表 4:8月生產繼續維持高位

而在此種背景之下,央行對於“金融緊”的實施更為有底氣,8月末大量的OMO淨回籠表明了央行堅決執行年初金融工作會議對於“中性貨幣政策”的表述。

圖表 5:央行流動性投放仍然偏緊

2、之前市場杠杆有重啟之勢,央行不得不嚴

在之前6月跨半年央行小幅貨幣投放之後,市場有了重新加杠杆之勢,那麼9月如果“央媽再一次給力”則有違全年“金融去杠杆”之大計。

從資料來看,6-7月份金融機構調整意願並不強,7月部分機構的杠杆確有反彈之勢頭。我們曾經指出:“負債成本剛性”和“資產收益率鈍化”並存是金融去杠杆棋至中盤時,金融機構與監管政策相互博弈的階段性結果,核心在於金融機構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的動力趨緩,流動性需求增加。7月份資料進一步驗證了我們上述觀點。7月份,金融機構股權及其他投資新增3959億元左右,較5、6月份分別多增6194億元和1.2萬億元。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的負債端也再次出現了擴張跡象,7月份同業存單發行量達1.6萬億元,淨融資額為9893億元,理財產品發行量達4500款,均遠高於歷史均值。在上半場溫和去杠杆階段,監管政策不明朗會進一步弱化金融機構去杠杆的動力,加劇兩者之間的博弈難度,引起市場的彷徨和焦慮,從而失去了應有的理性判斷,政策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過度反應。

圖表 6:部分機構杠杆水準有所回升

圖表 7:部分銀行機構委外有所回暖

3、同業存單到期天量疊加新規使得貨幣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9月NCD到期高峰疊加貨幣基金監管與NCD發行監管新規,使得NCD對於流動性的衝擊不確定性上升。

9月份同業存單總計到期2.29萬億元,單月到期規模為年內最高,四周到期數量分別為5,031.8億元、6,336.5億元、6,351.2億元和3,686.1億元。本月同業存單到期規模較大,有一定季節性因素,季末通常多為存單發行與到期高峰。但相比6月與3月,9月環比新增到期NCD量更為巨大,預計對於市場衝擊可能較市場預期更為明顯。

另外,貨幣市場新規對於NCD投資評級與規模有了新的約束,9月貨幣市場基金可能出現規模收縮的情況,疊加央行對於9月NCD發行期限不得超過一年的要求,9月NCD供需壓力皆存,收益率進一步上行的可能性較大。

圖表 8:NCDs天量到期

4、當前超儲率過低也使得貨幣市場波動更為明顯

當前超儲率已降至1.1%-1.2%的低位,在超儲率過低的情況之下,貨幣市場的邊際擾動更容易造成流動性的緊張。

按照銀行口徑計算,7月末,基礎貨幣餘額30.4萬億,7月央行淨回籠基礎貨幣5835億;7月末基礎貨幣餘額同比增長5.6%,連續3個月下降,前值5.9%。根據銀行口徑計算,銀行7月超儲率為1.1%,前值1.4%,銀行7月超額備付金率1.5%,前值1.8%。

按照銀行口徑計算,7月貨幣乘數為5.35,再創歷史新高。

結合目前中國實體經濟情況,我們傾向於認為,政策層面去杠杆的取向未變,銀行整體上已經開始通過主動去杠杆予以充分的配合,央行無意更強擠壓。目前去杠杆的焦點已轉移至國有非金融企業,央行能做的已經不多。7月貨幣乘數再創歷史新高,在貨幣乘數高位的背景下,我們猜測,未來央行抑制貨幣乘數的方式或更多轉向投放基礎貨幣。

圖表 9:超儲率偏低

三、思考:流動性再迎考驗

我們認為9月前半段流動性的問題仍然值得關注,下旬則更多關注財政存款投放對於流動性的補充:

1. 我們對於8月經濟走穩的判斷已被當月PMI資料應證(之前市場的一致預期為走弱),在“宏觀穩”的背景下,央行推進“金融緊”的情況可能仍將持續。

2. 在之前6月跨半年央行小幅貨幣投放之後,市場有了重新加杠杆之勢,那麼9月如果“央媽再一次給力”則有違全年“金融去杠杆”之大計。

3. 9月NCD到期高峰疊加貨幣基金監管與NCD發行監管新規,使得NCD對於流動性的衝擊不確定性上升。

4. 當前超儲率已降至1.1%-1.2%的低位,在超儲率過低的情況之下,貨幣市場的邊際擾動更容易造成流動性的緊張。

免責條款

本報告由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製作。本報告中的資訊均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及資訊,但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銀財富”)對這些資料和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訊、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該資訊、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資訊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諮詢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海銀財富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該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過往的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後表現的預示和擔保。在不同時期,海銀財富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海銀財富的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海銀財富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海銀財富的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海銀財富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複製、刊登、發表或引用。

活動指數為58.0%,比上月回落4.5個百分點。從行業大類看,航空運輸業、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互聯網及軟體資訊技術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連續位於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快速增長。批發業、資本市場服務、房地產業、居民服務及修理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收縮區間,業務總量有所回落。但是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1.0%,比上月微落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位於60.0%以上的高位景氣區間。

