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鬼節,神秘的中元節你知道多少?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 俗稱施孤、七月半,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 乃慶元宵, 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 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 乃食寒食, 紀念賢人。 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 此時暑熱剛褪, 夜涼如水。

各地習俗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

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 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 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 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

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 是普渡與祈禱。 放河燈, 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燒街衣

一踏入農曆七月, 人們都會于入黑後, 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 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 有食物裹腹。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 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 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 取其諧音, 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

做茄餅

民間認為, 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的乾糧。 每到中元節這天, 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 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 和上麵粉, 用油煎炸。 其實, 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 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面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放天燈

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黴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面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放天燈

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黴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