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上海國資再聯合:東方國際“小吃大” 吸收上海紡織近八成股權

上海兩大紡織國企宣佈“在一起”了。

近期, 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 擬將上海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紡織”)與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國際”)實施聯合重組。

具體方案是, 上海市國資委會將其持有的上海紡織27.33%股權、上海國盛集團持有的上海紡織49%股權劃轉至東方國際。

由於東方國際是上海市國資委的全資公司, 本次股權劃轉後, 上海紡織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仍為上海市國資委。 不過, 它將成為東方國際的子公司, 其業務也將從資本運營平臺轉至業務性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

從體量上看, 東方國際要遜色於上海紡織, 意味著這又是一起“以小吃大”的重組。

極速重組

這是一次“閃婚”, 而且是“指腹為婚”。

8月29日, 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共同宣佈, 接到母公司通知, 上海市國資委正在籌畫涉及“上海紡織”的重大股權轉讓事項。 然後, 僅過了兩天, 轉讓事項的方案就出臺了。

這一次, 上海市國資委採用的是股權劃轉方式, 而且均以經審計的淨資產值直接劃轉。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到, 國有企業股權變動主要有公開掛牌交易、協定轉讓、無償劃轉、非同比例增減資等方式。 從已知情況看, 這次的股權劃轉屬於協議轉讓或無償劃轉, 作價幾何尚不得而知。

無論是哪一種, 資產評估都不是必要程式,

轉讓過程會相對簡化。 而以淨資產值直接劃轉, 不但可以節省審計、評估時間, 而且能降低費用。 上海市國資委也不是第一次實施這樣的操作手法, 就在今年5月, 上海水產集團100%股權就被用同樣的方式劃轉至光明股份。

從實施主體上看, 這本身就是上海國資系統內部的一次資源整合, 即便如此, 整合速度之快仍實屬罕見。 記者欲進一步瞭解相關情況, 不過未得到集團及旗下上市公司人員的有效回復。

公開信息顯示, 東方國際以紡織外貿起家, 目前以貨物貿易及相關投資為主要業務, 以現代物流及相關投資為培育業務。

東方國際旗下僅有一個上市平臺:東方創業(600278.SH).2011年3月, 集團完成紡織、利泰(原針織)、家紡、商業、東松、物流六家子公司主業核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

並開始推進整體上市進程。

上海紡織前身為清政府建立的上海機器織布製造局, 公司於2001年正式成立, 並於2011年劃歸為上海市國資委直管。 在此次股權劃轉之前, 2015年4月, 上海市國資委將49%的股份無償劃轉至上海國盛集團。

集團旗下目前有兩家上市公司:申達股份(600626.SH)和龍頭股份(600630.SH)。 其中, 申達股份主營紡織服裝的外貿進出口業務, 以及汽車內飾業務;龍頭股份則主要從事紡織針織業外貿業務。

“以小吃大”

除了快, 這次股權劃轉的另一大特點是“以小吃大”。

集團官網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底, 上海紡織擁有總資產369.2億元, 淨資產137.81億元, 負債231.35億元;東方國際最新顯示的總資產為152.10億元,

淨資產83.14億元, 負債68.96億元。

營業情況方面, 上海紡織也幾乎是東方國際的兩倍。 2016年, 上海紡織實現營業收入達541.82億元, 同比增長17.6%, 而東方國際僅有227億元, 同比增長4.8%。

雙方的盈利能力也“半斤八兩”。 上海紡織2016年的淨利潤為6.63億元, 同比增長23%, 淨資產收益率(ROE)4.81%, 東方國際2015年的ROE為4.35%。

不過, 去年東方國際大幅增長121%至8億元, 盈利能力大概率增強。 從去年的業績表現看, 由東方國際控股上海紡織也在情理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