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線上教育等產業或迎政策紅包 2020年資訊消費將達6萬億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 為了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 我國今年將圍繞促進資訊消費出臺一系列措施。 數位家庭、線上教育、虛擬實境等產業有望迎來政策紅包, 到2020年, 資訊消費總額將達到6萬億元, 到2025年資訊消費總額將達到12萬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 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將對資訊消費的增長產生促進作用, 有利於進一步釋放國內經濟需求潛力。

記者瞭解到, 今年工信部將根據《關於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等檔, 在年內出臺多項促進資訊消費的具體措施, 包括繼續推進"寬頻中國"戰略,

並加大提速降費工作的實施力度, 以及加速推進資訊消費示範應用城市工作等。

此外, 在多個資訊消費產業領域, 今年或將有更具體的政策措施出臺。 在數字家庭產業方面, 政府將出臺政策支援數字家庭智慧終端機研發及產業化, 並推進數位家庭示範應用和數位家庭產業基地建設;在民生領域資訊服務方面, 我國將加快建設教育資訊基礎設施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虛擬實境產業方面, 將出臺系列政策強化VR產品的戰略規劃, 指導有關標委會加快標準的制定, 重點鼓勵VR核心晶片和顯示器件等核心器件和關鍵技術的研發, 支援VR創新產品和系統集成設計, 加快構建VR相關應用的開發環境和測試系統環境。

實際上, 近幾年來我國在資訊消費方面已經進行過一些部署。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向記者介紹, 為了推進資訊消費的發展, 目前已經出臺了四項措施。 一是實施“寬頻中國”戰略, 加快網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二是加快“資訊惠民”工程, 建立公共資訊服務平臺;三是豐富資訊產品和資訊消費內容;四是構建安全可信的資訊消費環境。 資料顯示, 2015年我國資訊消費規模為3.2萬億。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 2016年中國資訊消費規模達到3.9萬億元, 對GDP增長直接貢獻0.26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 2016年我國資訊消費規模較2015年增長了21.86%。

據瞭解, 2016年第三季度, 工信部啟動全國資訊消費示範應用城市工作, 並組織遴選出國家資訊消費試點市(縣、區)104個;遴選出北京、成都等25個國家資訊消費示範城市;遴選出60個資訊消費創新應用示範專案。

60個資訊消費創新應用示範專案內容涵蓋8個領域涉及15個方向, 8個領域包括電子商務、智慧物流、互聯網金融、公共服務資訊化、智慧家庭、公共資料開放、數位文化和資訊消費環境等, 15個方向包括交通、醫療等各種細分應用和服務平臺。

2016年年末和2017年年初, 工信部還分批次組織了資訊消費示範應用城市經驗總結工作。 成都市、上海市、江蘇省、合肥市、杭州市、銀川市等試點地區資訊消費增速明顯, 並對現有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多位元專家表示, 隨著資訊技術在電子商務、金融、醫療等行業的應用, 還將進一步擴大資訊消費的外延。

屆時, 新的產品和服務將層出不窮, 資訊消費的市場規模也將繼續水漲船高。

賽迪智庫預測, 2017年隨著資訊網路的普及和工業產品的智慧化, 資訊消費規模將不斷取得新突破, 資訊消費在總消費中的占比將明顯上升, 對工業乃至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日益加大。 目前, 各類以先進資訊技術為支撐的智慧產品和服務正在快速培育, 這將催生一大批應用亮點和新型供給, 引爆海量資訊消費需求。 以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技術為例, 其快速發展使虛實交融的沉浸式場景成為可能, 並通過搭載視頻、遊戲、娛樂、電子商務、本地資訊服務等多元化應用, 營造全方位、立體化的感官體驗和消費服務, 激發更多資訊消費潛力。

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原專職副主任彭波表示, 擴大資訊消費除了能帶來經濟增長, 還將促進資訊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滲透, 優化產業結構, 降低交易成本, 節約資源能源, 提高生產效率。 另外, 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機遇是城鎮化。 在這個過程中, 智慧城市、無線城市、數字鄉鎮會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智慧化水準;資訊消費則有助於提高新興城鎮活力, 確保城鎮化順利推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