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北之爭與男女差異:古人是怎樣洗澡的?

偶然間和朋友聊起洗澡的事情, 朋友是南方人, 吐槽北方人洗澡的方式太奇怪, 不但是很多人公用一個大澡堂子, 而且還有“搓澡”這種東西, 難道不是用水沖一沖就可以了嗎?

關於洗澡, 南方人和北方人看法不同, 男生和女生也有分歧, 男生總認為搓澡只有前後之分, 而女生卻不以為然。 不同地域和不同群體對“洗澡”的理解不同, 早在千年之前的祖先們, 他們的“洗澡”又是怎樣的呢?

“洗澡”的書面用語是“沐浴”, 但在古時候“洗澡”和“沐浴”並不是一回事, 甚至“沐”和“浴”也是不同的。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沐, 濯發也, 浴, 灑身也;洗, 灑足也, 澡, 灑手也。 ”由此可見, 古代人對於洗髮、洗身、洗手、洗腳都制定了專門的名稱。 而古代的“洗澡”更像我們今天飯前和睡前的洗手、洗腳。

《黃帝內經·素問》篇說:“其有邪者, 漬形以為汗。 ”意思就是, 用熱水洗浴能預防疾病, 具有保健作用。 雖然現代人把“沐浴”看成是生活中最為平常的小事, 但在古代, “沐浴”卻被視為一件禮儀大事。

西周王朝對待“沐浴”是最虔誠的, 比如祭祀和朝見天子之前必須要“沐浴淨身”, 以示內心潔淨虔誠, 《論語》說“孔子沐浴而朝”。 史載, 西周時期每逢重大祭祀活動, 先要進行兩次齋戒, 期間不能吃韭蒜一類的辛辣之物, 以徹底淨化身體。 西周規定, 當諸侯入京朝見時, 天子會賜一塊用來齋戒沐浴的封邑, 稱為“湯沐邑”。 專門為沐浴劃出屬地, 可見沐浴在當時多麼神聖。

西周時, “沐浴”更成為了“孝”的一部分。 不但是有地位的達官顯貴要遵守沐浴的禮數, 老百姓也要守禮。 那時規定子女每三天要燒一次熱水為父母洗髮, 每五天要燒一次熱水給高堂洗澡, 以示孝道。

自此之後“沐浴”逐漸變得平易近人, 不再總是莊重肅穆。 東漢《漢官儀》說:“五日一假洗沐, 亦曰休沐。 ”漢代官員每工作五天便可以有一天用來沐浴更衣、回家團聚, 成為了一種社會福利。 或許, 我們現在的五天工作制就是源於那時。

到了唐朝,更是出現了沐浴盛世。唐朝首都長安曾出現過沐浴一條街的盛景,上至天子皇妃、下及平民百姓,皆可入室沐浴。也是從這時開始,出現了最原始的“沐浴液”,也就是用各種花草和中草藥擦身。三月上巳節、五月端午節,人們都有採集草藥煎水沐浴,防治疾病的風俗。

隨著商業的繁榮,宋代的公共浴室應運而生。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公所在浴處,必掛壺於門”的記載,說明宋代的公共浴室還掛有招徠顧客的標誌,甚至已出現了代客擦背的專職服務人員。

沐浴禮儀在先秦便已很完備,而後沐浴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和基礎,並被世人所遵循,這種中國人注重沐浴的古老傳統,在世界沐浴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到了唐朝,更是出現了沐浴盛世。唐朝首都長安曾出現過沐浴一條街的盛景,上至天子皇妃、下及平民百姓,皆可入室沐浴。也是從這時開始,出現了最原始的“沐浴液”,也就是用各種花草和中草藥擦身。三月上巳節、五月端午節,人們都有採集草藥煎水沐浴,防治疾病的風俗。

隨著商業的繁榮,宋代的公共浴室應運而生。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公所在浴處,必掛壺於門”的記載,說明宋代的公共浴室還掛有招徠顧客的標誌,甚至已出現了代客擦背的專職服務人員。

沐浴禮儀在先秦便已很完備,而後沐浴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和基礎,並被世人所遵循,這種中國人注重沐浴的古老傳統,在世界沐浴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