圖表 3:PMI繼續走穩

圖表 4:8月生產繼續維持高位

而在此種背景之下,央行對於“金融緊”的實施更為有底氣,8月末大量的OMO淨回籠表明了央行堅決執行年初金融工作會議對於“中性貨幣政策”的表述。

圖表 5:央行流動性投放仍然偏緊

2、之前市場杠杆有重啟之勢,央行不得不嚴

在之前6月跨半年央行小幅貨幣投放之後,市場有了重新加杠杆之勢,那麼9月如果“央媽再一次給力”則有違全年“金融去杠杆”之大計。

從資料來看,6-7月份金融機構調整意願並不強,7月部分機構的杠杆確有反彈之勢頭。我們曾經指出:“負債成本剛性”和“資產收益率鈍化”並存是金融去杠杆棋至中盤時,金融機構與監管政策相互博弈的階段性結果,核心在於金融機構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的動力趨緩,流動性需求增加。7月份資料進一步驗證了我們上述觀點。7月份,金融機構股權及其他投資新增3959億元左右,較5、6月份分別多增6194億元和1.2萬億元。與此同時,金融機構的負債端也再次出現了擴張跡象,7月份同業存單發行量達1.6萬億元,淨融資額為9893億元,理財產品發行量達4500款,均遠高於歷史均值。在上半場溫和去杠杆階段,監管政策不明朗會進一步弱化金融機構去杠杆的動力,加劇兩者之間的博弈難度,引起市場的彷徨和焦慮,從而失去了應有的理性判斷,政策一有風吹草動就可能過度反應。

圖表 6:部分機構杠杆水準有所回升

圖表 7:部分銀行機構委外有所回暖

3、同業存單到期天量疊加新規使得貨幣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9月NCD到期高峰疊加貨幣基金監管與NCD發行監管新規,使得NCD對於流動性的衝擊不確定性上升。

9月份同業存單總計到期2.29萬億元,單月到期規模為年內最高,四周到期數量分別為5,031.8億元、6,336.5億元、6,351.2億元和3,686.1億元。本月同業存單到期規模較大,有一定季節性因素,季末通常多為存單發行與到期高峰。但相比6月與3月,9月環比新增到期NCD量更為巨大,預計對於市場衝擊可能較市場預期更為明顯。

另外,貨幣市場新規對於NCD投資評級與規模有了新的約束,9月貨幣市場基金可能出現規模收縮的情況,疊加央行對於9月NCD發行期限不得超過一年的要求,9月NCD供需壓力皆存,收益率進一步上行的可能性較大。

圖表 8:NCDs天量到期

4、當前超儲率過低也使得貨幣市場波動更為明顯

當前超儲率已降至1.1%-1.2%的低位,在超儲率過低的情況之下,貨幣市場的邊際擾動更容易造成流動性的緊張。

按照銀行口徑計算,7月末,基礎貨幣餘額30.4萬億,7月央行淨回籠基礎貨幣5835億;7月末基礎貨幣餘額同比增長5.6%,連續3個月下降,前值5.9%。根據銀行口徑計算,銀行7月超儲率為1.1%,前值1.4%,銀行7月超額備付金率1.5%,前值1.8%。

按照銀行口徑計算,7月貨幣乘數為5.35,再創歷史新高。

結合目前中國實體經濟情況,我們傾向於認為,政策層面去杠杆的取向未變,銀行整體上已經開始通過主動去杠杆予以充分的配合,央行無意更強擠壓。目前去杠杆的焦點已轉移至國有非金融企業,央行能做的已經不多。7月貨幣乘數再創歷史新高,在貨幣乘數高位的背景下,我們猜測,未來央行抑制貨幣乘數的方式或更多轉向投放基礎貨幣。

圖表 9:超儲率偏低

三、思考:流動性再迎考驗

我們認為9月前半段流動性的問題仍然值得關注,下旬則更多關注財政存款投放對於流動性的補充:

1. 我們對於8月經濟走穩的判斷已被當月PMI資料應證(之前市場的一致預期為走弱),在“宏觀穩”的背景下,央行推進“金融緊”的情況可能仍將持續。

2. 在之前6月跨半年央行小幅貨幣投放之後,市場有了重新加杠杆之勢,那麼9月如果“央媽再一次給力”則有違全年“金融去杠杆”之大計。

3. 9月NCD到期高峰疊加貨幣基金監管與NCD發行監管新規,使得NCD對於流動性的衝擊不確定性上升。

4. 當前超儲率已降至1.1%-1.2%的低位,在超儲率過低的情況之下,貨幣市場的邊際擾動更容易造成流動性的緊張。

免責條款

本報告由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製作。本報告中的資訊均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及資訊,但海銀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銀財富”)對這些資料和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訊、意見等均僅供投資者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該資訊、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資訊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諮詢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海銀財富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該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過往的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後表現的預示和擔保。在不同時期,海銀財富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海銀財富的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海銀財富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海銀財富的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的版權僅為海銀財富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發、翻版、複製、刊登、發表或引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