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繁榮神話與潛藏危機丨深剖房價上漲背後的推動力

隨著2016年第三季度樓市調控以來, 全國樓市並未迅速降溫, 在過去的兩個季度, 一線城市樓市有所降溫, 但三四線卻相對熱鬧。

房地產成為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房價牽動每個普通人的敏感神經。

2017年下半年, 全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金額均將創歷史新高。 嚴厲的調控並沒有對樓市的運行產生嚴重的影響, 只能說地產更是一個頑強的行業, 經歷了從中央到地方的百般調控, 依然能茁壯成長。

面對已經高高在上的中國房價, 未來是漲是跌?介面君無法回應這個問題, 只是希望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 為大家真實呈現那些隱藏在房價上漲背後的推動力量。

這些力量, 有的你或許早有耳聞, 例如剛性需求;有的你或許不以為然, 甚或以為是利益集團推高房價的噱頭, 例如城市化;有的你或許知之不深, 卻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例如人民幣升值。

跟著介面君一起看看這些年中國房地產到底怎麼了?

1房地產困局

表面上看, 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自由市場, 高房價是由供需關係不均衡造成的。 可事實上房價畸高、調控失效的背後是由一些不太正常的原因造成的, 深層次的原因包括保障性住房缺失、開放型房地產金融體系、房屋持有成本低以及壟斷性的賣地體制等。

因此, 我們的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實際上要比我國香港地區以及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的問題複雜得多。 從這個角度講, 理解中國房地產的本質, 就是理解中國經濟的本質。

深入剖析造成中國房地產上述怪現狀的根源, 可以找出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五點。

原因一:重視商品房建設而忽略保障性住房建設, 使得“民生”讓位於“增長”。

原因二:房地產開發的“香港模式”畸形發展, 期房銷售制度加劇了行業暴利。

原因三:以抵押貸款為基礎的開放型住房金融體系, 使得住房杠杆化進一步增大。

原因四:城鄉二元土地所有權結構、招拍掛的土地轉讓機制和地方政府“餓地策略”一同推高了土地價格。

原因五:遊資、熱錢增加了住房市場的投機需求, 加劇了短缺條件下住房市場分配的不均衡。

難怪有很多人感歎, 希望國家不要再出臺調控措施了, 因為每次調控都有利於形成新一輪的漲勢, 越是“史上最嚴厲的調控”, 地產的漲幅就越兇猛。

2房地產調控中無形的手

什麼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就是將市場問題交給市場解決, “市場那只看不見的手”會像上帝一樣自行調節各種商品的定價和交易。 從“看不見的手”到“看得見的手”, 地產行業確實享受到了不一般的待遇。

房地產在很多方面也有其獨特性。 對於大多數房地產的擁有者來說, 該項房產就是他們擁有的最大金融資產, 同時, 也是他們最大的金融負債。 人口財產調查資料顯示, 房屋淨價值——房屋高於或低於它所承擔的抵押貸款的價值——無疑是家庭各項資產中最大的單體資產, 約占家庭總淨資產的42%。 與此同時, 美聯儲的某項調查顯示, 抵押貸款負債占房產產權人總負債的比例高達82%。

這樣在房地產的另一面,房子儼然成了與股票、黃金一樣的投資品,逐步成為富人間轉移財富的豪華遊戲……如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裡,房地產無可爭議地處在一個由不斷膨脹的泡沫堆砌的市場中,這裡已經成了投資者的樂園,開發商、政府、熱錢、基金你來我往,無不踴躍。

這場圍繞房子的博弈中明顯形成了截然對立的兩方陣營:一方是中央政府和社會大眾,而另一方陣營,不光有炒房客、炒房團、開發商,還有銀行、熱錢和地方政府。

3房地產的潛藏危機

在目前中國城市化水準並不高的條件下,住房作為消費品仍然處於供給不足的狀態,這必然使得住房成為大量資本追逐的投資品。而當炒房客、遊資、熱錢紛紛湧入房地產市場後,增加了住房市場的投機需求。

其結果就是城市中的住房價格與大多數普通社會成員的實際所能承受的程度脫節,住房成為有房階層之間財富轉移的遊戲,這樣就更加劇了短缺條件下住房市場分配的不均衡。

由此,社會形成了截然對立的兩個陣營:有房陣營和無房陣營。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房子,而買得起房子的人,雖然自己不缺房子卻在不斷地買房子。

因此,縱容投機性購房的必然結果是社會財富分配的極端化,富人和窮人數量都在增多,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城市中窮人區和富人區的對立日益明顯。

4房子能賦予我們什麼?

事實上,人類自從走出穴居之後,房子就是我們的必需品。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房子是家庭的港灣,當我們疲憊的時候,房子就是我們心靈的寄託地;房子就像一個拴馬樁,它固定在哪裡,人們的心就指向哪裡;房子能滿足我們休閒、交際等多層面的需要。

擁有房子就是擁有幸福嗎?介面君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最後送給大家電視劇《蝸居》中有這樣一段經典臺詞:

我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稚園1500,人情往來600,交通費580,物業管理300~400,手機電話費……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進賬400,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

中國房地產的未來

這樣在房地產的另一面,房子儼然成了與股票、黃金一樣的投資品,逐步成為富人間轉移財富的豪華遊戲……如今,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裡,房地產無可爭議地處在一個由不斷膨脹的泡沫堆砌的市場中,這裡已經成了投資者的樂園,開發商、政府、熱錢、基金你來我往,無不踴躍。

這場圍繞房子的博弈中明顯形成了截然對立的兩方陣營:一方是中央政府和社會大眾,而另一方陣營,不光有炒房客、炒房團、開發商,還有銀行、熱錢和地方政府。

3房地產的潛藏危機

在目前中國城市化水準並不高的條件下,住房作為消費品仍然處於供給不足的狀態,這必然使得住房成為大量資本追逐的投資品。而當炒房客、遊資、熱錢紛紛湧入房地產市場後,增加了住房市場的投機需求。

其結果就是城市中的住房價格與大多數普通社會成員的實際所能承受的程度脫節,住房成為有房階層之間財富轉移的遊戲,這樣就更加劇了短缺條件下住房市場分配的不均衡。

由此,社會形成了截然對立的兩個陣營:有房陣營和無房陣營。真正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房子,而買得起房子的人,雖然自己不缺房子卻在不斷地買房子。

因此,縱容投機性購房的必然結果是社會財富分配的極端化,富人和窮人數量都在增多,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城市中窮人區和富人區的對立日益明顯。

4房子能賦予我們什麼?

事實上,人類自從走出穴居之後,房子就是我們的必需品。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房子是家庭的港灣,當我們疲憊的時候,房子就是我們心靈的寄託地;房子就像一個拴馬樁,它固定在哪裡,人們的心就指向哪裡;房子能滿足我們休閒、交際等多層面的需要。

擁有房子就是擁有幸福嗎?介面君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最後送給大家電視劇《蝸居》中有這樣一段經典臺詞:

我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稚園1500,人情往來600,交通費580,物業管理300~400,手機電話費……從我蘇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至少要進賬400,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

中國房地產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